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年,和玉大叔在后台看到问“野牛沟/巴沙/95于田老矿料羊脂玉”的朋友越来越多。得,恐怕网上又从哪个“绝产矿口”挖出一批“老矿料”,或者是某位资深玉商从仓库里翻出来的孤品,给老铁们放福利了,早被挖得七零八落的矿口,怎么说有就有?玉石矿脉是沙地翻地瓜吗,隔三差
这两年,和玉大叔在后台看到问“野牛沟/巴沙/95于田老矿料羊脂玉”的朋友越来越多。得,恐怕网上又从哪个“绝产矿口”挖出一批“老矿料”,或者是某位资深玉商从仓库里翻出来的孤品,给老铁们放福利了,早被挖得七零八落的矿口,怎么说有就有?玉石矿脉是沙地翻地瓜吗,隔三差五还能刨出“新鲜老料”?今天,和玉大叔就来扒一扒这个被吹上天的“老矿料”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玩玉的人对老这个字,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老坑、老料、老熟……仿佛只要沾上“老”字,玉石就自带光环,价格也跟着深不可测起来。甚至网上有说只有老料子才能在佩戴后,因人体油脂滋养愈发温润,长期盘玩可形成包浆;一些传说中的料子比如野牛沟料,油性厚、质地稳,气质无限靠近新疆籽料。
可细想一下,玉商总是逐利的,当大家都知道“老坑料”是好东西,精明的商家立马就把所有熟糯一点的料子,统统冠上老坑料的名号。久而久之,这个词就彻底变味了——不再是某个具体矿口的特指,而成了“这料子不错”的代名词。说到底那么神秘的指标无非是细腻度、糯性与浑厚感——与“几几年挖出来的矿”并无必然关系。比如我们用羊脂白的“年糕料”来说,质感糯得像热乎的年糕,那种“熟透的细”,是结构与油脂感的搭配,并不是老坑就一定能挖出来。在大叔看来,所谓的“老”有三个维度:
古时候挖玉可不是随便挖的。那时候交通不便,设备简陋全靠人工,玉石还要进贡给皇上。所以古人会先勘察哪里出好料,专挑品质高、易开采的矿口下手。这类早期开采的老坑,自然就成了优质玉料的出产地。现代网络世界的传播太快。营销号动辄“老坑重现江湖”,概念混搭、信息混乱,真假掺杂,其实现在咱们大部分时候玩的玉石,比古代皇上的品质还要好,你以为皇上见过俄料的完美吗,他能把玩用电动工具完全处理掉所有裂的雕件吗?对不对。
与其纠结矿坑,不如看“熟不熟”。所谓“熟”首先外形舒服,怎么看都顺眼;颜色是那种暖白,不扎眼,很温和;玉质紧密细腻,没有明显的石花杂质;油脂感外溢,仿佛一碰就会渗出油来,整体散发出一种内敛的光泽。
比较典型的就是圈里说的“钢板料”,钢板料有个很明显的特征:敲击时声音清脆响亮,就像敲在钢板上,所以得名。这种料子做牌子、做手镯特别合适,因为平整、厚实、密度高。这类料既可能出现在籽料,也可能出在山料。青海系统里“钢板感”出过名,新疆本地籽、山里也能见到。它更多是料性的描述,不是产地标签。这类料子硬度高、密度大、结构细密,打灯几乎看不到结构,但可惜这类料子往往因为结构太紧密,油润度不太够,因此只能抛亮光来尽可能凸显细度。
这里大叔需要举一个经典的案例,7号矿的故事,俄罗斯碧玉有三十多个矿口,按发现顺序编号。其中“7号矿”是公认品质最好的,这个矿口开采较早,产出的碧玉颜色浓郁,很多菠菜绿都是从这里出的、相对黑点少、除了黑以外其他矿物杂质较少,质地细腻。卖碧玉的商家都把菠菜绿的料子称为“老料”,像后来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加拿大等地的碧玉,都被称之为新料。
但这里有个问题:没有黑点的碧玉本来就非常稀缺,市场上只要碧玉稍微好点,都敢说是7号矿老料。其实7号矿也有普通货,黑点密布或者颜色不匀的不在少数,不是所有7号矿的料子都是精品。新料里也有达到老料品质的,老料里也有垃圾货。天然的东西,本就没法一概而论。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于田料的“故事”,听听就好,别全信。市面常提“塔特勒克苏近矿的老料”,还有热炒的“米达料”,本质上是早探明、因品质整体一般而未大规模开采的“新矿”,过去被归为“远矿料”。无非是在宣传需求上下功夫,真实与营销往往掺着来。但凡上来大肆吹嘘“老坑料”的卖家,十有八九说不清具体到底是哪个“坑”。真正懂行的商家,会跟你详细讲这块料子的质地、结构、油性、细腻度,最重要是明示它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而不是简单地甩出稀有标签。
现在市场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有部分官方渠道可以做产地证书,一到直播间这些纸片就成了免检通行证。追问卖的具体是哪一年产的料子?原料有过往的视频、图片证据记录吗?答案往往只有传说。很多新入场的玩家既想玩到好东西,又缺乏鉴别能力,很容易被各种概念忽悠。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你想要好东西,我就告诉你这是“老矿料”,你爱信不信反正无从查证。
“早挖≠必然更好”,玩玉核心仍在料性。价值的底盘在“玉性”不是“故事”。故事可以锦上添花,不能代替玉的筋骨。如今“老”变成了贩卖焦虑的道具,真正的好玉就被噪音埋住了。和玉大叔这些年见过太多玩家,买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想着升值、想着投资,结果买了一堆不喜欢的东西最后都压箱底了,就算是垃圾料也“放老了”。品质从不靠名号,时间自会替好东西作证。
来源:和玉大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