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消化吧】专栏,逢周日推送!内容涉及众多消化疾病防治知识,实用、权威!敬请关注!
肝藏血主疏泄,胆贮存排泄胆汁,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肝、胆、脾、胃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守护您的消化系统健康。
紧盯慢性萎缩性胃炎,防炎癌转化,巧用“藏阳”之法
医学指导:脾胃病科 陈斌 主任医师
图文/ 脾胃病科 樊耀华 住院医师
不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心头时常萦绕着几重挥之不去的疑虑:慢性萎缩性胃炎听起来怪吓人的,它到底严不严重啊?该不会等同于癌症了吧?这种忐忑在冬季来临时,更是被无限放大。寒冬一到,气温断崖式下降,身体仿佛瞬间切换到“应激模式”,原本还算安稳的“老胃病”,此刻症状一股脑儿加重,胃脘反复胀痛、嗳气反酸愈发频繁,搅得患者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满心满眼只剩焦虑与不安。
冬季虽说给“老胃病”添了不少难题,却也是调养胃部、固本培元的黄金时机。咱们不妨巧用中医传承千年的 “藏阳” 养生妙招,从一日三餐的温热饮食,到顺应天时的早睡晚起;从疏解烦闷的情绪调节,再到适度适量的周身运动,量身定制一整套专属的胃部守护计划,全方位、立体化地为饱受“老胃病”困扰的朋友保驾护航,助你安稳过冬,重拾胃部健康。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 “病根”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绝非偶然出现,背后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与外邪侵袭共同作用的结果。脾胃乃后天之本,主司水谷运化、精微输送,维系人体正常运转。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多数患者起初便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致使水湿停滞、聚而成痰,进而阻碍脾胃气机,打乱正常运化节奏。
情志因素在发病过程中也举足轻重。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工作、生活压力常使人焦虑、抑郁,长期如此则致肝气郁结。肝属木,脾胃属土,按五行相克规律,肝气不舒就会横逆犯胃,打破脾胃间的和谐,引发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反酸等不适。朱丹溪讲过:“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足见不良情绪对脾胃健康的影响。
冬季饮食不节制更是雪上加霜。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油腻、辛辣食物摄入过多,给脾胃带来极大负担。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易滋生湿热,长期熏蒸胃黏膜,加速胃黏膜萎缩进程。
再者是冬季的外感寒邪。气温低时若保暖不到位,寒邪便可直中脾胃。寒性收引,令胃部气血凝滞,黏膜受损,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作、加重埋下伏笔。
炎癌转化:隐匿的“致命危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有着一条隐蔽却危险的炎癌转化通道,整个过程缓慢而凶险,常需数年甚至数十年。
现代医学研究揭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阶段,胃黏膜固有腺体不断萎缩,黏膜变薄,防护功能大打折扣。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不良因素持续刺激,炎症细胞源源不断地释放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物质好似“隐形杀手”,不断攻击胃黏膜细胞的 DNA,致使基因突变。
细胞受损后,身体启动修复机制,但反复、异常的损伤与修复,逐渐偏离正常轨道。细胞开始出现异型增生,初期轻度异型增生尚有逆转可能;可随着病情发展,当达到重度异型增生时,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严重紊乱,若此时仍未有效干预,恶性转化几乎在所难免,最终演变为胃癌。因此每年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每年复查胃镜!
从中医视角来看,脾胃虚弱贯穿始终。正气不足,无力清除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胃部环境 “污浊不堪”;肝气郁结引发的气滞血瘀愈发严重,胃络堵塞,营养无法顺畅送达胃部组织;湿热、寒邪长期盘踞,日积月累,化为极具破坏力的“癌毒”,一点点侵蚀正常细胞,助推炎癌转化进程。《脾胃论》提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脏腑机能衰退,恰是炎癌转化的 “温床”。
藏阳养生:抵御炎癌转化的冬日妙招
中医养生顺应四季变化,冬季讲究 “藏阳”,这对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防范炎癌转化至关重要。
饮食藏阳,秉持温热养脾原则。清晨,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南瓜粥,小米养胃安神,南瓜健脾和胃,双重滋养脾胃;午餐、晚餐适当搭配羊肉、桂圆,羊肉性温,温中散寒、补气血,是冬季暖胃佳品;烹饪时,加入少许干姜、肉桂,散寒止痛、温通经络,驱散胃中寒湿。切记远离生冷、油腻食物,不给脾胃添乱。
起居藏阳,早睡晚起,顺应太阳作息。夜晚睡前,用 40℃左右的热水泡脚,泡至微微出汗,借此疏通足部经络,引导气血下行温暖脾胃;白天多晒太阳,重点晒后背,后背是督脉所在,督脉为 “阳脉之海”,吸纳自然界阳气,充实体内阳气储备,增强胃部抵御外邪能力。
情绪藏阳,冬季天色暗沉、日照短,情绪易低落消沉。不妨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动静结合,调和气血;闲暇时与家人围坐,喝茶聊天、下棋娱乐,排解不良情绪,防止肝气郁结犯胃。
运动藏阳,冬日运动切忌大汗淋漓,不然阳气随汗外泄。散散步、慢跑即可,微微出汗,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改善胃部供血;晨起或饭后半小时揉腹,双手交叠,顺时针轻揉胃脘部,助力胃肠蠕动,调和脾胃气机。
脾胃病科(胃肠病)团队介绍
邝卫红
医学博士
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广东省名中医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从事脾胃病临床、教育、科研工作30余年
【擅长】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肠病等,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调用经方施治,注重患者的生活调护,强调身心调护的整体观念。【出诊安排】周日全天,门诊南楼名医诊区。
黄绍刚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
国医大师杨春波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周福生教授学术继承人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等项目10多项
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2项经验方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
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擅长】
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擅长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包括消化道息肉、早期和粘膜下肿物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出诊安排】周三、周日下午,门诊南楼名医诊区。
陈 斌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保健协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持国家自然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4项,获批专利1项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
【擅长】
消化系疾病的中医辨治及消化内镜介入治疗(ESD/ESVD/ERCP),如炎症性肠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早期癌、胃肠道巨大息肉、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胆道结石及恶性梗阻等。【出诊安排】
周三下午、周五上午,门诊楼4楼脾胃病科诊室;周日、周一上午,门诊南楼名医诊区。罗 琦
副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主任、脾胃病科(胃肠病)副主任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周福生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
【擅长】
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及胆胰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ERCP、ESD、EUS、POEM、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止血等消化内镜技术。【出诊安排】周一、周三下午;门诊楼4楼脾胃病科诊室。
