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算是自己种一点菜供自家人吃,也确实需要投入不少的心思,真正靠天收,几乎不会有收成。
就算是自己种一点菜供自家人吃,也确实需要投入不少的心思,真正靠天收,几乎不会有收成。
但在种菜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常见的“精心管理”其实是在做无用功,根本就不必要做,做多了反而对蔬菜生长不利。
比如这几个普遍性存在的管理误区,很多人都在犯。
1. 浇水太勤快
很多人生怕蔬菜缺水,每天都去浇水,干也浇,湿也浇,阴也浇,晴也浇,就连下雨也浇,恨不得把菜用水把菜泡起来,还振振有词说"水菜,水菜,不浇水怎能叫种菜?"
其实土壤一直处于过湿状态,反而会让根系无法正常呼吸,影响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烂根。
蔬菜浇水关键要看土壤干湿情况,最好等表层土壤微微发白时再浇透水即可(没出苗之前除外),这样既能满足水分需求,又避免了涝害,还省了水费。
2. 过分依赖施肥,认为多肥就能高产
有些菜友为了追求长势,盲目加大施肥量,尤其是偏施高氮肥料,这很容易导致植株徒长,枝叶看起来旺盛,但开花结果却少,对于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则可能出现枝叶繁茂但根部不膨大的情况。尤其是种丝瓜时,很多人种的只长藤不结瓜,施肥过多是根本原因。
实际上,蔬菜生长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苗期需肥少,施点薄水肥就行。结果期或根茎膨大期通常需要更多的磷钾肥。
我们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施用过多造成肥害。
3. 过度修剪枝叶
由于受网上一些种菜"大神"胡说八道的影响,有些人总认为勤修剪能让蔬菜长得更好,似乎不修剪就种不出来菜。
其实很多修剪是不必要的,除非是植株过于密集需要改善通风,或者去除病叶老叶,否则过度修剪反而会减少光合作用的面积,影响养分积累。
像番茄、茄子这类蔬菜,修剪需要掌握正确时机和方法,不能盲目进行。大部分蔬菜,你完全不修剪也能有不错的收获。
4. 迷信“偏方”防虫防病
网上流传着各种自制杀虫剂、除草剂的“小妙招”,比如用红糖水、小苏打、醋、食盐甚至可乐等来防虫或促进生长。
这些方法大多没有科学依据,不仅效果微弱,还可能因为添加糖分等吸引更多害虫,或者改变土壤环境,反而对蔬菜生长不利。
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一定要讲科学,认准病害对症下药,优先考虑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实在病虫害泛滥了,该打药时别犹豫。
5. 种植过密,舍不得间苗
有一部分菜友,播种时担心出苗率,撒下过多种子,出苗后又舍不得间苗,导致植株间距过小。
这样会造成植株间争夺光照、养分和空间,导致徒长、茎秆细弱、结果不良等问题。
尤其像萝卜、胡萝卜这类蔬菜,合理的间距
是根系正常膨大的关键。应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特性,保证足够的株行距,宁愿稀疏一点,也不要过密。
6. 盲目增加种植茬次
种菜爱好者,普遍性种植面积有限,有些人认为地不能闲,一茬接一茬地种,希望能收更多的菜。
但实际上,连续种植而不给土壤休养生息的时间,容易导致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最终会影响收成和种菜体验。
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合理的轮作和休耕才有利于土壤健康。
自种自吃的种菜其实不难,我们完全可以放轻松一点,不要过度地去操心蔬菜的生长,要相信很多时候“少即是多”,尊重蔬菜的生长规律,学会耐心和等待。
与其盲目进行各种过度管理,不如多观察蔬菜自身的状态,理解其生长规律,提供适宜的环境而非过多的干预。
这样你的种菜过程会更轻松、快乐!
你说对吗?
来源:自然农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