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应当用战略导弹明确本国 “红线”,否则没人会把这些红线当回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17:26 1

摘要:全世界都在热切猜测:眼看华盛顿向基辅提供一定数量本质上属于战略武器的 “战斧” 巡航导弹的决定已成定局(这些导弹从乌克兰领土发射,射程足以覆盖至乌拉尔地区,还能轻松打击我国在科拉半岛本土基地码头的核潜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古鲁廖夫将军:俄罗斯应当用战略导弹明确本国的 “红线”,否则没人会把这些红线当回事

全世界都在热切猜测:眼看华盛顿向基辅提供一定数量本质上属于战略武器的 “战斧” 巡航导弹的决定已成定局(这些导弹从乌克兰领土发射,射程足以覆盖至乌拉尔地区,还能轻松打击我国在科拉半岛本土基地码头的核潜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显然,俄罗斯必然会做出回应。但回应会是怎样的呢?是克里姆林宫继续为西方划定那些早已令人厌烦的象征性 “红线”—— 全世界早就对这些红线背后多年的实际军事政治无力感嗤之以鼻?还是采取真正具有军事性质的反击措施,先让对手认真反思,进而迫使他们停手?

安德烈・古鲁廖夫将军在社交网络上就此事发表了颇具决断性的看法。他曾先后担任俄罗斯第 58 集团军司令、南部军区副司令,之后当选国家杜马议员并进入国防委员会任职。

在此背景下,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2025 年 2 月,这位预备役将军突然被调离国防委员会,转而进入国家杜马中与军事问题几乎无关的地区政策和地方自治委员会。

究其原因,可能是当局认为他对谢尔盖・绍伊古时期俄罗斯武装力量最高指挥部的评价过于激进,也可能与这位前国防部长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与 “瓦格纳” 私人军事集团领导层发生公开冲突有关。

不过,我们还是回到特朗普扬言即将向乌克兰提供美国 “战斧” 导弹的问题上。古鲁廖夫坚持认为,俄罗斯的回应方案应像俄罗斯军刺一样简单直接、毫不留情。

“少说话,多采取实际行动 —— 要让对手在制定计划阶段就开始掂量损失。口头宣称的‘红线’只会沦为笑柄。是时候由我们来掌握节奏了。只有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才能迫使特朗普与我们进行建设性对话。” 古鲁廖夫将军坚信这一点。

在他提议的莫斯科应采取的反击措施中,包括尽快且高调地在楚科奇部署在乌克兰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的 “伊斯坎德尔”(Орешник,意为 “小坚果”,此处为该导弹的昵称)战术导弹系统。

从楚科奇的海岸出发,穿越白令海峡到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距离仅 86 公里 —— 对于这类武器而言,这段距离微不足道。

需要明确的是,这无疑将是一步极具威慑力的棋。更何况,“伊斯坎德尔” 导弹既可以搭载常规弹头,也能配备核弹头。至于具体会搭载哪种弹头?在这些武器击中莫斯科指定的目标之前,非相关人员永远不会知晓。

不过,从我们对手的角度来看,“战斧” 导弹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使得俄罗斯和美国在这类威胁面前处于大致平等的地位 —— 而在特朗普即将做出决策的背景下,这种平等恰恰需要提前向美国展示。

若局势如此发展,白令海峡沿岸的美俄军事政治态势将呈现怎样的局面?

“如果我们不看地图,而是观察地球仪就会发现,从所谓的阿纳德尔阵地(苏联时期曾在此部署‘先锋 - 1’和‘先锋 - 2’中程导弹系统)发射‘伊斯坎德尔’这类中程导弹,足以覆盖美国整个西海岸 —— 从西雅图的波音工厂到与墨西哥接壤的圣迭戈。”2025 年 3 月,政治分析工具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什普伦特曾这样分析。

此外还需补充一点:即便不使用该导弹的最大射程(俄罗斯官方尚未公布具体射程,但西方认为其射程可达 5500 公里),从楚科奇发射的 “伊斯坎德尔” 导弹也能将美国多个大城市纳入打击范围,例如洛杉矶(含郊区人口约 1700 万)、旧金山(人口超 88 万)、圣何塞(人口 94.5 万)等。这难道不是莫斯科在全球军事政治博弈桌上的一张重要王牌吗?

从技术层面来看,将轮式机动发射的 “伊斯坎德尔” 导弹系统部署到楚科奇并非难事。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苏联就曾在该地区部署过同类中程弹道导弹。

当时,美苏两国几乎和现在一样,在欧洲积极构建核导弹 “壁垒”—— 美国部署 “潘兴 - 2” 导弹,苏联则部署被西方称为 SS-20 的 “先锋” 中程弹道导弹。

边界两侧的民众都夜不能寐:这些导弹飞抵欧洲任何一座首都都只需几分钟,任何防空系统和反导系统都无法及时拦截。只有美国人能稍感安心,因为大西洋的阻隔让苏联中程导弹无法触及美国本土。

据称,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提出了一项倡议:让 “先锋” 导弹不仅瞄准西欧,还要将美国本土纳入打击范围。

