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想到,谢娜一登台,收视率竟然直线掉头,感觉她的风格跟晚会一点也不搭,音画还不协调;明星们假唱更是让人看得尴尬,话筒拿远点,嘴闭上了歌声照样飘出来,网友都忍不住调侃:连假装都懒得费劲了。
前言
央视秋晚竟然出差错啦!
近来啊,2025年的央视秋晚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一开始收视率就破了7,比湖南卫视强多了,整整甩开几条街,比去年还要高出不少呢!
谁想到,谢娜一登台,收视率竟然直线掉头,感觉她的风格跟晚会一点也不搭,音画还不协调;明星们假唱更是让人看得尴尬,话筒拿远点,嘴闭上了歌声照样飘出来,网友都忍不住调侃:连假装都懒得费劲了。
收视曲线大起大落,谢娜成分水岭
今年秋晚的收视情况里面,藏着不少的小问题。一开始,人们都是冲着央视的招牌和新鲜出炉的阵容去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到了8点半左右竟然达到了7.1的高峰,占据了大概30%的市场份额,甚至比央视八套热播的《沉默的荣耀》还要火一把。
不过,这热度没能持续太久,到了九点左右谢娜一露脸,收视指数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开始往下坠,表演一结束,紧接着又插播了一大段广告,结果直接弄出了个“坑”,直到沙宝亮开始唱老歌的时候,才算勉强把一点观众拉回来。
说谢娜这次真挺拼的,不光是第一次登上央视秋晚,还一边主持一边表演,练了整整三个月台词,手机屏保都改成了“稳住”提醒自己,小动作撩裙摆都反复练习,细节都揣摩得挺到位。
那天晚上,她身穿一袭红色镶钻的礼服,一开口便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德阳幺妹”,这个开场真把距离拉近不少。跟李斯丹妮合作的四川话说唱《火辣的毛血旺》也挺有意思,听着挺有地方特色。有些人还夸她有“国泰民安脸”,看上去特别平和。
问题就在于风格有点不搭配,那些熟悉她综艺感的粉丝们觉得,她在介绍德阳文庙时瞪大眼睛,手势还夸张得离谱,完全像在《快乐大本营》串场似的,跟央视晚会那种正式庄重的氛围真是格格不入。
不太了解她的观众觉得她那装得矜持的样子像在演谍战片,怎么看都觉得乱搭。更郁闷的是她唱歌的时候还出现跑调,音画根本不在一块儿,画面还没开口唱歌,歌声就自己飘出来了。这一幕让不少人直接打了退堂鼓,随手换了频道。
假唱翻车现场:话筒离嘴3秒,歌声照样飘
要是说谢娜成了收视率下降的“推手”,那娱乐圈集体假唱的事就像一记重重的锤子,狠狠敲碎了大家的好评。
晚会刚一开播不到一个小时,“全员假唱”这事就成了热议的话题,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吐槽,4K超高清的镜头简直变成了“照妖镜”,把各种穿帮瞬间拍得一清二楚。
唐嫣和欧豪一起合唱《不要慌,太阳转身有月光》时,镜头特写能清楚看到:她的麦克风两次离开嘴边长达3秒,可奇怪的是,她的歌声却一路稳稳当当,毫不受麦克风收音的常理影响。
口型和歌词完全对不上就算了,脸上的表情还特别夸张,有网友截了个动图调侃:“这根本不是在唱歌,简直像在拿话筒演默剧,连假装换气的起伏都没有。”
宋佳翻唱《月亮翻过小山坡》就更夸张了,唱到“风吹麦浪”那句的时候,嘴都闭上了,但歌声还在继续,完全是敷衍了事,不加掩饰。
邱鼎杰这新人也挺给力的,话筒几乎快贴到胸口了,但高音却尖得刺耳,动作跟着节奏完全不搭,不少人都说他像是在对着空气在念歌词似的。
最搞笑的是,有人发现一些嘉宾的“现场声音”,居然和以前的综艺片段一模一样,连调音的痕迹都懒得改,直接用旧的录音顶替过去了。
专业音频老师一分析就更靠谱了:这些人的唱歌声音根本没加现场混响,音高的起伏还不到0.3音分,远远低于正常真人演唱应有的范围,明显可以看出,这些人声和伴奏其实都是后期合成出来的。
要知道,咱们也不是不能理解有特殊情况需要假唱,不过起码得演得像样点吧?这这么敷衍的表现,真让人觉得完全没把观众放在心上。
更叫人生气的是,晚会请了一大帮非专业的歌手来撑场,结果可想而知,既假唱又难听,双双出事,真是尴尬至极。
唐嫣那预先录好的声音本就平淡无奇,音准还时漂时浮;宋佳想走抒情风,却气息不稳,转音又硬邦邦,把本应治愈人心的民谣唱得支离破碎。
有人在评论里愤愤地问道:“央视这个大平台,咋就不邀请真正的歌手呢?”
