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遵义出租屋没开灯,只有手机屏幕的光在林薇脸上晃。她手指反复划着支付宝余额界面,362块4毛,加上微信里的84块6,离信用卡547块的最低还款额,还差整整8块。窗外的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墙角那箱没拆的快递上——那是离婚当晚她冲动下单的护肤品,现在连
深夜的遵义出租屋没开灯,只有手机屏幕的光在林薇脸上晃。她手指反复划着支付宝余额界面,362块4毛,加上微信里的84块6,离信用卡547块的最低还款额,还差整整8块。窗外的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墙角那箱没拆的快递上——那是离婚当晚她冲动下单的护肤品,现在连箱子都没敢打开。
林薇今年32岁,在工厂做行政,每个月税后4800块。以前和前夫一起,他每月8000块工资全交,俩人一年能存下13万,在遵义够还房贷、够日常开销,偶尔还能去周边玩两天。可她总觉得日子“没滋味”:结婚三周年,前夫没送花,只炖了她爱吃的排骨;朋友圈里别人晒爱心早餐,她回家只看到桌上温着的粥;她抱怨“不浪漫”,前夫只会挠挠头,把剥好的橘子递过来。那时候她觉得,这些“普通”就是婚姻里的不及格。
离婚那天她特意早起,化了半小时妆,涂了最艳的口红,穿了去年没舍得穿的新裙子。在民政局门口,她举着离婚证拍短视频,配文“自由,以后想买啥就买啥”。没成想视频火了,播放量破十万,评论里满是“姐好飒”“终于摆脱委屈”,她一条一条回复,心里像揣了块热糖,觉得总算跳出了“不浪漫”的牢笼。
可自由的代价,比她想的实在。第一个月房租1800,水电费200,交完钱卡里就剩420。她第一次去菜市场讨价还价,以前买草莓从不看价,现在只敢捡打折的青菜;以前下午茶必点的奶茶,现在换成了公司茶水间的免费白开水。她还给自己定了再婚“底线”:彩礼18万,毕竟她觉得“浪漫总得有底气”。可相亲十次,每次提到这个数,对面的男人不是沉默就是转话题。有次和开网约车的大哥吃饭,她刚说完“18万彩礼不能少”,大哥就放下筷子:“姑娘,我每天跑12小时车才挣300块,这数不是彩礼,是我大半年的命。”她脸发烫,没敢再说话。
月底那条信用卡还款短信进来时,林薇慌了。她翻遍通讯录,找以前的同事借,有人已读不回,有人说“我也紧巴”。最后她咬咬牙,把离婚夜买的那套护肤品挂到二手平台,标了三折。刚挂上去就被拍走,收到300块转账时,手机提示音响得刺耳——她突然想起下单时的兴奋,那时候觉得“自由就该配好东西”,现在才知道,这300块够她当包装工干18个小时。
上周她回了趟老家,父母在外打工,院子里的野草长到半人高。邻居张婶拉着她说:“你爸妈最近在工地加班,白天搬砖,晚上还去帮人看仓库,就为给你弟盖房攒钱。”林薇摸了摸门框上自己小时候刻的身高线,喉咙发紧,到了嘴边的“彩礼”两个字,怎么也说不出口。
回到城里,林薇五点就去了劳务市场。以前她穿高跟鞋上班,现在换了平底鞋,跟着一群人排队,最后签了包装工的活,每小时16块,一天干10小时。手指被包装带勒得发红,中午坐在工厂门口台阶上吃面包,矿泉水是凉的,顺着喉咙往下咽时,她看见旁边的女工正跟丈夫视频,絮絮叨叨问“孩子作业写完没”“晚上别忘给我晾件外套”。那一刻她突然想起,以前她加班到深夜,回家总能看见前夫坐在沙发上等她,桌上的粥永远是温的,他会把她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揉,说“打字多了手酸吧”。那时候她只顾着抱怨“没情趣”,从没觉得那碗粥、那双手,有多珍贵。
晚上十点,林薇拖着发麻的腿回到出租屋,找了张纸和铅笔算账:房租1800,水电200,日常吃喝800,剩下的钱得留着应急。她把“奶茶”“护肤品”“鲜花”这些词一个个划掉,笔尖把纸都戳破了。然后她打开手机通讯录,找到那个熟悉的号码,以前她想打就打,现在手指悬在屏幕上好久,最后还是删掉了。她把手机备忘录改了个名——“普通日子”,点了存档。
现在的林薇,每天干10小时活,手上磨出了茧子,再也不说“浪漫”,只关心今天能挣多少、明天的饭钱够不够。有天中午吃饭,女工跟她说“日子嘛,就是两个人凑一起,把粥熬热,把钱攒够”,她突然就懂了:以前她总想要天上的月亮,却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总觉得“浪漫”是鲜花和情话,却没看见那些藏在粥里、藏在工资卡里、藏在深夜等候里的“踏实”。
其实我们谁没在婚姻里迷过路?总盯着别人的日子,总想要“更特别”的生活,可到最后才明白,那些不声不响的陪伴、那些实实在在的付出、那些“普通”的日常,才是婚姻里最珍贵的东西。你说,自由和安稳,浪漫和踏实,到底该怎么选?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