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家宴”场景下,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偏好便愈发鲜明。「零售商业财经」抽样调研发现,87%的消费者筹备家宴时,既要求产地直采的生鲜品质,又需覆盖从食材到礼盒的全品类选择,更依赖节日高峰期的稳定履约。
供应链的深度直接决定了零售的高度。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零售业迎来年度消费高峰。
仅“家宴”场景下,一二线城市居民消费偏好便愈发鲜明。「零售商业财经」抽样调研发现,87%的消费者筹备家宴时,既要求产地直采的生鲜品质,又需覆盖从食材到礼盒的全品类选择,更依赖节日高峰期的稳定履约。
京东七鲜在今年双节交出了“不逐俗”的答卷。
最直观的信号来自10月1日开业的京东七鲜望京凯德MALL店:早8点营业即限流,18.8元/斤的线下专享进口金枕榴莲首日售罄7吨,鲜活梭子蟹、牛乳伯爵红茶瑞士卷等爆款供不应求。
这样的热销并非个例。「零售商业财经」获悉,京东七鲜在双节期间的表现尤为亮眼: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71%,中秋礼盒成交额同比激增595%,水果礼盒成交额同比攀升583%,水产品整体成交额同比近增100%,自有品牌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64%,白酒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09%……
业内人士指出,京东七鲜已凭借稳定供给与体验站稳家宴采购核心场景,与受困于生鲜损耗、履约成本的前置仓玩家,或因品类不全流失客群的传统商超形成鲜明差异。
现象背后,两大问题值得深究:从消费者视角,京东七鲜靠哪些核心能力成为家宴筹备与情谊传递的首选平台之一?从行业视角,支撑其新品快速契合需求、“1+N”模式加速落地的底气,又源于供应链与运营体系的哪些积淀?
01 天涯共此“食”,中秋美食图鉴
双节期间,京东七鲜的商品矩阵既守住节日仪式感,又精准击中不同客群需求,传统品类与创新商品形成互补。
除了适配家庭团聚、亲友礼赠的经典月饼礼盒继续延续稳定客流外,京东七鲜不少创新商品的热销极具研究价值。
比如中秋水果组套礼盒成交额同比攀升583%,自有品“配料干净”系列产品及各类有机产品销售额同比增幅显著,生鲜水产与时令果蔬订单量同步走高。更不用提生鲜区的热闹,冰鲜挪威三文鱼切片、鲜活大海白虾,以及正当季的阳澄湖大闸蟹、黄河口大闸蟹等,因肉质饱满、风味浓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宴席上当之无愧的“鲜味主角”。
传统品类与创新商品齐头并进的态势,对应的是节日消费正在从单一仪式感向多元需求满足转变的行业共识。
事实上,节日赠礼市场的同质化现象并不少见,而部分商超在月饼礼盒的包装奢华度与口味猎奇度上较劲的做法本质上偏离了创新的实质,结果往往陷入成本高企、消费者不买账的尴尬境地。
但在精准击中“选品难、搭配烦”的核心痛点上,京东七鲜独家开发的奶皮子月饼,自七月底上市后便迅速引爆市场,不仅登顶七鲜烘焙品类销量冠军,更在整个假期持续热销。
无独有偶,京东七鲜水果组套礼盒同样有的放矢,依托全球直采网络,精选天师红石榴龙果、南非小蜜橘、内蒙古赤峰冰淇淋网纹瓜等当季鲜果,全程冷链保障新鲜度,分层包装兼顾送礼体面与家庭分食需求。
“不用费心搭配,送礼有面子,自留够新鲜。”有消费者直言:这种好看又好吃的水果组套礼盒,比单纯买月饼礼盒实在多了。
至于比礼盒更懂年轻人的,当属那款“老板的饼”。
按理说,中秋糕点市场早就一片红海,但这款芋泥麻薯蛋黄肉松馅的小福饼,跳出了传统月饼甜腻的窠臼,以酥软饼皮与丰富内馅形成口感记忆点。
