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五千的短剧演员梦,竟是收割老年人退休金的新骗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22:24 1

摘要:“老太太行情太好了,现在短剧就缺老太太,你们的生活经验就是演技!”各大短视频平台近期充斥着这类主讲人情绪饱满的视频。他们极力渲染退休后投身短剧拍摄的种种“好处”,甚至声称有剧组为寻“霸总爹”开出日薪5000元的高价。在短剧热的当下,这类消息不断撩拨着有时间、有

副导演拿着对讲机满场找人,嘴里喊的不是女主、男一号,而是:“有会演戏的大爷吗?”这画面,在浙江横店已成常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太太行情太好了,现在短剧就缺老太太,你们的生活经验就是演技!”各大短视频平台近期充斥着这类主讲人情绪饱满的视频。他们极力渲染退休后投身短剧拍摄的种种“好处”,甚至声称有剧组为寻“霸总爹”开出日薪5000元的高价。在短剧热的当下,这类消息不断撩拨着有时间、有梦想的银发族。然而,这份突如其来的“演员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找个会演戏的‘爹’比找投资还难”。2025年上半年,浙江备案重点网络微短剧251部,发证52部,发证数量居全国第一。数据显示,60—70岁饰演长辈的演员确实严重紧缺。这样的行业现状,使得一些退休老人似乎迎来了“第二春”。

记者以“帮父母圆演员梦”为由,联系了多个“招长辈演员”的账号。有的拉记者进入一个上百人的大群后就悄无声息,有的则给出了先交五位数培训费参加培训的要求。一家位于横店黄金地段的影视培训机构,价目表清晰标明:两个月19800元,3个月28800元,6个月53800元。无需艺考的严苛筛选,只需缴纳相应费用,就可以来学演出。

招生老师反复提及“57岁成功姐姐”:学两个月就进组,日薪1500元。然而调查发现,这位女士在入学前已在老年大学系统学习过舞蹈、声乐,是旗袍走秀的常客。另一位被提及的“76岁新疆学员”,实际身份是专业歌手,拥有多年舞台经验。这些被包装成“普通老人圆梦”的案例,其成功的关键要素——“多年积累”,在招生话术中被巧妙地模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读3个月班,学费28800元+房租3150元(3个月)+餐饮4500元(三餐按保守50元/天计,90天),总成本超过3.6万元。这还不算可能的交通、置装、医疗等隐性支出。课程强度极大:清晨7:30出早功,声台形表是基础,更有武术、马术、威亚等“硬核”课程,直至晚上8:30,单日课时超10小时。这样的强度对退休老人来说是体力与意志的巨大考验。

即使完成了培训,老人们真的能“包进组”吗?当演员,最基础的门槛是“演员证”。记者在“演员招募令”小程序上看到:群演普遍要求45岁以下。8小时100元,超时每小时加10元——这份年轻人的“搬砖”价码,无情地将50岁以上的人群挡在了门外。真正适合他们的角色是“特约演员”——那些有几句台词、扮演父母长辈的配角。日薪400-600元,拍摄2-3天,收入800-1800元。

“横店高薪急招中老年演员?这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资深制片人老潘(化名)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通过化妆和造型等手段,让中青年演员饰演60-70岁的角色,“完全不是问题,效果很好”。剧组的核心目标是盈利和效率。没有表演经验的素人老人,演技调教成本高、风险大。即使他们受过培训,在选角时,年轻人依然是首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电总局在2025年度已发布四份针对微短剧行业的专项规范。9月8日,最新管理提示针对动画微短剧无序传播问题,要求进行纠正和规范。这些措施体现出微短剧监管正不断走向系统化、常态化和精细化。这种高频率、多层次的规范引导,不仅反映出微短剧作为新兴网络视听形态所带来的多方面挑战,也彰显了主管部门在激励内容创新的同时,坚决守住底线、强化价值导向的监管决心。

横店喧嚣的片场外,当短剧风口刮向银发群体,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市场对老年人的突然“凝视”,还有正在被精心包装、待价而沽的演员梦。那些被短视频算法推送到老人眼前的“造星神话”,那些听起来成名在望的“包进组”承诺,需要所有人以更冷静的目光去看待。

资深制片人老潘直言不讳:“5000元招‘爹’?要么是噱头,要么就是配合某些高价培训班做的‘营销’。目的很明确——收割老年人的退休金。”

来源:人间正道是沧桑一点号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