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王卫,一开始就是自己骑电动车送快递,靠体力活完成原始积累。
要想发财,必须贯彻古今。
为什么有钱人都喜欢读历史?
因为以史为鉴,可以赚大钱。
老祖宗的3大古训、4大忠告,全是搞钱智慧,你务必要悟透。
一:搞钱3大古训
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核心:看懂人性,就看懂了商业
“天下人忙忙碌碌,都是为了利益而来。”
这话虽然直白,但道破了商业的本质。
你看拼多多为啥让你“砍一刀”?
直播带货为啥搞“限量秒杀”?
因为它们精准地抓住了人性——利益,永远是最高效的驱动力。
2.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核心:赚钱的三步走战略
司马迁这句话,简直是给普通人写的财富进阶路线图:
第一步:没钱时,卖力气(作力)。
就像王卫,一开始就是自己骑电动车送快递,靠体力活完成原始积累。
第二步:有点钱了,拼脑子(斗智)。
就像黄峥,不用自己开工厂,而是用算法和商业模式重构了电商,靠智慧赚钱。
第三步:有钱了,抓时机(争时)。
就像张磊的高瓴资本,看准了腾讯和京东的未来,重仓押注,靠的是对时机的精准判断。
说白了,你的赚钱方式,要随着你的资本和认知一起升级。
3. 渊深而鱼聚之,山深而兽往之
核心:去对的地方,跟对的人
“水够深,鱼才愿意聚;山够密,野兽才跑去住。” 这讲的就是“生态位”的力量。
你看深圳的华强北,为啥成了全球电子产品的圣地?杭州的四季青,为啥能变成服装批发王国?因为产业集聚了!你在这里,信息、资源、客户全都是现成的,成功概率自然比别人高。
给我们的启示: 想在哪个行业赚钱,就尽量去那个行业的“首都”扎堆,别一个人在荒郊野外单打独斗。
二:搞钱4大忠告
1. 搞钱要快,姿势不重要
《史记》里说透了:“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翻译过来就是:没钱时卖体力,小富后拼脑力,暴富靠抓时机。
别信“慢慢变富”的鬼话,第一桶金必须快、必须狠!
范蠡的第一桶金是倒卖军粮(发国难财),后来才转型做正经水产贸易,成了商圣。
义乌1块钱的打火机卖非洲10块钱,Temu把1688的东西倒卖到国外吃汇率差……
快钱(信息差套利)+ 慢钱(资产复利)+ 干净钱(合规经营)= 当代新贵。
等你有100万本金了,再谈价值投资。
穷人的长期主义,约等于慢性自杀。
2. 手握生产资料,占据绝对主动权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
古代的“恒产”是土地,现在则是流量、数据、技术这些新型生产资料。
吕不韦“奇货可居”,投资的是政治资源。
晋商的票号,掌控的是金融网络。他们都是掌握了那个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资料。
2025年最危险的坑:让你加杠杆炒房的、卖你私募基金的、教你炒币暴富的。
记住:你惦记利息,庄家惦记你的本金。
普通人唯一靠谱的投资,就是砸钱买自己的生产资料。
钱会贬值,资产会背叛,只有生产资料永流传。
3. 执行第一,认知同样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赚钱,需要土匪般的执行力。
听说短视频能搞钱,别在乎面子,赶紧搞个人IP;听说某音书单号能赚钱,立刻日更30条直到出爆款;听说社区团购暴利,当晚就拉个500人微信群开团。
百亿导演饺子说过:想出人头地,首先你得“出来”。
做比想要重要得多。
犹豫就会败北,莽撞可能白给,但不动注定穷鬼。
完成比完美重要100倍。
4. 脸皮够厚,面子可丢
曾国藩的《挺经》讲的是“刚柔互用”。
“厚脸皮”的本质,是一种“外圆内方”的处世智慧,是让你从“玻璃心”变成“防弹心”。
创业的修罗场,要彻底放下面子。社交要主动向上破冰。
怕被熟人嘲笑做微商?
担心网友骂你割韭菜?
2025年最赚钱的生意,都带点“原罪感”:教人捞偏门的知识付费、利用人性瘾品的(奶茶、电子烟)、贩卖焦虑的解压经济……
胡雪岩被骂“红顶商人”照样富甲天下。
现在赚钱的高手都懂:不要脸,才能不要命。
厚脸皮的真谛,是认清现实后,依然选择一往无前。
来源:湖北台历史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