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漠河网友凌晨一条吐槽,配图是车窗被雪埋到后视镜,点赞瞬间破万。
“才10月就下雪?
我秋裤还没翻出来!
”——漠河网友凌晨一条吐槽,配图是车窗被雪埋到后视镜,点赞瞬间破万。
别笑,这场雪真把漠河整成了“北极副本”。
一夜8.1毫米,大雪量级,国道直接限速40,机场关掉跑道,客运站200多人原地滞留。
最惨的是来追极光的游客,穿着薄羽绒服下车,秒变雪人,手机冻得关机,只能原地蹦跶取暖。
本地人倒淡定,供热公司直接提前10天点火,暖气说开就开;社区阿姨把独居老人名单拉出来,127户,菜和药挨家挨户送。
雪还没停,清雪车32台连轴转,司机轮班啃两口面包继续干,雪墙被切成两米高一排,像给城市加了一层白铠甲。
更魔幻的是租车行。
雪地胎瞬间卖空,老板朋友圈发“没胎了别问”,转头把库存价抬了三百,还被市场监管局盯上,现场检查哄抬物价,吓得他又把价签改回去。
旅行社干脆把“冰雪驾驶培训”塞进行程,游客一边学漂移一边尖叫,意外成了网红项目。
北极村景区直接白送防滑鞋套,门口大爷边发边念叨:“鞋套免费,摔了不赔。
”有人套上鞋套蹦两下,转头就去直播间喊“家人们,真下雪了,速来!
”弹幕刷得比雪还密。
数据也离谱:漠河年均175个雪日,去年9月16日就飘雪,今年算“迟到”。
雪地胎要从10月扛到次年4月,本地车100%换,零下四十度是日常,冬天旅游收入占全年68%,一句话,雪就是饭碗。
去年50万游客冲着“找北”来,今年看样子只多不少。
所以,别光顾着在评论区打“羡慕”,真想去,先给手机贴暖宝宝,秋裤塞袜子里,再学一句本地暗号:“雪厚不深,钱包得深。
”不然雪没埋你,账单先埋。
来源:清闲的画板FKwWz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