更关键的是抓准了年轻人的心思:一方面,独立小包装的设计让大家能揣兜里不占地方,是上班茶歇、户外赏月等多元场景的“好搭子”;另一方面,盲盒属性的玩法创新,让每次拆开都有满满的惊喜感,“升职加薪”“身体重要”等字样,再配以职场生存指南,正好戳中年轻人的情绪点。
「零售商业财经」认为,真正的年轻化创新,就是对目标群体生活状态的深度共情。在商品命名、口味搭配、包装设计、玩法创新等维度,“老板的饼”不仅不落俗套,还把糕点从节日仪式品变成了日常社交货。反观当下不少“换汤不换药”的所谓创新之举,比如强行搭售文创周边等,实则根本没摸到年轻人“忙而不将就”的真实需求。
如果说年轻人买单靠新鲜,那么家庭消费自然得靠实在,“配料干净”系列商品的热销成为最佳例证。
早在一年前,京东七鲜便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率先在业内推出“配料干净”系列产品。如今,该系列产品已从2024年5月的最初193款扩容至近500款,全面覆盖休闲食品、饮料、乳品冷饮、基础食品、烘焙、冷冻食品、日配食品七大核心类目。
正如那句著名的“Less is more”,配料表越干净,产品越火爆。双节期间,京东七鲜“配料干净”系列产品成了家庭采购的标配,这也给行业释放出明确信号:健康不是喊口号,得有实打实的标准和看得见的配料表做支撑,透明的成分表正在成为新的信任背书。
仔细梳理这些热销品类,京东七鲜的“双节”经营思路清晰可见:传统月饼守护节日仪式感,水果礼盒解决送礼痛点,“老板的饼”对接年轻需求,“配料干净”系列守住健康底线。
上述布局既未脱离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核,又精准响应了年轻化、健康化、场景化的现代诉求。可以肯定的是,多客群的全面覆盖,绝非偶然的商品创意迸发,其背后更深远的支撑力量,值得行业进一步探究。
02 一年500款自牌新品,背后的爆款密码
自有品牌商品已成商超博弈的关键筹码,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显示,虽2022-2024年零售商年均新开发自有品牌数从83款增至142款,但部分企业缺乏清晰战略、无数据化需求预测,42%的自有品牌经理人坦言企业战略模糊,且常陷入“追热点贴牌”“压成本降品质”的误区。
京东七鲜自2024年全新升级自有品牌战略后,一年推出超500款新品,双节期间成交额同比增长264%,“东哥同款啤酒”“风油精软糖”等单品更引发社交网络自发传播。其突围逻辑,核心是围绕“用户真实需求”破解供应链、品质、场景三大难题。
1.精准洞察需求,适配核心场景。
京东七鲜“东哥同款啤酒”(皮尔森原浆啤酒)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尤为精准。该产品青岛原产地生产,锁定家庭聚会场景,6.18L独家定制容量适配多人分享;以赫斯布鲁克酒花打造“香气平衡、苦味柔和”的口感,降低小白用户门槛,双节期间成为烘托气氛的优选,复购率居高不下。
2.链接情感与功能,触发社交传播。
年轻消费者对软糖的不满,除了普遍的甜腻感,还有缺乏情感共鸣的问题,多数产品停留在“好吃”的基础层面,难以形成社交传播。
3.兼顾品质与性价比,赢得用户信任。
无论是9.9元1L装100%椰子水(东南亚椰源)、25.5元10斤装现磨东北大米、还是29.9元一箱4.0沙漠有机纯牛奶(一瓶一码可溯源),京东七鲜用“优质原料+亲民价格”诠释“又好又便宜”的价值主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京东七鲜行业首推的“配料干净”系列产品及各类有机产品,越来越成为众多家庭节日采购的首选。
