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一夜蒸发4600亿!马斯克人设崩塌?特斯拉的车为啥没人买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13:12 1

摘要:当你一觉醒来,发现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突然少了4600亿元人民币市值——这相当于吉利汽车整个公司的总市值,你会是什么反应?好吧,这就是此刻马斯克的真实写照,也是特斯拉股价在10月7日所经历的血洗之夜。

当你一觉醒来,发现全球市值第一的车企突然少了4600亿元人民币市值——这相当于吉利汽车整个公司的总市值,你会是什么反应?好吧,这就是此刻马斯克的真实写照,也是特斯拉股价在10月7日所经历的血洗之夜。

更让人困惑的是,这场暴跌的导火索,竟然是马斯克寄予厚望的平价新车发布。说好的“杀手锏”怎么就成了“市场毒药”?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是陆逊,接下来带你好好分析下这事儿。

表面看,这款定价2.5万美元的Model C完美契合了马斯克“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愿景。但魔鬼藏在细节里,三个硬伤让投资者用脚投票。

首先是技术参数全面缩水。作为一个汽车发烧友我不得不说,特斯拉现在这续航400公里放在五年前还算能打,但现在国产电动车已经普遍做到600公里起步。更尴尬的是,为控制成本取消激光雷达,全靠视觉算法,这让它的智能驾驶级别直接倒退到L2水平。在中國品牌已经实现城市NOA的今天,这样的配置确实不够看。

其次是定价策略失灵。2.5万美元在美国很有竞争力,但考虑到关税和运费,在中国市场要卖到2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价位段,比亚迪海豹、小鹏MONA已经杀成红海。更别说五菱、哪吒等品牌还有10万以下的车型虎视眈眈。

最致命的是交付时间表画得太久。2026年量产的计划,在“卷王”频出的中国车市简直像隔了一个时代。投资者担心,等到Model C上市,市场早就被更便宜的国产车占领了。

其实市场反应激烈,是因为Model C暴露了特斯拉的系统性风险。财报显示,特斯拉单车利润率已从三年前的30%暴跌到15%,而Model C的预估利润率可能只有5%。这个数字接近传统车企水平,彻底动摇了特斯拉作为科技公司的估值基础。

更糟糕的是,为给平价车让路,Model 3和Model Y被迫降价清库存。这种左手打右手的操作,让投资者担心特斯拉会陷入“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马斯克承诺的“销量增长优先于利润”战略,在加息周期里显得特别不合时宜。

就在特斯拉发布会同一天,比亚迪发布了搭载固态电池测试车型的进展,续航突破1000公里。这种时空对比太过残忍:一边是还在画饼的平价车,一边是即将量产的下一代技术。

更让市场担心的是智能驾驶赛道失守。华为ADS 3.0已经能在上海弄堂里自如穿梭,小鹏的AI代驾功能开始推送用户。而特斯拉FSD入华半年,依然在适配本地路况。当“智能”这个最大标签被撕下,特斯拉还剩下什么?

投资者这次特别不留情面,还与马斯克近期频频“不务正业”有关。从太空探索到社交媒体收购,再到人工智能公司xAI,这些分散精力的举动引发担忧:他还有多少时间留给汽车主业?

特别是在技术发布会上,马斯克再次提及“机器人出租车”愿景,却拿不出具体时间表。这种用远期画饼来掩盖近期困境的做法,市场已经产生审美疲劳。

暴跌很快产生连锁反应。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电池供应商股价跟随下跌,就连特斯拉概念股也未能幸免。更微妙的是,苹果股价反而小幅上涨——投资者可能认为,特斯拉的挫败会给即将发布汽车的苹果让出空间。

这场4600亿的蒸发,或许标志着电动汽车行业迎来分水岭。当技术红利消退、竞争进入肉搏阶段,就连领头羊也要重新思考生存法则。特斯拉的遭遇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没有永远的护城河,只有永恒的创新。

不过话说回来,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被唱衰。2018年Model 3产能危机时,马斯克睡工厂最终逆转局势的故事还历历在目。那么问题来了:这次是特斯拉神话的终结,还是另一个绝地反击的开始?在智能电动车这条赛道上,你认为特斯拉需要拿出什么“杀手锏”才能重新赢得市场?我是陆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来源:大都督陆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