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1322天,乌军放大招报复:浮桥被炸成筛子,民众狗拉轿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11:44 1

摘要:东欧平原霜降已过,天气冷得连仇恨都快结冰了,可枪炮声依旧没歇。乌克兰总参刚发战报:过去24小时,俄乌打了192场小规模战斗,光在波克罗夫斯克和新帕夫利夫卡,就干了78架。这数据咱先不较真,但至少说明一点:双方都还没打服。

东欧平原霜降已过,天气冷得连仇恨都快结冰了,可枪炮声依旧没歇。
乌克兰总参刚发战报:过去24小时,俄乌打了192场小规模战斗,光在波克罗夫斯克和新帕夫利夫卡,就干了78架。
这数据咱先不较真,但至少说明一点:双方都还没打服。

没人能想到,这场打了 1322 天的战争,会把战场的硝烟和生活的荒诞拧得这么紧。一边是莱曼前线 5 座浮桥接连被炸的火光,一边是足球场上的欢呼;一边是军工厂爆炸的巨响,一边是伤残少校为烈士奔走的脚步。

战争这面镜子,照出的从来都不只是胜负。

东欧平原的霜降早就来了,可奥斯基尔河上的硝烟比雾气还浓。俄军工兵这些天快被逼疯了 —— 为了让装甲部队过河,他们连夜搭起浮桥,可刚能过坦克,乌军的 “立体打击三重奏” 就杀了过来。

先是空军的炸弹撕开夜幕,把浮桥炸出大窟窿;紧接着炮兵的炮弹像雨点似的砸过来,补漏的工兵根本没法靠近;最后无人机贴着河面飞过来,专挑桥墩和连接处下手。有前线记者拍的视频里,短短三天内 5 座浮桥接连垮掉,其中一座刚搭好半小时,就被无人机精准命中,河面上漂着的坦克残骸看得人揪心。

乌军在西岸布下的 “死亡三重火网” 更狠。炮兵在树林里蹲点,反坦克导弹手藏在战壕里,连无人机都装了夜视仪,24 小时盯着河面。有俄军士兵在日记里写:“过河像闯鬼门关,刚露头就被盯上,要么被炸回河里,要么困在中间挨揍。”

过去 24 小时里,这样的小规模战斗在前线爆发了 192 场,光波克罗夫斯克和新帕夫利夫卡就占了 78 场。乌军说一天打死 1070 名俄军,毁了 19 辆坦克装甲车,这些数字咱没法较真,但从 ISW 智库的卫星图能看明白,乌军在扬皮尔以北悄悄往前挪了挪,战线虽像 “老太太织的毛衣” 歪歪扭扭,可确实在往前顶。

俄军前线吃紧,本土也没安生。伏尔加格勒的无人机基地凌晨被炸时,火光把半边天都映红了;下诺夫哥罗德的卢克石油炼油厂更惨,这已经是第三次挨炸,网友拍的视频里黑烟滚滚,调侃说 “远看像现场直播烧烤”。

最绝的是乌克兰搞的 “蛛网” 行动,早在半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他们把无人机藏在运输模块化木屋的卡车里,从哈萨克斯坦偷偷运进俄罗斯,司机们还以为只是拉建材,直到卡车开到军事基地附近,车顶突然打开,无人机一窝蜂飞出去。梁赞州的迪亚吉列沃空军基地就是这么被端的,司机谢尔盖后来跟调查人员说,当时车顶 “咔嚓” 一声裂了,无人机自己就飞了,他吓得差点跳车。

克里米亚更是成了 “爆炸高发区”。凌晨 0 点 23 分新费多里夫卡空军基地先响,没过一小时,萨基、辛菲罗波尔、费奥多西亚全炸了。费奥多西亚的油库最惨,34 个油罐炸了 13 个,火整整烧了一天,还有 1 套 S400 雷达站直接报废,现在当地居民听见飞机声就往防空洞跑。

这些袭击直接砸在了普通人的生活里。梁赞地区加油站断供后,不止安德烈用狗拉车,还有 3 户人家学他的招,雪橇狗成了 “应急交通工具”。有网友心酸:“以前只在电影里见狗拉雪橇,现在居然拉轿车,这哪是战争,这是折腾老百姓。”

可战争没把乌克兰的精气神打垮。10 月 4 号世青赛上,乌克兰青年队 2-1 逆转巴拉圭,以小组头名闯进 16 强,这消息让基辅街头的人们忘了躲防空警报,举着国旗欢呼。要知道这支队 2019 年拿过冠军,现在就算主场被炸得稀巴烂,照样在赛场上拼得咬牙。

更让人动容的是谢尔盖少校的故事。这位 2014 年就上战场的老兵,在巴赫穆特战役里丢了一条腿,按说该歇着了,可听说美籍华人志愿者黄晨琦在为牺牲的华人战士找证明,立马拄着拐杖四处奔走。他跑遍档案馆、国防部,帮烈士开战役记录和抚恤证明,说:“这些人是为我们拼命的,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还活着。”

不光足球,乌克兰在世界运动会上还拿了金牌榜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德国。要知道他们只有 3000 万人口,还在打仗,能取得这成绩,靠的全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有运动员接受采访时说:“球场就是我们的另一个战场,赢球就是告诉世界,乌克兰还站着。”

这场战争就像面照妖镜,把人性的光和暗照得清清楚楚。

谢尔盖少校拄着拐杖为烈士奔波,可网上总有人隔着屏幕喊 “踏平这里踏平那里”,真要捐点钱,比拔牙还疼;乌军无人机精准炸军工厂,尽量不碰民用设施,可有人就喜欢散播 “无差别轰炸” 的谣言;乌克兰球员在赛场上拼到抽筋,有人却在评论区说 “打都快打没了还踢球”。

最讽刺的是那些反差画面:一边是战略轰炸机被无人机炸得只剩残骸,俄军居然用网兜捆轮胎当防护,结果根本没用;一边是安德烈牵着狗拉车路过加油站,眼里全是无奈;一边是谢尔盖少校半夜还在整理烈士资料,一边是某些 “键盘战神” 刷着手机喊口号。

其实哪有什么 “非黑即白”,战争里最多的是普通人的挣扎。俄军里有想早点回家的士兵,乌军里有丢了腿还在坚持的老兵,俄罗斯有加油要靠狗拉车的居民,乌克兰有在防空洞里看球赛的球迷。他们都不想打仗,可硝烟偏要找上门。

愿硝烟早日散去,
愿少校能安稳地睡一觉,
愿大爷再也不用套狗拉车,
愿孩子们能在没有爆炸声的清晨,
踢一场完整的足球赛。

毕竟和平这东西,从来都不该迟到。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