例如仅含生牛乳的七鲜4.0沙漠有机纯牛奶、无抗生素的七鲜安心鲜鸡蛋,均位列假期品类销售前列。与此同时,随着当季新稻上市,10斤装稻花香2号五常大米也凭借其优质产地与极致新鲜度赢得消费者口碑。
当“双节”场景成为自有品牌“练兵场”,我们看到,从调研用户痛点到设计产品细节,从适配场景到引发情感共鸣,京东七鲜一年500款自有新品的“爆款密码”无外乎每一步都围绕“解决未被满足的需求”展开,这与传统商超“压成本、换标签”的自有品牌思路形成根本区别。
当下零售行业的自有品牌竞争,早已不是数量比拼,而是需求洞察能力的较量。任何脱离需求的创新终究是昙花一现,只有把用户痛点转化为产品亮点,才能让自有品牌真正站稳脚跟。而支撑这种快速需求响应的,除了前端的调研能力,更离不开后端供应链的支撑,这一点将是理解七鲜自有品牌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量质双升”的关键。
03 差异化竞争力,品质、价格、履约的“铁三角”
零售竞争终究绕不开“货、价、效”,京东七鲜能承接双节多场景需求,核心是搭建起“品质有标准、履约有效率、价格有优势”的供应链铁三角,这既是应对高峰的底气,也是区别于同行的壁垒。
在品质层面,实现从“口号”到“可落地标准”的构建。
零售企业时常陷入“健康新鲜喊口号,无标准难信任”的困境,京东七鲜则主动参与起草团体标准《清洁标签食品真实性评价指南》,将“配料干净”拆解为“配料简洁、天然优先、无不必要化学添加剂、加工透明、标签易懂”五大具体指标,消费者凭专属标识即可快速判断。
同时,品质管控贯穿全链路:采购环节设立专属门槛,从源头筛选优质品,再通过全程品控确保终端品质。这一先发优势,使其在盒马、叮咚买菜、小象超市等品牌跟进清洁标签商品时,已牢牢占据用户心智。
在履约层面,凭借“1+N”模式破解“快”与“全”的矛盾。
即时零售的“快”并非单纯增派骑手,而是靠门店布局与库存调配的系统设计。京东七鲜“1个中心店+N个卫星小店”模式在双节期间优势凸显,并创造了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71%的市场佳绩。
「零售商业财经」观察发现,京东七鲜首推“1+N”模式后也引发了诸多连锁反应。比如原本主打大店的品牌开始尝试开卫星小店,希望贴近社区提升配送效率;原本只有前置仓的玩家则着手布局中心店,试图通过大店补充商品丰富度。
只不过,模仿者虽学到了“开店”的形式,却没掌握背后“一盘货”的核心,即京东七鲜的中心店与卫星店SKU完全打通且共享库存数据,小店缺货时能从中心店快速调拨,既保证了小店的商品丰富度,又降低了整体库存压力,对于生鲜产品新鲜度和配送的时效性都有一定保障,这正是京东“成本、效率、体验”理念能够扎实落地的关键。
在价格层面,通过供应链协同实现“成本优化→价值让利”。
京东七鲜的价格优势,并非简单“跳过中间商”,而是“需求预判+集中采销+全链路数字化”的协同结果。通过数智化预判节日需求,集中采销降低原料成本,数字化管控减少中间损耗,最终将节省的成本让利消费者,如18.8元/斤的进口金枕榴莲(比周边低一成)、61.8元6.18L装“东哥同款啤酒”(比同规格工业啤酒低两成)。
同时,其供应链具备应对节日“脉冲式需求”的弹性:节前中心店为热销品备足库存,小店动态补货;节后通过满减促销等机制消化库存,避免传统商超“囤货积压”或“缺货断供”的困境。
结语:
京东七鲜的双节表现,本质是“品质、履约、价格”硬实力的集中爆发。其背后,是长期深耕产业带(链接全球300+优质产地)、优化物流基建(降低损耗)、打磨“1+N”模式(提升履约效率)、依托京东平台降本增效的结果。
从大海到餐桌、从果园到家庭,京东七鲜用“又好又快又便宜”的体验,为消费者构筑品质消费链路,也为零售行业提供启示:当品质转化为信任、履约覆盖核心场景、价格匹配大众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