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价值创新:创造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14:36 1

摘要:他以为用户满意就是成功,她以为功能齐全就是价值,直到一次“意外惊喜”让用户主动传播。这篇文章,是一次关于“用户价值”的重新定义,也是产品人走出“功能思维”的起点。

他以为用户满意就是成功,她以为功能齐全就是价值,直到一次“意外惊喜”让用户主动传播。这篇文章,是一次关于“用户价值”的重新定义,也是产品人走出“功能思维”的起点。

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VUCA( 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mbiguity )时代,面对新兴事物,当我们陷入“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这种被动的局面,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怪圈,预先准备、前瞻性地发现那些用户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却能真正打动他们的价值点?

答案,就藏在“变”与“不变”的交汇处。K(价值)矩阵,正是这样一个能帮助我们跳出“跟随者”思维、成为“引领者”的系统性创新方法。

它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系统性地结合不变的人性本质变化的未来趋势,创造出超越用户当前认知和期望的独特价值。

什么是K矩阵可视图?

核心思想:将不变的人类本质需求(纵向轴)与动态的环境趋势(横向轴)进行交叉对照,从而在方格中推导出新的、未被充分满足的价值需求点。用“永恒的人性需求”作为Y轴,用“变化的未来趋势”作为X轴,在它们的交叉点上寻找创新机会。两大核心维度

纵轴:人类本质需求-永恒不变的底层逻辑

可以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当然鉴于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个人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所以我们的纵轴是可变动、可定制的。它根据我们面对的具体问题、目标用户、文化情境,来选择或构建最合适的纵轴。

也有结合一些可以参考的其他理论,比如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待办任务”:纵轴可以变为用户想要完成的“功能型、情感型、社会型”任务。这更关注用户的目标,而非心理状态。

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对于知识工作者或创造性工作,纵轴可以是“自主、精通、目的”,这更关注内在动机。

横轴:环境趋势-不断演变的外部变量

可以参考PESTEL模型:分析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Environmental)和法律(Legal)六个方面的因素,观察外部环境趋势。比如,社会潮流(老龄化、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升级…)、技术变革(AI、物联网、元宇宙…)、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格局等。

如何运用?

这里就以一个,运动健身类app为例

步骤1:定义纵轴-提取人类本质需求

Y轴(马斯洛理论):用户使用健身App,背后深层不变的人性驱动力是什么?

生理需求:健康的身体。安全需求:避免运动损伤,获得科学、安全的指导。社交需求:找到组织,获得归属感,与他人互动。尊重需求:获得成就感,得到他人认可,证明自己。自我实现需求:挑战极限,成为更好的自己,养成自律习惯。

步骤2:定义横轴-识别关键趋势

X轴(变化的未来趋势):当前和未来影响健身行业的技术与社会趋势是什么?

比如AI个性化:AI算法可以根据个人数据推荐课程。

可穿戴设备普及:智能手表、手环可以实时监测心率、卡路里等。

内容社区化: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UGC)。

游戏化设计:用勋章、排行榜、挑战赛等机制激励用户。

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上课程与线下健身房、智能硬件联动。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沉浸式健身体验。

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 有人愿意为高品质、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付费(升级);也有人追求极致性价比,免费或低价的健身内容需求旺盛(降级)。

健康投资意识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将健身视为一种对未来的投资,而非单纯的消费

等等等等

步骤3:交叉推导-发掘潜在价值点

当然这里的举例只是我作为运动健身行业的外行随便写的,所以你能看到其中一些创新点早就投入现实过了,因为其中的各种趋势也就是我们的x轴我这里写的比较局限,更加专业深入的调研能获得更优质的结果。

步骤4:验证与落地

对推导出的价值点进行进一步考察,用户调研、原型测试,确认其真实性和吸引力。

价值与优势总结系统性: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思考框架,避免灵光一闪式的随机创新。前瞻性:迫使我们将目光投向未来,提前布局应对趋势的产品形态。清晰性:将抽象的需求和趋势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创意点,便于团队理解和执行。差异化:有助于我们发现竞争对手尚未涉足的蓝海市场。

现在,就拿起笔,打开你的思维,赶快尝试吧!

本文由 @岸上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