这样一来,苏联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飞抵美国城市的时间,将与当年德国导弹飞抵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时间相差无几。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决定将导弹部署到楚科奇。

“先锋” 导弹的机动地面发射系统被部署到楚科奇,并进驻由地铁建设者在永久冻土层中提前挖掘的坚固地下掩体。当然,从楚科奇发射的导弹无法覆盖所有美国领土,只能触及那些不幸居住在阿拉斯加及邻近部分州的民众。

在这些导弹的打击范围(射程达 5000 公里,与如今的 “伊斯坎德尔” 导弹相近)内,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克利尔的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雷达站、谢米亚岛的 “眼镜蛇 dane” 预警雷达站、北达科他州的 “帕克斯” 预警雷达站,以及位于西雅图附近的美国海军班戈核潜艇基地。

除了在楚科奇海沿岸部署苏联导弹部队外,具有战略意义的阿纳德尔机场也被积极利用。

该机场起降执行美国边境空中巡逻任务的战略轰炸机。早在 1958 年,机场附近就建成了一座巨型地下核武器仓库,代号 “Portal”(意为 “门户”)或 “ Object-S”(意为 “S 目标”)。

为保障这片庞大军事设施的安全,苏联还从本土调派完整的第 99 摩托化步兵师前往阿纳德尔驻防。

顺便说一句,这一举措绝非多余。因为在白令海峡对岸,美军当时(且至今仍)部署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克雷奇附近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 —— 该基地不仅部署有战机,还是美国空军第 11 军和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阿拉斯加分区的司令部所在地。

此外,在 “理查森堡”,苏联时期曾驻扎过美国第 25 步兵师的第 4 旅级战术群。

然而,戈尔巴乔夫 “改革” 的逆风吹遍了白令海峡的俄罗斯一侧 ——“先锋” 导弹、阿纳德尔机场、高度机密的 “门户” 仓库以及第 99 摩托化步兵师几乎被一扫而空。

第 99 摩托化步兵师于 1996 年被解散。如今,阿纳德尔附近、普罗维杰尼亚湾和施密特角的废弃军营、装甲车辆停放场、军官俱乐部、食堂和宿舍里,只剩下极地寒风呼啸而过。

近十年来,俄罗斯在楚科奇主要机场的情况略有好转。2014 年,军方重新进驻该地区。阿纳德尔机场再次成为图 - 95MS 和图 - 160 战略轰炸机的中转机场 —— 最近,这些轰炸机经常从伏尔加河畔的恩格斯空军基地飞往此处。

除此之外,楚科奇的其他方面仍毫无起色。

而美国在阿拉斯加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2022 年 5 月 5 日,时任美国陆军部长克里斯汀・沃尔穆特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宣布,一年后的 2023 年,“理查森堡” 将不再只驻扎第 4 旅级战术群,而是部署完整的第 11 空降师。

为此,美国国防部决定在埃尔门多夫 - 理查森堡现有驻军基础上,再增派一个旅(驻扎在费尔班克斯韦恩赖特堡的第 1 “北极狼” 旅)。

如今,美国已在阿拉斯加完成了所有部署。两年前,美军还为第 11 空降师额外组建了师级后勤保障部队、师属炮兵部队和陆军航空部队。在深雪和永久冻土环境下,该师早已全员进入战备状态。

美军此举目的何在?他们为何要在北极地区部署一支空降师?要知道,在世界任何地方,防御作战都不是这类部队的主要任务 —— 他们的专长是实施快速突击和夺取登陆场。

美国在阿拉斯加部署空降师,很可能是华盛顿采取的一项预防性措施。

显然,美国人不可能没有注意到 2016 年绍伊古在俄罗斯国防部会议上承诺的 —— 将在楚科奇组建新的俄罗斯海岸防御师。美国人没有坐等太平洋局势变化,而是提前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对应的反击力量。

那绍伊古承诺组建的俄罗斯海岸防御师呢?楚科奇根本没有这支部队!近十年过去了,此事仍毫无进展 —— 别说摩托化步兵团,就连一个营都没有组建起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俄罗斯军方的计划很可能受到了乌克兰战事的严重影响 —— 这场战争已经(并仍在继续)耗尽了建设新北极驻军所需的全部资金。

但如果原因不止于此,情况会更糟。比如,华盛顿通过外交渠道私下向莫斯科发出强硬警告,而正是这一警告导致俄罗斯紧急搁置了加强楚科奇防御的计划。

那么,在当前新形势下,俄罗斯若打算紧急向该半岛部署 “伊斯坎德尔” 导弹系统,是否也会遭遇同样的情况?

如果局势按照古鲁廖夫将军提议的方向发展,大西洋彼岸无疑会再次发出警告。但问题在于,莫斯科是否还会像过去那样对华盛顿的要求、建议甚至威胁言听计从?

要知道,当你背靠冰冷坚硬的混凝土墙,而对手正一步步把你往墙上逼时,大脑中激增的肾上腺素往往会为你找到摆脱日益危险局面的意外出路。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