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草根出英雄,从来英雄出少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9:48 1

摘要:青海省地大物博人稀,省会是西宁市。笔者留意到一位来自青海西宁、现年只35岁的年轻人,在国际科技界已名满天下。他是孙宇晨(Justin Sun),1990年7月出生于青海西宁,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波场》(TRON)创始人。截至

文︱关品方

青海省地大物博人稀,省会是西宁市。笔者留意到一位来自青海西宁、现年只35岁的年轻人,在国际科技界已名满天下。他是孙宇晨(Justin Sun),1990年7月出生于青海西宁,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波场》(TRON)创始人。截至2025年5月,孙宇晨的身家约为85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368位。

2007年,孙宇晨(17岁)获得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因此敢得北大自主招生面试资格。他以高考650分成功入读北大中文系;翌年转读历史系,获得北大第九届演讲十佳称号。2010年,他代表北大参加于荷兰海牙举行的哈佛大学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同年在“南方周末”总部实习,仿照胡适创办《每周评论》。随后他又创办北大“西学社”并任社长;2011年以北大历史系第一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的“君政基金”资助,赴中国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作交换研究生。他申请赴美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长青藤盟三家名校(达特茅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五家大学同时录取。他五选一,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创立“君视国际”并任董事长,旗下《留美三人行》成为留美学生群体中认可度高、传播广泛的访谈式节目。他又开始积极进行投资,先投特斯拉,获得4倍以上收益;后投比特币,获得20倍以上收益。

孙宇晨之后活跃于美国比特币社区,对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清算协议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2013年他加入RippleLabs,成为Ripple协议缔造者与研发者之一、大中华区第一位员工。

2014年,孙宇晨以RippleLab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的身份回国,创立《锐波》公司并任CEO,成为中国首家从事去中心化清算系统产品开发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是区块链概念在中国最早期布局者之一。2015年,《锐波》获得了IDG资本、中科资本、清控科创等多家投资机构的A轮融资;从此起步,时年25岁。

2017年,孙宇晨创建区块链项目《波场》(TRON),致力于构建全球去中心化自由内容娱乐体系。2018年5月,波场正式上线主网;7月成功收购BitTorrent及其旗下所有产品并纳入波场中,成为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互联网生态。2019年3月,波场与Tether达成合作,Tether在波场区块链上推出符合TRC-20技术标准的USDT(美元稳定币);11月波场投资于全球知名的数字货币交易所Poloniex,在TRC20-USDT、DeFi去中心化金融、TRON交易专区等诸多领域开展策略合作。

2020年,波场基金会开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多方计算(MPC)火炬激励计划。2021年,孙宇晨被国家级信息化期刊《中国信息界》特聘为杂志社编委会成员。2022年5月,波场去中心化算法稳定币正式发行;6月升级为全球首个去中心化超抵押稳定币。

2023年7月,孙宇晨参加东京首届WebX行业大会;9月出席首尔“区块链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出席新加坡TOKEN 2049大会。10月,在迪拜举行的“2023区块链生态大会”上,孙宇晨获得“年度加密企业家”称号;11月荣获Benzinga“2023年度加密货币变革者”称号;12月在36氪峰会上发表演讲,以视频方式参与币安(Binance)“区块链周”闭幕式。(币安的创始人是赵长鹏,笔者早前已经有文章介绍过。赵长鹏现年已48岁,来自江苏。币安和波场一样,也是在2017年创立的。)

去年5月,孙宇晨在香港Wiki Finance EXPO发表视频演讲,获“Web3创变之星奖”,波场获“去中心化世界构筑者奖”;7月在线上出席香港WCS峰会;8月参与“Wrapped BTC”项目及ABS2024亚洲区块链高峰会;11月在迪拜Wiki Finance EXPO获得“加密未来开拓者奖”;12月在《世界AI+Web3.0》博览会上获颁“年度区块链领袖奖”。

今年1月,孙宇晨登上《福布斯》全球封面;2月入选香港区块链《年度最有影响力30人》榜单;3月在香港Wiki Finance EXPO收获“全球区块链开创者奖”;5月以“特朗普迷因币”最大持有人的身份出席特朗普的晚宴。他持有超过143万个“特朗普币”(市值大约2000万美元)。

孙宇晨早在2011年(21岁)已成为亚洲周刊封面人物,邱立本总编辑慧眼识英才。2014年,他获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授予“全球杰出青年”称号。2015年,他参加央视网CCTV中国电子商务峰会,获评《中国互联网年度新锐人物》,入选《中国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2017年入选《长安俱乐部首期全球青年领袖》《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再度入选《中国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2021年入选PANews发布的年度榜单并荣获“年度领军人物奖”,波场亦荣获“年度最受欢迎公共区瑰链奖”。2023年,在迪拜举行的“区块链生态大会”上,孙宇晨获得“年度加密企业家”称号。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其可以广泛应用的场景已势不可挡。笔者个人理解,中央对此持审慎积极态度,关键是从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警惕国际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孙宇晨和赵长鹏一样,在这方面是中国新一代在国际区块链的平台上率先吃螃蟹的人,可以发挥区瑰链新时代的先导作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3日,孙宇晨完成了亚轨道太空观光飞行,成为首位亚轨道飞行的华人企业家,刷新了华人商业宇航员最年轻的纪录。当天他参与《蓝色起源》New Shepard项目的第34次飞行。孙宇晨2021年(31岁)通过竞拍获得飞行席位,经历四年的等待,最终搭乘火箭升空,突破卡门线(地球大气层与太空的分界),在失重状态下停留了10分14秒,和其他六名乘客共同完成体验。安全返回地球后,他强调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追逐科学梦想。

孙宇晨的亚轨道突破,为波场的Web3愿景注入宇宙动能。他的太空首飞出圈是“区块链+航天”的组合拳,具跨界技术融合意义。作为区块链企业家,他将1000份波场社区的数字档案带入太空,首次实现加密数据与航天科技的融合,验证区块链技术在太空数据存证和智能合约应用的潜力。他通过教育基金推动科学普及,体现了技术探索与公益事业结合的创新模式。关键是开发可重复使用的航天技术以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推动人类在太空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蓝色起源的New Shepard火箭已完成首次亚轨道飞行测试;2019年完成首次载人模拟测试;2021年首次完成载人亚轨道太空旅行。New Shepard的火箭设计是可重复使用,通过垂直起降(VTOL)技术实现回收;其太空舱配备了可重复使用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着陆系统。亚轨道载人航天项目现在只为游客提供太空旅行体验,下一步是探讨在外太空建立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突破在大气层内的云端储存。笔者估计,这是孙宇晨下一步业务发展的策略构思。

以孙宇晨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正快步赶上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值得高度关注。目前关于孙宇晨下一步的具体计划尚无确切的公开信息。笔者相信他会继续参予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相关活动(主要是TOKEN2049)。他在过去两年进行了多次投资,参与到特朗普的关联项目,估计未来会继续聚焦具潜力的区块链项目、寻找信息领域的投资机会。作为波场的创始人,他应会继续致力波场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其在区块链领域的影响力。中央以党建引领,乐观其成。笔者昨夜仰头静观彩云追月,期待数年后中国人登陆婵娟。

来源:关品方香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