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剧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出,有了央视的大力推广,再加上“拽妃”热依扎的加入,一下子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
最近,热依扎主演的《灼灼韶华》在央视八套非常受欢迎哦!
这部剧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出,有了央视的大力推广,再加上“拽妃”热依扎的加入,一下子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
随着故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不同的看法。观众的反响也没有当年苏晓苑编剧的《那年花开月正圆》那么热烈和吸引人了。
一位古装剧编剧创作了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传奇故事,剧中女性在动荡年代中逐渐崛起。这部剧同样邀请了演技精湛的女演员来担任主演。
《灼灼韶华》在平台资源上似乎更有优势,毕竟它是央视播出的,而《那年花开月正圆》当年只是两家卫视播出。可是,为什么它没能像《那年花开月正圆》那样取得成功呢?
看过《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朋友们,如果现在也在追《灼灼韶华》,一定能感受到这两部剧的不同之处。
根基对比:厚重的历史与虚幻的背景
这部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它背后有着厚重而真实的历史作为支撑。
剧中的女主角周莹确有其人,她是清朝末年陕西泾阳一位非常出名的女商人,掌管着吴家的生意。
丁黑导演和他的团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了秦商的历史背景,以及清朝末年社会的巨大变化,如洋务运动和机器工业对传统商业的影响等。他们巧妙地将这些历史大背景融入到了周莹的个人故事中。
周莹经历的每一个坎坷和成长,都是编剧从真实生活中汲取的灵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吴聘的丈夫早早离世,吴家也被诬陷破产,家里矛盾重重,官府的压迫接踵而至,再加上同行间的激烈竞争,这些都是一个失去依靠的女人在乱世中想要在商界站稳脚跟必须面对的难题。
她采用银股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为她察觉到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些不足之处。
她在大家都反对的情况下,坚持引进机器织布局,是因为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机会。
她坚持诚实经营,严厉打击假货,这不仅体现了她的品格,也是秦商精神的延续。
她的成功,是聪明才智加上时代潮流的结果,特别有说服力。
《灼灼韶华》中的褚韶华,她的经历就像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一部充满刺激和个人奋斗的小说。
编剧给她设定的是一个中药商人女儿的角色,这个设定本来很有意思,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内容,可惜这个背景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反而显得有些空洞。
褚韶华的麻烦主要是家庭矛盾,比如恶婆婆的刁难、渣小叔子的骚扰、失去女儿的悲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她靠几个巧妙的点子,比如只用了50块钱启动资金,卖“玉容粉”和晚上加班,竟然赚到了6000块,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在上海的一个赌场里,因为运气不错,他得到了超级大佬卢公子的保护。
这感觉就像是编剧给她加了个作弊技能,既没有合理的商业理由,也没有贴合时代背景,实在让人觉得不太可信。
她的“努力”更像是在应对编剧故意设置的障碍,跟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太多关联,因此显得不够深入。
人物设定对比:自然成长与瞬间强大
一个角色是否让人感动,主要看他成长的过程是不是有道理,有头有尾,还有没啥精彩的细节。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周莹一出场就像个跟着养爸爸闯荡江湖的野孩子。
她身上透着一股市井气息,机灵鬼般的狡诈,不拘小节,能坑钱、翻墙、打架,简直是个不怕死的μ??子。
嫁入吴家后,她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很多地方都不懂的样子,非常明显。
丈夫吴聘的温柔和深情,就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她的生活,也慢慢改变了她。她开始学习做生意,并逐渐理解并遵守大家族的规矩。
吴聘的早逝确实是个大悲剧,但同时也成了她迅速成长的推手。
从家中的少奶奶成长为一帮之主,这一路上真是充满了艰辛。她遭遇了许多苦难:被人设计陷害掉进水塘,还被绑架过,甚至商业伙伴也背叛了她,真是让人心疼。
孙俪将周莹这个角色从一个单纯的小女孩转变成一个饱经风霜的成熟女性,这一转变过程非常细腻。
她身上的天然野性与后来培养出的责任感和智慧完美融合。
她的强大是在艰难的环境中,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懈努力积累起来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能力的来源。
从江湖磨砺中学会的生存技巧,吴聘的引导教育,加上后来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看出她的思想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咱们再来看看《灼灼韶华》这部剧中的褚韶华。编剧好像特别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受女性观众喜欢的“大女主”,结果忽略了她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她一上台,就被贴上了“聪明绝顶”、“手腕狠辣”、“看人透彻”等标签。
她刚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不久,就遇到了家庭关系复杂和生意上的难题。但她很快想出了一个热销产品的点子,叫“玉容粉”,并且在管理生意方面也显得游刃有余,真是一位商业能手!
