摘要:他声称只需要一枚这样的高空核弹,就能产生强度高达每米五万伏特的电磁脉冲,足以在顷刻间摧毁美国百分之八十的电力系统,这后果会很严重,金融停摆,通信中断,医院里维持生命的设备集体失灵,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将难以生存,整个国家的发展将被打回几十年前。
[熊猫]今年的九三阅兵相信已经震慑到了全球各个国家,但是我们这次阅兵武器的亮相,可不是为了主动挑起战争,而是为了一些图谋不轨的国家不敢再冒犯。
要知道美国的专家,在之前就要求中国立刻停止使用一门武器,而且还扬言中国的这个武器用一次就能导致整个美国瘫痪。
这个武器是什么?它真有这么厉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18年的时候,一位名叫彼得・普赖的专家在听证会上扬言中国已经掌握了一种能让美国瞬间“石化”的武器,它的威力仅次于核爆,却又悄无声息。
他声称只需要一枚这样的高空核弹,就能产生强度高达每米五万伏特的电磁脉冲,足以在顷刻间摧毁美国百分之八十的电力系统,这后果会很严重,金融停摆,通信中断,医院里维持生命的设备集体失灵,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将难以生存,整个国家的发展将被打回几十年前。
美国之所以对电磁脉冲这么敏感,根源是因为美国的军事机器和社会运转都建立在一个极其复杂且相互依赖的电子网络之上,从指挥军队的C4ISR系统,到华尔街的金融交易,再到普通人用的手机和电灯,一切都依赖于脆弱的电子元器件,而这种依赖很危险。
彼得・普赖在国会山上的言论,精准地抓住了美国社会深层的脆弱性,但是美国自己才是这种武器的鼻祖和最积极的玩家,美国就是想通过媒体的放大器,迅速转化为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民意基础。
当普通民众被中国末日武器的恐惧所笼罩时,国会山批准巨额预算用于相关武器研发和防御体系建设就变得顺理成章,紧接着对中国在芯片、关键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封锁,以及持续的外交施压,都有了看似合理的借口,所以制造恐慌也是美国的一个棋子。
中美两国在电磁脉冲领域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的探索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进攻性,上世纪60年代,代号星鱼Prime的高空核试验意外导致了数百公里外的夏威夷部分电力和电子设备受损,这个意外让美国军方立刻嗅到了它巨大的军事价值,并迅速开启了军事化应用的进程。
而中国的研究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罗布泊的核试验中,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了核爆产生的EMP现象,但当时仅仅是将它作为一个纯粹的物理现象来记录和研究,70年代青岛的某个电波研究所才开始系统地监测核爆对电离层的影响,进行基础性的数据积累。
也就是说研究重心真正转向军用已经是信息化战争概念兴起的21世纪初了,这种起点上的差异决定了后续发展的方向。
美国聚焦于如何先发制人,精准打击,波音公司与空军合作的CHAMP项目,目标就是用一枚反电子高功率微波导弹,在一小时内悄无声息地瘫痪掉7个不同目标的电子设备,2012年的测试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确保这种打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他们甚至在2015年就选定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JASSM-ER隐身巡航导弹作为投放载体,力求实现防区外突防,现在他们更进一步,开始推进将人工智能与EMP技术结合的认知电子战概念。
中国的技术路径则更侧重于防御和反介入,2011年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出的首款实用化EMP装置,强调的是可定向发射,他们还成功用这种武器击落了一架大型无人机,展示了它在防御领域的潜力。
在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的多款地面机动高功率微波系统,它的设计理念显然是为了构建一道移动的电磁盾牌,无论是用于拦截来袭导弹,还是瘫痪敌方舰队的侦察通信系统,核心逻辑都是破坏对手的进攻链条,而不是主动发起攻击。
最能体现两国战略思想差异的就是在核与常规EMP上的选择,美国既拥有核EMP的深厚研究基础,也从不讳言它的威慑力,但对于中国而言,它实用化的成果和技术突破更多地集中在精准、可控的常规EMP领域。
2024年中国的国防科技大学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联手,成功将脉冲输出功率提升至千兆瓦级别,这是常规EMP技术的一大步,这种进步和中国长期以来明确承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政策高度一致。
发展可控的常规EMP正是在这个核门槛之下,为自己增加一种有效的防御性威慑手段,但是美国却摆出了一副受害者的姿态,他们指责中国发展EMP武器,却绝口不提自己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就已将搭载微波战斗部的战斧导弹投入实战,成功摧毁了伊拉克的防空设施。
他们还渲染中国EMP的潜在威胁,却对自己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直接导致巴格达大面积停电和通信瘫痪的伤害闭口不谈,美国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在实战中大规模应用此类武器的国家。
在印第安纳州举行的一场演习中,美军还高调展示了他们使用新型微波武器成功拦截无人机的能力,美国在国会每年批准数百亿美元的巨额预算,加速推进智能化EMP技术的研发的同时,却要求别人立刻停止研究,这不是妥妥的“霸权主义”行为吗?
电磁脉冲武器的真实威力其实并没有美国说的那么夸张,它被美国恶意扭曲了,而中国在面对外界的喧嚣与抹黑的时候,要保持自身的战略定力,中国需要做的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地走防御性的国防路线。
因为真正的大国自信是来源于实打实的科技实力和清醒的战略认知,而不是通过渲染外部威胁来凝聚内部共识,历史的潮流终究是和平与发展,任何试图通过制造恐惧、遏制他国来维护自身霸权的行为,或许能得逞于一时,但终将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脚步。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