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子又一次甩上房门,熟练地塞上耳机。那句话“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到了嘴边,又被我默默咽了回去。一道门,一副耳机,仿佛把他整个青春期的世界,与我彻底隔开。
“妈,我戴耳机呢,别管我!”
儿子又一次甩上房门,熟练地塞上耳机。那句话“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到了嘴边,又被我默默咽了回去。一道门,一副耳机,仿佛把他整个青春期的世界,与我彻底隔开。
这就是我,一个初中生妈妈,几乎每天都要经历的“青春期闭门羹”。
曾几何时,那个屁颠屁颠什么小事都要跟我分享的小男孩,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开始用耳机宣告他的独立。
我理解他需要自己的空间,可说不担心是假的:整天戴着入耳式耳机,耳朵受得了吗?骑车听歌安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我害怕那小小的耳塞,变成一堵再也穿不透的墙。
直到他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副南卡OE Nova开放式耳机——这个决定,竟意外地让我们之间,重新找到了沟通的节奏。
说实话,一开始他并没多大兴趣。直到他试戴之后,才嘀咕了一句:“诶,这个还挺酷。”
耳挂设计不夹耳朵,戴起来轻飘飘的,音质居然也很能扛——这是他后来主动跟我说的。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那个周末的下午。他在客厅看游戏节目,戴着耳机全神贯注。我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读书,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光。
这时,我看到他突然兴奋地握紧了拳头,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对着屏幕无声地说了句“Yes!”。这个充满感染力的表情,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正是因为南卡开放式耳机独特的不入耳设计,他的双耳是自由开放的。我没有像过去那样需要大声喊他或者费力地挥手吸引他注意,只是自然地向前倾了倾身子,用平常聊天的音量问了一句:
“赢了什么这么开心?这个英雄的大招很厉害吧?”
他立刻听到了我的问话,没有丝毫被打断的不耐烦。更关键的是,他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地摘下耳机,而是可以直接转过头来,眼神发亮地回应我:
“妈,你看到了?刚才这波五杀太帅了!我这就给你看回放!”
说完,他很自然地取下一只耳机给我,我们头凑着头,一起看完了那段精彩操作。他兴奋地讲解每个细节,我其实没完全听懂,但我听懂了他的高兴。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他不是不想分享,而是讨厌被生硬地打断。开放式耳机给了我们一座桥——它既尊重他的沉浸,又为我留了一扇窗。
当妈的第N年,操心已成习惯。他喜欢骑车上下学,以前戴传统耳机,我总提心吊胆:会不会听不到车声?会不会不小心撞到?
换成南卡OE Nova之后,我心里踏实多了。开放式设计让他既能听歌,也能清晰听到环境声音,马路上的鸣笛、同学的呼喊,都不错过。我不再需要反复唠叨“骑车不要戴耳机”,因为现在这样戴,是安全的。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满意:它不“漏音”。
虽然说是“开放”,但其实声音是定向传到耳朵里的。哪怕他坐在我旁边听摇滚,我也只能听到极其细微的动静,更别说打扰到外人了。这对于注重隐私和场合的初中生来说,刚刚好。
再加上它够舒适——根据上万亚洲人耳型数据设计,戴眼镜也不压耳,经常一戴就是几个小时,他说“像没戴一样”。我这当妈的,总算没送错礼物。
当然了,光是我满意不够,得过了孩子那关才行。
他评价音质“低音够沉、人声清楚”,后来我才知道这背后是南卡十多年的声学积累——Super Bass 4.0单元+金耳朵调校,说是“开放式耳机的音质天花板”,确实不是吹的。这份专业底蕴,在OE Nova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搭载Super Sound OS 2.0声学系统和自研Super Bass 4.0高性能声音单元,带来了层次丰富、低音澎湃的听觉体验,完全颠覆了我对“开放式耳机音质差”的刻板印象。
蓝牙5.4带来的稳定连接,让他玩游戏、看视频都能实现音画同步;长达40小时的总续航,彻底解决了“用电焦虑”,我也不再需要追着他问“耳机充电了没有”。
回过头看,我越来越觉得,南卡OE Nova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听歌工具的改变。
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陪伴方式:不过度侵入,也不完全隔离。它让我学会用不打扰的方式走近他,也让他愿意主动回过头,分享他的世界。
如果你也一样,
正在寻找一种方式:
既能守护孩子的耳朵与安全,
又能温柔地走进他的世界——
那么这副小耳机,
或许正是一个温暖的开始。
来源:诺妈家有男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