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刚刚出炉!他们开创了全新的化学领域,这类材料也可用于医药 | 详细解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8 18:41 1

摘要:今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自然科学类奖项揭晓。京都大学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教授、墨尔本大学Richard Robson教授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mar Yaghi教授因开创了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全新领域,摘得诺贝尔化学奖

今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自然科学类奖项揭晓。京都大学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教授、墨尔本大学Richard Robson教授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mar Yaghi教授因开创了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全新领域,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与大家分享3位获奖者以及其他科学家在MOF领域的故事。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框架化学的诞生

Omar Yaghi于1965年出生于约旦,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博士后,随后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开始了独立的学术生涯。在这里,他开始构思、发展出其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将分子通过强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大的“框架”。框架化学(Reticular Chemistry)的概念由此诞生。

传统的化学关注的往往是分子间的连接,尤其是当两个原子共享电子时形成的强共价键。相反,超分子化学涉及的是分子之间的连接与相互作用。超分子化学最初局限于较弱的连接,例如我们熟悉的氢键和范德华力。

而框架化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这时分子之间可以存在强共价键框架,框架化学创建的超分子结构使得分子间具有前所未有的化学和结构强度。每一个框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分子,正如分子决定了每个原子的特定几何形状与空间排列,框架也决定了其中每个分子的形态与排列。由于这些框架包含的体积更大,因此其化学性质远比组成该框架的分子丰富,从而具有独特的性质。

框架化学独特的性质推动了一系列新型材料的开发,其具有非常大表面积的高孔隙率结构,能够高效地储存被“困”在孔隙中的各种材料,如同是分子尺度上的晶体海绵,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

基于框架化学,Yaghi教授先后开发并发展了两类全新的化合物,分别是金属有机骨架(MOF)和共价有机骨架(COF)。COF由有机材料形成,而MOF结合了有机与无机材料,兼具无机材料的刚性与有机材料的柔性特征。这类材料以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作为无机部分,桥联的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相互连接,由此形成周期性的网络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金属材料相当于是“锚”,被捕获的分子会粘附在“锚”上;而有机化合物是将其连接形成多孔结构的“骨架”。

值得一提的是,在Yaghi教授开发MOF材料的过程中,当时同样任职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Michael O'Keeffe教授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年轻的Yaghi教授向O'Keeffe教授展示了早期的MOF——MOF-2和MOF-3的结构。O’Keeffe教授最初的反应是:“原子实在是太多了。”那时的MOF材料不稳定,并且孔隙率有限。

此后,两位科学家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标志性的MOF-5。该材料具有前所未有的表面积、孔隙率和稳定性,基于MOF-5的复合材料在现代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伴随着新策略的出现,新材料呈指数级不断涌现,这些新材料在化学上具有以往未知的多样性。根据Yaghi教授的介绍,如果将1克MOF材料展开成单个原子尺度的薄片,其能够延伸至相当于60个网球场的大小。这类材料的孔隙可以非常高效地捕获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帮助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由于多孔特性可以将捕获的气体压缩至很小的体积,因此在气体储存及分离、清洁水的生产及输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这种多孔结构还可用于催化、能源及医药领域。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制造新材料往往是简单地将不同物质混合在一起,最后得到的是大自然给你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产物没有太多的控制能力。但我意识到,如果能像组装汽车零部件一样组装出化学结构,一定会有很大的潜力。我的梦想是能够以这种简单、合理的方式制造新材料,掌握对合成产物的控制能力,并能够在合成后进行调整、修改,这将是非常强大的功能。”Yaghi教授表示。

北川进教授与Robson教授的故事

北川进于1951年出生,在京都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在近畿大学任职。1998年北川进教授成为京都大学无机化学教授。

北川进教授通过气体吸附实验发现并证实了金属复合物的孔隙率,是MOF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其开创了MOF的功能化学,发现了不同于传统多孔材料的柔性MOF。北川进教授的成果为多孔材料的新时代开辟了道路,对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至关重要。他与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有望在材料科学领域带来根本性创新,对学术界和工业界产生广泛影响。

▲1997年,北川进教授成功制造出具有开放通道贯穿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另一位获奖者Richard Robson教授的故事始于1989年,当时他尝试以全新方式利用原子的固有特性。他将带正电荷的铜离子与一种四臂分子结合——每个分子臂末端都具有易与铜离子结合的化学基团。当两者结合时,它们形成了结构有序、空间开阔的晶体。这就像一颗布满无数腔体的钻石。Robson教授立刻意识到这种分子构造的潜力,但其结构不稳定且易坍塌。

Robson教授立刻意识到这种分子构造的潜力,但其结构不稳定且易坍塌。此后,北川进教授和Omar Yaghi教授为这种构建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1992至2003年间,他们分别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发现。北川进教授证明了气体可在结构中自由进出,并预言MOF材料可具备柔韧性;Yaghi教授则创制出高度稳定的MOF材料,并通过理性设计实现结构修饰,赋予其崭新的理想特性。

▲Richard Robson教授的灵感源自钻石结构——其中每个碳原子都与另外四个碳原子相连,类似金字塔形态。(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今日三 位教授所斩获的诺贝尔化学奖,可谓是实至名归!这也是对他们学术及产业贡献的极佳认可。

[1] They have created new rooms for chemistry, Retrieved October 8, 2025, from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25/popular-information/

[2] Omar Yaghi awarded 2018 Wolf Prize, from https://chemistry.berkeley.edu/news/omar-yaghi-awarded-2018-wolf-prize

[3] Omar Yaghi, from https://wolffund.org.il/2018/12/12/omar-yaghi/

[4] Makoto Fujita, from https://wolffund.org.il/2018/12/12/makoto-fujita-2/

[5] Pioneering chemist Omar Yaghi wins 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 in Basic Sciences. Retrieved Oct 4, 2023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859297

[6] Self-assembly. Retrieved Oct 4, 2023 from https://www.u-tokyo.ac.jp/focus/en/features/f_00054.html

[7] Susumu Kitagawa, from https://kuias.kyoto-u.ac.jp/e/profile/kitagawa/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来源:仙女讲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