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3000平方米的巨型地屏在鸟巢中央缓缓舒展,《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随数字光影流动蔓延,张艺兴身披黑金龙纹战袍立于画卷之上挥袖起舞——10月6日至7日,这场名为「大航海5·美猴王闹天宫」的演唱会,不仅让十万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式美学的震撼,更获央视新闻盛赞为
当3000平方米的巨型地屏在鸟巢中央缓缓舒展,《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随数字光影流动蔓延,张艺兴身披黑金龙纹战袍立于画卷之上挥袖起舞——10月6日至7日,这场名为「大航海5·美猴王闹天宫」的演唱会,不仅让十万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式美学的震撼,更获央视新闻盛赞为「顶级美学」「传统文化现代表达范本」,成为跨越娱乐与文化领域的现象级事件。
这场盛宴的核心惊艳,在于科技与传统的破壁融合。由张艺谋导演团队操刀的舞台,复刻并升级了2008年奥运卷轴技术,通过数字实时渲染与AI影像技术,让《千里江山图》《百蝶图》《五牛图》等十余幅传世名画「活」了起来。当朗诵声响起,画卷随表演者手势精准滚动,配合全沉浸音响系统,创造出「人在画中游」的奇幻体验,舞台瞬间化作流动的东方艺术长廊。更令人称绝的是《水调歌头》的表演场景:腾空悬起的明月随旋律渐变成月饼,与中秋氛围完美呼应,细节里藏着中式浪漫的巧思。
非遗元素的现代表达,则让传统文化真正「潮」了起来。整场演出由张艺兴串联起二十余种传统艺术形式:《开天》舞台上,百名舞者的安塞腰鼓与呼麦、马头琴交织,奏响黄土高原的磅礴气势;《囍》以机械臂操控巨型红绸,与京剧水袖动作碰撞出「科技+非遗」的火花;《饕餮》被改编为快板绕口令版,古老韵律与现代节奏无缝衔接。侗族大歌的空灵和声融入电子节拍,唢呐、二胡的旋律穿透合成器音效,张艺兴独创的M-POP风格,让非遗技艺在流行语境中焕发新生。
主题叙事的深度编排,赋予演出文化厚重感。以「美猴王闹天宫」为核心主题,打造「画卷天宫」视觉概念,张艺兴身披金甲、头戴雉鸡翎,吊着威亚腾空飞跃鸟巢的场景,将神话意象转化为具象的舞台震撼。从《蓬莱仙境图》的缥缈意境到《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从陕北说书的叙事性到敦煌飞天的灵动舞姿,七卷篇章层层递进,完成了从神话传说到文化根脉的精神溯源。
这场演出的意义早已超越娱乐范畴。新华社提前官宣,人民日报中途发文肯定其艺术价值,主流媒体的集体背书,印证了它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核心价值。演出片段在抖音单条播放量突破3亿,「#莲池春晚#」话题席卷社交平台,网友直言「每一帧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血脉贲张」。更难得的是细节里的人文温度:为听障粉丝安排三组手语老师,连吉他SOLO都能精准转译,让文化盛宴覆盖每一位观众。
从楚文化元素到敦煌题材,张艺兴始终以M-POP为桥,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道。此次鸟巢演唱会,更是将这种探索推向新高度——它证明传统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通过科技赋能与潮流表达,完全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顶流」。当《千里江山图》的青绿与舞台灯光交相辉映,当侗族大歌与电子乐共振鸟巢,这场被央视点赞的美学盛宴,正让世界看见东方文化的澎湃生命力。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