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佛刚把这事钉在数据上,我看完只想骂一句:原来我们拼命卷,只是在给剩下的35%打工。
你信不信,65%的人生大拐弯根本轮不到你签字,它就硬塞给你。
哈佛刚把这事钉在数据上,我看完只想骂一句:原来我们拼命卷,只是在给剩下的35%打工。
白方礼老爷子更狠,蹬三轮十八年,一脚一脚踩出三百多个大学生的学费,自己临终存折只剩零头。
你说命运公平?
它连句谢谢都没留。
可老爷子蹬车背影就是活招牌:老天爷随便洗牌,我偏要抢一张自己发出去。
有人一听“认命”就炸毛,觉得等于躺平。
斯坦福偏说,真敢承认“有些事我管不了”的人,幸福指数飙高27%。
翻译成人话:早点死心,反而早点开心。
我试过一次,项目黄了,我先骂十分钟,然后关机去撸串,第二天眼袋小了,点子反而冒头。
死扛不如松手,松手才能腾出手。
再说老。
以前七十岁等于报废,现在七十岁刚考驾照。
日本最新数据,七十岁创业老哥比去年多四成,抖音上六十岁穿搭博主一年涨粉170%,评论区全是“奶奶杀我”。
我关注的那位六十八岁的阿姨,每天直播教跳街舞,弹幕刷“我妈看你视频把拐杖扔了”。
老不是时间到点,是你自己按下暂停键。
科学也在后面踹腿。
NMN三期临床出来,衰老指标能往回拧28%,听着像智商税,但《自然》盖的章,比代购朋友圈靠谱。
我爹已经偷偷吃三个月,每天晨跑多两公里,我妈骂他浪费钱,他回怼:省这点钱,将来插管更贵。
我竟无法反驳。
病这块,WHO干脆把“生活方式病”改名“可预防性慢性病”,翻译过来:别赖基因,多数锅自己背。
AI诊断现在93%准确率,比老中医把脉准,比我还懂我身体。
国家干脆发免费监测手环,血糖一飙,手环先尖叫,比老婆盯得还紧。
我堂哥三高五年,戴表两个月,宵夜自动减一半,不是他觉悟高,是手环每天深夜震动,震得他心慌:再吃,命真的报警。
死亡也在改画风。
以前忌讳,现在小学课堂直接谈“生命教育”,老师让娃写自己的墓志铭,我女儿写了句“她来过,她玩得很开心”,我看完差点在家长群哭出声。
临终关怀师成了新职业,缺口十二万,工资高过初级程序员,干的活是陪人好好说再见。
清明“生前契约”销量涨三倍,大家学精了:死都死了,不如提前砍价,省得子孙被殡葬销售忽悠。
CRISPR更猛,七千种遗传病现在能改代码,命这本书原来可以手动校对错别字。
我同学患地中海贫血,胚胎阶段就能剪断病根,娃出生直接带“健康PLUS”标签。
科技把“命”从名词变动词,边活边改,边改边活。
瑞典人玩更大,养老金可以拿去交学费,七十岁读本科,毕业照上皱纹比文凭字多。
我算了下,按延迟退休节奏,我们这波人大概率要干到七十,不如现在攒课,将来跟孙子同班,他挂科还能找爷爷补,全家卷出新高度。
MIT那帮疯子把纳米监测器送进血管,疾病还没冒头就被摁回去,相当于身体装了个“提前六个月的天气预报”。
我想到自己每年单位体检,报告一出就社死,早干嘛去了?
以后监测器常驻,癌细胞刚冒头就被举报,比我还积极。
数字遗产也悄悄上线。
我已经把微信聊天记录、网盘照片打包加密,遗嘱里写清密码,万一哪天挂掉,女儿打开文件夹,能看见她爹每年生日给她写的信,从一岁写到三十岁,她哭归哭,至少知道老爸早料到这天,提前把告别剪成彩蛋。
说穿了,生老病死不再是黑箱,它们被拆成APP、药片、合同、网课,能续费、能升级、能差评。
命运仍扔骰子,但规则书被我们一页页改。
你问我怕不怕死?
我怕的是没改完版本就强制下线。
所以趁手还能动,把剩下的35%权限刷满,该吃NMN吃NMN,该跳街舞跳街舞,该写墓志铭现在就写,一句“我玩得很开心”够了,其他的,让科技去加班。
来源:愉悦的荷叶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