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修了一条杀人渠,一次淹没数十万百姓,如今却被评为世界遗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08:00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文|妍妍

编辑|妍妍

秦国名将白起,为了攻破楚国别都鄢郢,竟然修建了一条“杀人渠”,一举淹没数十万无辜百姓。

这条浸透鲜血的水渠却在千年后摇身一变,成了造福人民的灌溉工程,甚至在2018年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当代人在享受这一工程带来的灌溉便利时,又有多少人记得那些被洪水吞没的生命呢?

在湖北荆州附近,有一条看似普通的灌溉水渠,它默默地为当地农田提供水源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2018年8月13日,这条古老的水渠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了中国的骄傲。

当地百姓和游客们看到水渠边上那块闪亮的铜牌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可这些笑容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血泪史”。这条今天被称为功臣的水渠,其实是由秦国名将白起下令修建的一条"杀人渠"。

公元前278年,它曾经一次性淹死了数十万楚国百姓,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

现在的人们在这条水渠旁边野餐、拍照,孩子们在水边玩耍,农民们引水灌溉庄稼。

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堆积了多少尸骨?这条清澈的水渠里又曾经流淌着多少鲜血?

可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知道,

要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得先认识当时的国际局势。春秋战国时期,七国争霸,秦国和楚国是其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楚国地处南方,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文化繁荣;秦国则在西北,军事强悍,国家机器高效运转。

公元前279年,秦国已经逐渐占据上风,而且野心勃勃地想要吞并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当时的秦昭襄王派出了他手下最厉害的将军——白起,率领大军向东出击,目标就是强大的楚国。

白起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战国时期最可怕的军事家之一,被称为"杀神"。

他曾经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创下了"人间炼狱"的恐怖记录。秦国正是靠着白起这样的将领,才能在战国七雄中逐渐取得优势。

公元前278年,白起率军攻入楚国腹地,攻下了楚国的京城郢都(今湖北江陵附近)。

楚国国君被迫逃往东方的别都鄢郢(今湖北宜城附近)。眼看着胜利在望,白起立刻率军追击,想要一举消灭楚国的残余力量。

白起很快就包围了鄢郢城,但他发现这座城市易守难攻。

鄢郢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墙高大坚固,楚军誓死防守,加上大量难民涌入城中,短期内难以攻破。

白起心急如焚,他知道久攻不下会消耗秦军士气,而且给了楚国喘息和求援的机会。在一次巡视地形时,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残忍的计划:水攻!

他发现鄢郢城西北有座长谷山,山上有一条长谷水,水量充沛。如果能引这条水冲向鄢郢城,或许能一举摧毁城防。

于是白起立即命令秦军在西山修建大型水坝,蓄积长谷水,同时派大批士兵挖掘一条从水坝直通鄢郢的引水渠道。

秦军日夜不停地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渠道完工后,白起命令打开水坝闸门,顿时,积蓄多日的洪水沿着人工渠道奔腾而下,直扑鄢郢城。

楚国人完全没想到秦军会使用这种方式攻城,猝不及防之下,洪水冲垮了城墙的一部分,涌入城中。

更可怕的是,城内拥挤不堪,到处是从各地逃来的难民,根本无法及时疏散。

洪水来袭时,成千上万的人被冲出城外,很多人当场淹死,更多的人被困在泥泞中等待救援,但救援从未到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洪水退去后,鄢郢城外到处都是尸体,特别是城东的低洼地区,尸体堆积如山,无人收殓,在烈日下迅速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当地人称这个地方为"臭池"。

据史书记载,这次水攻造成的楚国平民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万。想象一下,这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全部人口在一天之内全部丧生。

这些死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无辜的平民,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没有参与战争,只是战争中的牺牲品。

白起的水攻计划取得了"成功",鄢郢城防被破坏,守军士气崩溃,楚军不得不放弃这座城市,向东继续撤退。

秦军占领了鄢郢,楚国失去了最后的重要据点,实力大减。

对白起和秦国来说,这是一场伟大的军事胜利;但对楚国百姓来说,这是一场难以形容的灾难。数十万同胞在一天之内被洪水夺去生命,这种仇恨如何能够平息?

水渠的重生

秦国统一天下后,将楚国地区设立为南郡,但这里的人口已经锐减,不得不从其他地区迁移人口来补充。

然而,楚人的仇恨并未随着秦国的统一而消失,反而像火种一样在民间悄悄流传。

楚人中流传着一句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即使楚国只剩下三家人,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人。这句话后来真的应验了。

秦始皇去世后不久,楚地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他们都是楚人。接着,同样是楚人的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刘邦攻入秦国本土。

最后,秦朝灭亡,而灭亡它的正是楚人。楚人的报复也相当残酷,项羽在新安屠杀了二十万秦军,还一把火烧了秦国的京城咸阳,让秦人也尝尝亡国之痛。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白起用水攻杀害数十万楚国百姓,最终导致楚人的复仇和秦朝的灭亡。

"杀人渠"成了秦国掘墓的铁锹,而那条为了杀人而修建的水渠却在历史中存活了下来。

在北魏时期,统治者看到这条水渠的灌溉价值,对它进行了扩建和改造,逐渐形成了一个万亩灌区。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血腥起源,只记得它带来的灌溉便利。

直到2018年,这条渠道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完成了从"杀人渠"到"功臣"的转变!

白起的“杀人渠”夺走了数十万生命,却在两千多年后成为了造福百姓的灌溉工程。

这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的血泪教训。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可贵,都需要被铭记。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幸福,更要记住那些为和平付出代价的人们!

来源:蜀山史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