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感觉广东各地长途大巴又开始兴旺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2 23:22 1

摘要:谢邀。以前的汽车站模式,根本没有发挥长途客运的灵活性,把长途客运当成铁路来运营,复杂的安检、购票、规定路线,把没有轨道的大巴车搞成了和轨道交通一样僵化。

谢邀。以前的汽车站模式,根本没有发挥长途客运的灵活性,把长途客运当成铁路来运营,复杂的安检、购票、规定路线,把没有轨道的大巴车搞成了和轨道交通一样僵化。

大巴本身的衰落,就是妄图只做点对点的生意。但后来,点对点的生意被铁路抢走了,让客运行业改变了非要在汽车站坐车的行业惯例,价格上有了优势,反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铁路是真的点对点,两端的接驳完全不管,是乘客自己解决,无论你到火车站多麻烦,或者出了火车站多麻烦,对不起,这不是铁路的问题,交给地方解决。

但长途客运本来可以做得更好,载具就是没有轨道限制得大巴车,只要别开到限高不允许的道路上就行,要比铁路灵活得多,但之前完全没有改变。这时候,道路客运行业就开始陷入了衰退期,很多人才出走,别看现在的“兴旺”,实际上是以大部分行业人才出走,供给侧大部分萎缩之后的反弹。

珠三角最大的优点,就是人口密度大,圈一个城中村,大量的高容积率握手楼,大量合租,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可以超过天通苑, 注意是单位面积 。

分享一些我熟悉的区域,首先珠江新城就不用说了,CBD最近的火车站是广州东站,但并不是定位南北高铁的主要车站。

很多互联网大巴,是可以在这里配客的。

拥有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北滘镇,密度最大的镇区是这样的形态:

而给北滘建设的城际铁路车站在这里,还要二次接驳:

但是互联网大巴不一样,互联网大巴的竞争力,就是做铁路不做的接驳生意。

铁路的接驳只能依赖非铁路的交通工具,而大巴的优势在于自己就是依托道路的交通工具,自己就可以把接驳这一段的市场做起来。

价格市场化,铁路涨价我也涨,铁路到不了的地方我能到,还有各种群运营来汇聚乘客需求,传播口碑,时间一长, 依靠接驳优势的大巴车就复兴了,成为了客运界的复兴号 。

当然,这也是好事,铁路再怎么建设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乡镇,自然公路客运不会全部消失,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这一部分市场份额,是留给最关注乘客需求的那部分客运企业。

因为道路客运是萎缩后的市场,在市场下行时,只有更了解乘客需求、服务和价格都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抓住这部分市场需求,先是稳住颓势,然后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再想着在铁路能力不足的时候抢一部分增量市场份额,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优势。

而且,由于长途大巴需要刷存在感获客,和铁路等着乘客上门完全不一样。所以长途大巴更愿意做熟人生意,也愿意让乘客口口相传来把同样出行需求的乘客汇聚到一起,让需求可以更大,保障上座率。

相当于一列列车上千人的火车(含高铁),一辆车几十人的大巴凑齐上座率显然更容易些,那这样,重视市场导向的企业自然能够脱颖而出,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而需要说一点的是,私家车的出行量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数量级,节假日免费导致的拥堵,其实是对长途大巴的灾难事件,就相当于本来可以的翻台率,因为大家一起堵在高速上回不来,导致一辆车本来可以拉几趟乘客,最后只能被迫堵在路上,时间是有成本的。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