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如穿梭。不觉间,我从司法行政系统来人大工作已整整两年时间了!两年来,除了工作,我“忙里偷闲”结集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体悟人生》《冷暖人生》。
岁月似闪电,时光如穿梭。不觉间,我从司法行政系统来人大工作已整整两年时间了!两年来,除了工作,我“忙里偷闲”结集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体悟人生》《冷暖人生》。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曾酷爱阅读与写作,尤其是2009年我进入宣传部门工作以来,除了干好工作、写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道后,我还抽出时间,先后出版了近45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人生》及散文集《感悟人生》《领悟人生》等等。在新的征途中,我将继续坚持阅读与写作。因为阅读与写作可以充实我的精神生活,指导我的人生航程。也因近几年持之以恒的阅读与写作,才觉笔下生风,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人生才如梦似幻。
十五岁那年,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及姐姐兄弟几人,来到了庆阳地区农业学校求学,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当学校操场和教室里的喧闹归于宁静,常常剩下我一人时,我就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寂寥,好像被全世界遗忘了。日复一日,我躺在宿舍的架板床上望着窗口一角的天空发呆,不知道自己还能做点什么。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书籍,美国作家毛姆不是说:“书籍是躲避一切苦难的避风港吗?”我急不可耐,像刚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开始疯狂“读书”!学校里图书阅览室里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与黑》《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甚至《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都稀里糊涂地读了一遍!后来,我又跑去图书馆脱安娜老师那儿向她借书,一本本经典名著,像一座座小山被我“征服”,渐渐的,我的心灵开始波涛汹涌,环绕在我周边的不快,消散了,阳光和欢笑充满着我的生活,我看到窗外的蓝天、飞鸟、天空中飘过的白云乃至窗前的绿叶,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美好!
当然,那时还正处于青春时期的我,也曾沉迷于琼瑶、席慕容、三毛、汪国真的文字,偶尔也在日记本上涂鸦,记录着青春的故事,种下文学的种子,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开花结果。甚至还不自量力的着手准备写部小说(当时小说名暂定为《豆蔻年华》,后来因诸多原因半途而废就“寿终正寝”了)。
然而,四年的农校学习生活结束,当我于一乡镇参加工作正式步入职场后,那繁重的工作和喧嚣的环境让我倍感压抑,一度感到崩溃,曾常常质疑一些事情是否就是我所追求的生活。幸运的是,我的几位挚友及书记、乡长在我最迷茫时提醒我:烦躁时,不妨回归书本,让文字抚慰心灵!
正是这番话,让我重新点燃了对阅读与写作的热情。我再次翻开“四大名著”和三毛的作品、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书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宁静。书香的浸润让我改变了对当时乡镇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人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不断与自己和解,也与“世界”和解!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又重新拿起笔,开始“写作”(虽则起初,大多都是以“新闻报道”或“农村实用技术”的形式呈现),不是为了成为什么,只是为了安慰自己!渐渐地,我也试着写读书的收获和体会,写童年往事,写天边的晚霞、流云,写自己的梦想。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在书桌前,沉醉在深深浅浅的文字里时,我才觉得自己还存在着,自己的人生还有意义!后来的日子,我和书成了最亲密的朋友,再也没有分开过,即使有时出差、旅行、或外出学习,我也常常会带上一本书,甚至在我的两次手术(一次肝血管瘤手术,一次直肠息肉)住院期间,我也没有停止阅读!
正如人们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善良、智慧而伟大的灵魂对话。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心灵的窗口。拥有一本好书,就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
尤其是2012年底,我去西安唐都医院手术后,和我同病室的一位老年人因肠癌出院一周后就去世了!这对我的震撼很大!于是,我再次拿起笔,开始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4年后,也就是2016年10月,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凡人生》付梓出版(团结出版社)。几年后,又在几位文友的推荐下,我有幸认识了《首都文学》主编沈默老师、《中华散文网》的编辑邵建国老师以及《中国乡村》《中国作家网》等杂志及网络的写作投稿平台。还先后成为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首都文学》“签约作家”及《中国乡村》杂志认证的“乡村作家”!
看得多了,写得也多了,几位作家老师的教诲也常在耳边回响:“要写鲜活、接地气、有质感的文章;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读者,写作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也正是我的初心——我手写我心,记录生活,分享感动!近年来,在《首都文学》,我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得到沈默老师的鼓励和认可。正是沈老师那如月光般圣洁的光芒,照亮我的文学之路。沈老师在公众号上(以及纸刊)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我学习的典范!同时,《中国乡村》杂志及《中国作家网》的许多精彩文章,都让我得以享受着一场场的文学的“盛宴”,享受着诸多老师的文字魅力!后来,我将自己发表在这些杂志、网络的散文集结起来,便也有了《体悟人生》《冷暖人生》等的散文集!其实,在小说、散文以及诗歌中,我好像更喜欢散文,是因为正如有位作家曾说过:“散文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思想的交流。它能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散文,让我们看到大家最美最动人的模样!”
当然,散文可以清新脱俗,也可以深沉内敛,每一种风格都能展现出散文的不同之美。每一篇散文的刊出都是作家老师们独特视角和感悟的结晶,正是这种独特性,让散文成为文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但无论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对于我来说,我将继续“守一盏迷离的灯光,摊开一纸素笺,品茗一盏花茶,读一本书,将风隔离在窗外,将雨隔离在心外,这时,时间静得仿佛可听见他窸窣行过的脚步声。然而,风却越窗在慢慢起舞,山水、人物、世界,在你的心间,在你的眼前,渐渐立体起来,涨大起来,谈笑风生起来”……我想,除了工作,这便是当前的生活日常!
一度,曾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读书不能给你带来财富、职位、名誉这些现实的东西,只有当你被生活和命运逼入绝境,读书的“效用”才会显现,它如一束光,引领着你走出黑暗,又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滋润你干涸的心田,让你感觉并不孤独,让你明白,天地间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还有那么多坚强的灵魂陪伴着你,和你站在一起,从困厄中涅槃重生,你已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而成为另外的你。
如今,已进入“中老年”行列的我,今后的生活内容可能还会有很多变化(当然工作是不会再有什么变化的了),然而有一件事情终不会改变,那就是阅读与“写作”。余生漫漫,也许风景和风雨都会遇到,那就让书籍的“车马”带我一路远行吧!(张宏睿)
来源:平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