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亩减损约4至6kg,肥城一场农机手“大比武”背后的丰收细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09:34 1

摘要:活动现场,10名持证农机手在各自作业区内,以正常作业速度完成整片区域收获。农机专家考核组全程紧盯,对玉米籽粒损失率、破碎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精准检测,最终依据损失率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9月30日上午,山东省“十百千万”农机推广大行动“一块田杯”玉米低损收获和小麦高性能播种机械化现场演示活动在肥城市安驾庄镇王家颜子村举行。

“我宣布,‘一块田’玉米低损收获比武竞赛活动开始!”随着指令下达,一场聚焦“减损增效”的农机竞技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10名持证农机手在各自作业区内,以正常作业速度完成整片区域收获。农机专家考核组全程紧盯,对玉米籽粒损失率、破碎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精准检测,最终依据损失率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很高兴这次能拿到一等奖。大面积秋收马上就要开始,我们机手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全力保障汶阳田秋收颗粒归仓!”安驾庄镇围子村农机手钱兴军赛后兴奋地表示。

技能“大比武”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丰收账本。据肥城市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农机推广科科长杨阳介绍,本次参赛机手表现优异,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1.23%,低于全省玉米机收平均损失率2%的标准。

“按亩产600至800kg计算,这意味着每亩可进一步减少收获损失约4至6kg。减损就是增产,这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直接贡献。”杨阳说。

赛场一侧,高性能小麦播种机、翻转犁、智能作业机器人、植保无人机等“三秋”主力农机具也纷纷亮相,展示了从土壤处理、精量播种到智能田间管理的现代化农机力量,为即将开始的冬小麦播种及后续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硬核支撑。今年以来,肥城市大力推广高性能农业机械,并组织机收减损与技术服务小组开展上门服务。同时,充分动员各镇街维修网点及农机企业备足优质配件,提供送货与跟踪服务,确保农机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实现“农机不停转、服务不断档”。

“我们已对17家农机合作社、300多台农机完成检修,培训农机手200人次,并派出12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巡查,坚决杜绝机器‘带病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安驾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汪桂玲介绍。

近年来,肥城市将粮食机收减损作为保障丰产丰收的关键举措,已累计推广智能高效收割机、高性能播种机等装备1000余台套,开展技术指导5000余人次,持续推动机收质量提升。

“通过以赛促练,我们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中规范操作、精细作业,全面提升技能水平。同时,这也有效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从各个环节降低作业损失,全力守护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杨阳说。

来源:肥城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