她老公陈大顺去世后,被二顺赶出了药铺,得自己创业。虽然故事想让人觉得她很苦,但观众看了后觉得她好像灵光一现,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她的厉害,就像是故事里早就安排好的情节,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
由于缺少足够的铺垫和挑战,这样的出色表现看起来不太真实,给人一种脱离实际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网友们都说这是“高手云集”,还有人开玩笑说这简直就是一部“女英雄传奇”。
表演上的差距:自然细腻和用力过头。
演员是让角色活起来的关键。两部剧的女主角演技差异很大,这也是粉丝们评价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孙俪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表演真是太棒了,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层次分明。
从前,她把那种江湖女子的机灵、调皮、大胆,乃至带点粗犷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叉腰摇腿,嘴里说着家乡话,还翻个白眼,嗑着瓜子,那股随意的劲头儿立刻就显现出来了,完全不care自己的形象。
在剧中,当吴聘去世时,她一开始感到非常震惊,随后确认事实后无声地崩溃,接着咬紧手臂,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大声哭泣,那种绝望仿佛要从屏幕中溢出来。
她被陷害后掉进水塘,虽然获救了,但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一样。雨中,她独自一人走着,神情迷离,让人看了心疼。那种经历了巨大打击后几乎麻木的悲伤,从她的动作和表情里流露出来,让观众都忍不住心疼她。
现在,她不再是那个爱动的女孩了,眼神中多了些经历的沉淀,一举一动都显得有些庄重,就像是一位船长。但她的侠义心肠和内心的坚韧依旧没有改变。
孙俪的演技真是绝了,细腻得让人惊叹,还有很强的表现力。
她擅长通过眼神、细微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很多人都称她是“眼泪戏的专家”。
热依扎在《灼灼韶华》中的表演让不少人感到不满,觉得她与角色不匹配。
必须得说,她在剧中有些表演特别亮眼,特别是失去女儿后那场无声的哭泣,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让人深受感动,充分展现了她作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实力。
在后面的商战情节里,她凭借犀利的眼神和强大的气场,也成功塑造了女强人的形象。
她的表演存在一些问题。
她上台表演时总是显得很紧张,无论是展示青春的“活力”,还是在遇到困难时的顽强拼搏,她的表现经常让人觉得过于“呆板”和“紧绷”。
扮嫩让人感觉很不协调。
孙俪在34岁那年拍摄了《那年花开月正圆》,那时候她的颜值达到了巅峰。
而在《灼灼韶华》中,热依扎已经38岁了,再加上她那成熟动人的西域美女气质,她在剧中饰演少女时,确实显得有些不协调,很容易让人察觉。
等到了在上海拍戏的时候,妆容和角色倒是匹配多了,但热依扎的抬头纹还是有点深,看起来年纪还是偏大。
4、男主:三个情感搭档的实力表现差别很大。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中,和周莹一起演对手戏的三位男主角,陈晓、何润东以及任重,他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
陈晓饰演的沈星移,最初是个被娇纵得有些自大的富家子弟,外在表现得很张扬爱显摆,但实际上内心非常善良单纯。
和周莹在一起的日子里,他逐渐被爱改变了,变成了一个有理想、关心国家的年轻人。最后,为了推翻清朝政府,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刺杀太后。
他和周莹的感情很复杂,也很动人。从一开始的欢喜冤家,到最后的深情相爱,两个人的互动总是充满了火花。
陈晓将沈星移的情感波动表现得十分细腻,让观众看得心里七上八下,为这对恋人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何润东饰演的吴聘,温柔又有礼貌,就像春风一样让人感到舒适。
他很有商业头脑,对周莹很关心,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给了她很多指导和帮助。
他早逝让周莹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何润东把吴聘的温柔和深情演绎得特别好,让观众一直念念不忘这个角色。
赵白石在多次重演中,给人的印象像是一个呆板的官员,其实他的内心挺善良和正直的。
任重在周莹的创业旅程中帮了不少忙,和周莹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纽带。他在剧中把赵白石这个复杂的人物演得非常到位,为剧情增添了不少亮点。
说到《灼灼韶华》这部剧,与褚韶华搭档的三位男主角唐曾、茅子俊和杨祐宁的表现就显得逊色不少。
唐曾演的角色在剧中表现得不是特别活跃,形象也不够鲜明,和褚韶华的感情互动也没有什么亮点,观众很难记住他们。
茅子俊演的角色并没有特别吸引人,他的感情戏也很平淡,没能很好地推动剧情,也没有让角色的情感更加丰富。
杨祐宁在剧中的表现真是太出色了,让人忍不住赞叹。
这位年纪不小的人一出现就开始摇头晃脑,摆出各种姿态,完全没有一点沉稳的样子,说话也很油嘴滑舌,装出一副很潇洒的模样,真是让人看着很不自在。
而且他和女主之间完全没有默契可言,弹幕上很多人都在说“夏元和褚韶华才是最佳搭档”。
5、口碑:豆瓣评分直接展示了观众的意见。
《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后受到了很高的评价,豆瓣上的评分稳定在7.2分左右。
《灼灼韶华》播出时真是话题不断,观众们对剧情的合理性、女主角的人物设定以及演员的表现都提出了很多疑问。相比《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的评价要低很多,现在豆瓣评分才5.8,连及格线都没达到。
来源:游戏岛Aw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