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中秋圆月邂逅国庆假期,8天长假催生了庞大的客流,成为检验铁路保障能力的试金石。面对挑战,铁路部门用坚守与创新,交出了一份“走得了、行得好”的圆满民生答卷。
今年中秋圆月邂逅国庆假期,8天长假催生了庞大的客流,成为检验铁路保障能力的试金石。面对挑战,铁路部门用坚守与创新,交出了一份“走得了、行得好”的圆满民生答卷。
运力加码是应对大考的底气。面对“首尾长途密集、中间中短途集中”的客流特点,铁路部门打破常规,将运输周期延长至12天。期间,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大进京高铁运力投放,呼和浩特、包头两地与北京间高铁和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开行,单日最高安排开行48对,其中周末线和高峰线列车5对、夜间高铁6对,运行时间覆盖全天24小时,运能较平日增加近20%。
提前研判让服务更加精准。为了满足中短途探亲和旅游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依托12306平台,加强预售票情况分析研判,合理调配各方运力。其中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乌海、巴彦淖尔等地间的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9对,并重点增加旅游热点方向运力投放,开行呼和浩特东至大同南、包头至西安、呼和浩特东至海拉尔、呼和浩特东至乌兰浩特、呼和浩特东至赤峰南临时旅客列车,让广大旅客都能走得了,走的好。
人文温度藏在细节之中。为了提高双节期间服务质量,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锡林浩特、大板和额济纳等旅游客流集中的车站增派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为旅客提供重点帮扶、助老服务和客流疏导等服务;丰镇北高铁站推出“学生服务专岗”和“银发爱心通道”,设置专人提供政策答疑、帮扶登车、协助手机选座等服务,提高重点旅客进出站效率和出行体验;鄂尔多斯和乌海两地车站主动对接当地公交、运管部门,根据列车到达时间动态调整公交车班次,增加客流高峰时段出租车运能供给;呼和浩特开往北京的夜间高铁推行“轻音服务”,用细微之处的体贴安抚旅途疲惫。
这个双节里,铿锵的轮轨串起了团圆与风景,铁路用运力、科技与温度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这份双节里的担当,不仅护航了广大旅客的出行路,更让流动的中国充满生机与暖意。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