兰绍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肝病学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
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如炎症性肠病、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腹痛、反流性食管炎等,以及ESD、POEM、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胃肠道早癌、内镜下止血等消化内镜技术。【出诊安排】周三、四上午,周一、周日下午。
侯江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基金函评专家
目前担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脾胃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理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临床医学会肿瘤微创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肝胆病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消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客座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省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省中管局课题1项
第一作者发表SCI 4篇、核心期刊论文10多篇
【擅长】
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失眠、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等中西医治疗,擅长中西医并重治疗疑难杂病,尤其是消化系疾病合并其他多系统疾病,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出诊安排】周二、周四、周日上午,周一下午。
米 红
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主治医师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刘凤斌教授
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肝胆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人才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各1项
主要参与完成国自然面上项目4项、省级课题5项
发表学术论文20篇
【擅长】
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出诊安排】周五下午。
闫卫新
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医师
师从全国名中医吕志平教授
硕博连读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
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中青年骨干人才培育项目“青优人才”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药理学会内分泌代谢病药理专委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
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发表或参与发表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
慢性胃肠炎、功能性胃肠病、胃肠癌前病变、结肠息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熟练掌握胃肠镜诊查及内镜下治疗。【出诊安排】周四、五下午,门诊楼4楼脾胃病科诊室。
张 丹
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医师
参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研究领域课题5项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参与编写中医药相关专著2部
申报发明专利1项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慢性胃肠疾病。
樊耀华
医学博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医师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邝卫红教授
主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出诊安排】周日、四下午,门诊楼4楼脾胃病科诊室。
占 凯
医学博士,博士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医师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访问学者
师从国内著名脾胃病专家黄绍刚教授
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及东莞市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项目各1项
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项目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主编及参编专著各1部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胃肠炎等。
脾胃病科(胃肠病)专科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胃肠病)是脾胃病科的核心重要组成部分,在老一辈脾胃病专家邓铁涛教授、劳绍贤教授、许鑫梅教授、罗日永教授、刘友章教授、周福生教授、刘小斌教授、刘凤斌教授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努力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已成为全国脾胃病综合排名“Top 10”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脾胃病)诊疗中心、国家临床脾胃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国家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专业基地、广东省脾胃消化病重点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整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中西结合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专科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传统医学拥抱现代技术的立体治疗体系。优势病种有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经内镜下超级微创治疗病种:胃癌前疾病,胃肠道息肉、门脉高压、胆道胰腺疾病、消化道出血等。擅长以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技术为基础,进行消化道早癌精查、经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根治消化道早期癌、经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镜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胰结石及狭窄、超声内镜(EUS)引导下介入治疗胆胰疾病、经内镜下全层切除技术(EFTR)、内外双镜联合技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以及隧道内镜技术解决疑难复杂消化道疾病,并于围手术期发挥中医药的综合治疗,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及远期疗效提高。
围绕以上方向,脾胃病科近5年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三百余篇,主持制定全国多项行业团体标准,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多项专利。同时,研发出疗效可靠,深受患者好评院内制剂,包括加味胃炎消、胃肠舒、消胀片、健中愈疡片、肠炎安、健脾养荣片等。
温馨提示
请关注下方“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就诊助手”或“门诊服务”,搜索“医生姓名”即可挂号。校对:楚惠
编辑:李建国复核:梁幸琳、黎子苗
责编:王爔晨
审定:刘苡婷
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缴交住院按金、查询检验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可预约挂号、缴费、代煎配送、查询检验(查)报告和住院日清单等
健康与你同路!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