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此时到1921年两人成婚,毛主席和杨开慧已经有了多年的书信往来。两人结婚后,杨开慧跟随毛主在长沙、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次年,杨开慧生下长子毛岸英,此后又接连生下毛岸青和毛岸龙。
1918年,毛主席来到北大图书馆担任管理员,期间,他和杨开慧接触越来越多,并因此建立了恋爱关系。
从此时到1921年两人成婚,毛主席和杨开慧已经有了多年的书信往来。两人结婚后,杨开慧跟随毛主在长沙、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次年,杨开慧生下长子毛岸英,此后又接连生下毛岸青和毛岸龙。
杨开慧一个人照顾不来几个孩子,于是,经人介绍,陈玉英来到杨开慧的面前。
陈玉英出身贫苦,从小就当了别人的童养媳,10岁就出去当帮工,来到杨开慧身边时,她已经快三十岁了,大家都称呼她为孙嫂。
毛主席在得知孙嫂家中的情况后,直接点头说留下来吧。
杨开慧更是亲切地说,孙嫂到了他们家里,以后他们就是一家人了。他们没有上下级之分,而是朋友。
在此之前,孙嫂已经给别人当了十多年的保姆,不管是在谁的家里,她都是一个下等人,而杨开慧的这番话,却让她心中无比温暖,她告诉自己,自己遇上好人了。
孙嫂觉得这个主家有点特别,他们家经常会有朋友往来,每次他们开会,孙嫂都会坐在门外的倚仗小竹椅上,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进去给他们添水。虽然她不懂他们在讨论什么事情,但是,孙嫂心里明白,毛主席夫妇和朋友们一起商量的必然是好事。
深夜时,毛主席还会给孙嫂拿一些铜板,让她出去买点吃的给朋友们充饥,随后,杨开慧就会叮嘱孙嫂,孙嫂也饿了吧,别忘了给自己买一份。
在杨开慧家里,孙嫂见识到真正的夫妻恩爱,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东西,杨开慧都舍不得吃,她一定要将这些留给丈夫。杨开慧给出的解释是,毛主席常年在外奔波,有时候回家都很晚了。杨开慧总是叮咛孙嫂,将饭菜给热在灶台上,等毛主席回家,就能吃上热饭热菜。
孙嫂在杨开慧家当保姆,一干就是四年,杨开慧也忙着干革命,所以家里的三个孩子都交给孙嫂照顾,孙嫂将家中的孩子照顾的妥妥帖帖,没有回过老家一次,更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为了办事方便,更为了节省时间,孙嫂直接将自己的头发给剃光了。
就连杨开慧的邻居都交口称赞,他们家能请这样好的保姆,实在是太难得了。但是,孙嫂却摇摇头,和这位邻居说,不要这样说,能够遇到这样的主人,是她的福气。
孙嫂的额工资是每个月五元,然而,在见到杨开慧家中困难后,孙嫂也就不再主动提出拿工资,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之前存的工资全部拿出来补贴。
建国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专程接见了孙嫂,她那时候在他家做事,不拿工资,倒是特别难得。孙嫂好奇,毛主席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毛主席说,这是开慧给他写信时告诉她的。
孙嫂原本以为,自己能够一直在杨开慧家干下去。
怎料,1930年,因为叛徒出卖,杨开慧的家里被包围了,他们不但抓走了杨开慧,还将孙嫂五花大绑,就连他们的孩子也被一并抓走。
杨开慧和孙嫂被关进监狱后,当天就遭到审讯,国民党更是扬言,如果抓不到毛泽东,就将他的老婆孩子给抓走。
不管他们怎么问,杨开慧都只有一个回答:不知道。
看着敌人将那些凶残的刑具用在杨开慧的身边,孙嫂哭着喊着说,要打救打她,杨开慧的身子骨弱,不经打,敌人见状,直接将皮鞭和竹鞭抽到孙嫂的身上,不一会儿,孙嫂满身是血。
孙嫂受刑时,杨开慧在一旁大喊,不要打孙嫂,她只是家里的保姆,自己和毛主席做的事情和她没有关系。
敌人从杨开慧的口中得不到半点消息,杨开慧始终坚信,润之以后定能成功。最终,杨开慧牺牲了,一个多月后,经过多方营救,满身是伤的孙嫂和岸英才被营救出狱。
回家后,孙嫂和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太太双双抱头痛哭。
没过多久,党组织要送孩子去上海。60 岁的向振熙扮成走亲戚的乡下老太太,跟着儿媳李崇德,背着岸青、牵着岸英,一路躲过盘查,总算将孩子们成功送到目的地。
然而,向振熙没想到,命运之后还会给予她一重又一重的重击。1941 年,10 岁就跟着她长大的孙女杨展,在掩护同志时牺牲,年仅 21 岁。向振熙看着孙女的遗物,只是把杨展小时候画的画收进木箱,第二天照样给地下党缝情报袋。有人劝她别再冒险,老人说:“孩子们都在天上看着,我不能退。”
后来,毛主席成为党和国家的领袖,老太太向振熙激动地喜极而泣,她轻轻摩挲着毛主席多年前的照片,喃喃自语:“润之终于成功了!我也等到这一天了!”
毛岸英回国后,遵照父亲的吩咐,去看望自己的外婆,向振熙握着外孙的手:“你娘要是在,该多高兴。”
1962 年,向振熙走完了 92 年的人生。毛主席还专门给杨开智写信,让老太太和他的夫人杨开慧葬在一起。他们两家仍旧是一家,不分彼此。
来源:紅色天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