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县罗坝镇王寺村,山峦叠嶂,铭博鹿业有限公司依山而建。曾几何时,这里和其他偏远乡村一样,面临着产业传统单一、发展滞后的困境。然而,近年来一声声梅花鹿清脆的鸣叫,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个新田园牧歌故事的主角,便是甘肃陇南铭博鹿业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朱奕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云文 武文宣
礼县罗坝镇王寺村,山峦叠嶂,铭博鹿业有限公司依山而建。曾几何时,这里和其他偏远乡村一样,面临着产业传统单一、发展滞后的困境。然而,近年来一声声梅花鹿清脆的鸣叫,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个新田园牧歌故事的主角,便是甘肃陇南铭博鹿业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朱奕铭,一位从矿业工人华丽转身为“鹿倌”的乡村致富带头人。
鹿鸣呦呦 矿工变身“鹿倌”
铭博鹿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对传统养殖模式的深刻变革和科技创新的大胆实践。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的朱奕铭还是陇南紫金矿业的一名员工,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让他有了半年的空闲时间。眼看着父母年事渐高,不愿远走他乡的朱奕铭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想法。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鹿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在省内,梅花鹿及其产品的需求稳定,复购率高。考虑到礼县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朱奕铭决定投身梅花鹿养殖行业。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养殖技术匮乏,市场认知度低,资金更是捉襟见肘。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展现出陇南人特有的坚韧和毅力。为了学习养殖技术,他远赴东北、张掖等地的知名鹿场深入学习,虚心请教畜牧专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引种驯化、营养配比、疫病防控……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反复试验,最终攻克了这些关键技术难题。“刚开始只有几头种鹿,心里没底,但想着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那时候,真是没日没夜地钻研。”朱奕铭回忆道,“每天除了照顾鹿,就是查资料、问专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朱奕铭回忆起创业初期,感慨万千。他深知,科学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铭博鹿业始终坚持“科技驱动、生态优先、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传统养殖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梅花鹿产业化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 打造现代化鹿业标杆
在铭博鹿业的养殖场里,现代化的设施令人眼前一亮。鹿舍配备了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并智能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为梅花鹿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专业的动物营养团队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科学配制全混合日粮,并采用自动化饲喂设备,确保营养均衡、投喂精准。
铭博鹿业为每头鹿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记录系谱、生长数据、免疫情况、产茸性能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种群优化管理、疾病预警与精准防控。此外,该公司还引进了先进的低温冻干、临界萃取等技术,用于鹿茸、鹿血、鹿胎等产品的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最大限度保留活性成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科技的加持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如今,铭博鹿业的梅花鹿养殖场已成为礼县区域规模较大、管理体系规范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存栏量达50头,年生产鹿茸40千克,生产鹿茸血饮品300千克。所产鹿茸、鹿茸血品质上乘,多项指标优于行业标准。“公鹿每年收入5000~8000元,母鹿下崽每年收入5000~7500元,公鹿产茸3~5斤,鹿茸血是捎带的副产品,但鹿茸血的收入可平衡养殖成本,鹿茸几乎是净收入。”朱奕铭介绍说,这两年收入达到15万~18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产业反哺 带动乡邻共奔富路
除了自身的发展壮大,铭博鹿业还积极投身于梅花鹿知识的科普与传播。养殖场设有专门的科普长廊、观摩区,通过图文展板、实物标本、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系统介绍梅花鹿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价值、养殖知识及鹿产品文化。每年接待观光学习咨询近500人次。
“我们不仅要自己富起来,还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朱奕铭深知,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他积极向周边近十户农户及意向创业者分享养殖经验与技术,提供种源和技术支持,带动区域特色养殖业发展。
铭博鹿业的成功,不仅为朱奕铭带来了财富,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希望。通过学习养殖技术,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到梅花鹿养殖的行列中来。铭博鹿业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计划继续改进鹿厂,正规化生产,产品完全市场化,人人可以用,做出甘肃的新品牌。”朱奕铭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希望通过不断创新,将铭博鹿业打造成集高效养殖、产品研发、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农业标杆企业,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传播鹿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铭博鹿业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创业故事,更是一个乡村振兴的缩影。它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智慧和勇气,也昭示着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相信在更多像朱奕铭这样的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陇南的山间将会涌现出更多致富的“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长江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