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宣布,将以5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383亿元)企业价值收购ABB Ltd. 旗下机器人业务,预计2026年中至年底完成交割。
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
每日分享PE/VC行业权威新闻资讯
来源:PE星球
(ID:PE-China)
文:韦亚军
孙正义还是那么豪横!
中国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宣布,将以53.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383亿元)企业价值收购ABB Ltd. 旗下机器人业务,预计2026年中至年底完成交割。
交易完成后,ABB机器人业务正式成为软银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将易主,日本财团在“物理AI”赛道再下一城。
目前,最终协议已签署,交易仍需通过欧盟、美国、中国等司法辖区的常规反垄断审查,并满足惯例交割条件。
放弃IPO并卖身
ABB落袋335亿元
今年4月中旬,ABB曾首次公告称,拟分拆机器人业务,并计划于2026年二季度上市。
但是到了9月份,软银与ABB展开了排他性谈判,报价高于潜在IPO估值区间上限约15%。因此双方董事会批准并签署SPA,并推动这笔交易进入了监管审批阶段。
据悉,该交易将采用“全现金收购”的方式,ABB预计扣除税费与分离成本后净落袋约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335亿元),并确认税前账面收益约24亿美元。
很明显,目前全球的“待售项目”基本都在IPO与“卖身”之间摇摆。只要价格合适,煞费苦心的走IPO独木桥,其实真没有“卖身”回钱快。而且,孙正义向来以“豪横”闻名全球,谁会拒绝一个超级大金主呢?
对软银而言,资金来自“软银集团”本体而非愿景基金,显示其对机器人资产的长期控股意图,而非财务性退出。
在交易过程中,ABB会预先把机器人事业部注入一家新设控股公司,再由软银100%收购该公司股权;交割后,约7,000名员工、全球制造网络及所有知识产权一并转移。
同时,为防止“客户流失”与“技术外溢”,协议附带“三年竞业限制”与“供应链最低采购量”承诺,ABB仍将在自身工厂继续采购原机器人事业部产品。
孙正义的大梦想
把AI“装”进物理世界
在之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孙正义曾提出了“**Physical AI = AI × Robotics × Energy”公式。他认为,未来超级人工智能必须与能源系统、机器人执行器结合才能产生物理价值。
此次收购,表面上看是接收了ABB的7000人工程师团队、50万台存量装机与全球服务网络,但其实是为软银AI算法提供实时数据与场景入口,可与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的边缘算力、Berkshire Grey的物流场景产生交叉复用。
软银计划,将在2026-2029年投入超过30亿美元研发预算,目标是在“工厂自动化、医疗手术、可再生能源维护”三大场景推出“AI-First”机器人产品线。
除了本次收购,孙正义在2012就已经成立了SoftBank Robotics,推出情感陪护机器人Pepper、室内清洁机器人Whiz。
2021又以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仓储物流机器人Berkshire Grey。
在2022-2024年间,软银曾陆续入股AutoStore(仓储)、Agile Robots(协作臂)、Skild AI(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累计出资约15亿美元。
加上本次ABB,软银在“物理AI”赛道已砸下超过100亿美元,形成从“工业臂、移动机器人到通用AI大脑”的全栈布局。
按照孙正义的设想,一切顺利的话,其预计2030年将能够形成超过500亿美元年收入规模的“物理AI”生态。
此外,2025年以来,软银股价已由10,000日元升至20,000日元上方,年内翻倍,市值也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高盛在最新报告中上调软银目标价至22,000日元,并指出若机器人业务2027年成功分拆上市,SOTP估值或再增3,000-4,000亿日元。
来源:PE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