广告喧宾夺主,舞美藏槽点
除开任务出错以外,晚会里的硬伤还真不少,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满屏的广告铺天盖地,让人觉得都快成广告大会了。
要说“广告中间插播晚会”一点都不夸张,除了插短片、主持人播报之外,连灯笼、小桥、阁楼这些古色古香的舞美布景,也都硬生生贴满了各种品牌LOGO,完全把那份意境给破坏了。
更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主持人的双重标准:说到节目时,语速快得像赶火车,几句话就带过;念广告时,却字斟句酌,放慢语调,怕说不清楚似的。
一段广告的时间几乎和一个节目的长度差不多,一家人正专心看着,忽然切换到推销画面,节日的热闹气氛一下子荡然无存。
另外,很多酒类广告放得太多也不太合适,中秋节本就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老人和小孩都在看你,这样的植入显得挺失雅致的,倒像是个小地方的晚会似的。
还有,镜头和舞美布置也有点让人不满意。在《种地吧》男团表演跳舞的时候,镜头一会儿拉远,一会儿又切近,晃得人都晕头转向了,动作根本看不清楚。
原本应该是最后压轴的演出由周深来唱,结果背景灯光太暗,连道具还遮住了脸,几次“只听声音就看不见人”的镜头让粉丝们心疼得直喊“白瞎了那么用心的表情管理”。
为了营造那所谓的“意境”,舞台大部分时间都黑得看不见人,只顾着那些大气的背景布景,完全没在意表演者和观众的体验。
其实,观众对秋晚的期待从来都不算太高,没非要那些炫目的特效,也不一定要追那些流量明星的光鲜亮丽。只希望在团圆夜里,看点踏实的节目,感受到一点中秋的温馨和情感。
今年这场晚会,脑子里全是流量、广告和那些表面做作的花架子,把最该有的“团圆味道”完全没放在心上,搞得一点亲情的氛围都没剩下来。
收视最高点突破7,说明大家还对央视秋晚这块招牌挺有信心,愿意怀着期待打开电视机看一看。
看得出,从峰值一路走低的曲线,实际上也证明了观众的眼睛挺尖的——那些敷衍的表演、乱七八糟的编排、喧宾夺主的广告,最后都难以让人心里留恋。
整场晚会看下来,除了任贤齐那段跟中国武术结合的表演还算挺不错,其他的节目要么没啥亮点,要么就是留不下啥印象,基本上都靠这个撑场子。
回想以前的秋晚,舞台或许没有现在那么炫丽,但每个节目都特别用心,要么唱得打动人心,要么讲的故事感人肺腑,看完心头都暖暖的。
如今科技发达,阵容也变得更庞大,不过人们的关注点却有些偏离了方向。就像网友说的,中秋晚会要的不是那些机械转动的月亮模型,而是真能照进心里的那一轮明月。
盼着明年的秋晚能真正醒过来,少插点广告,多用心打磨内容;不要总是找些应付了事的流量明星,倒不如请些用心的艺人来呈现精彩节目。
别再乱堆那些花哨的元素装门面了,把中秋的团圆情真心实意讲透了吧。毕竟大家中秋看电视,追求的就是那份舒心和温暖,不是为了看假唱出糗,也不是为了看广告全天霸屏。
来源:蘑菇没有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