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张艺谋,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红高粱》的炽烈、奥运开幕式的磅礴。这位以镜头诠释中华美学的导演,却多次在公开场合为中医发声,甚至直言“就算得罪天下西医,也要说中医的好处”。他眼中的中医,究竟藏着怎样的独特智慧?亲身经历的“蜂疗”又藏着怎样的神奇故事?今天咱们
引言
提起张艺谋,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红高粱》的炽烈、奥运开幕式的磅礴。这位以镜头诠释中华美学的导演,却多次在公开场合为中医发声,甚至直言“就算得罪天下西医,也要说中医的好处”。他眼中的中医,究竟藏着怎样的独特智慧?亲身经历的“蜂疗”又藏着怎样的神奇故事?今天咱们就顺着他的讲述,读懂这份对中医的赤诚认可。
人物介绍
张艺谋,1950年生于陕西西安,“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从《英雄》到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他始终在作品中挖掘传统文化根脉。鲜为人知的是,他与中医有着深厚渊源——母亲是中医,自身多次靠中医疗法康复,这份亲历让他成为中医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与传播者,其评价兼具个人体验的真实与文化视角的深刻。
张艺谋
文明互鉴•史实说话•世事传真
《张艺谋评中医——亲身试过蜂疗,说它独特又神奇?》
文/一凡
在一次文化访谈中,张艺谋谈起中医,语气里满是笃定:“很多人争论中医西医,可我就问一个问题——西医引进中国之前几千年,我们中国人靠什么活下来?靠什么成为全世界人数最多的民族?”他顿了顿,眼神发亮,“不是中医是什么?难道是西医吗?”(出自2022年抖音视频访谈《张艺谋导演为中医发声》)
这份笃定,早在童年就埋下了种子。张艺谋的母亲是位中医,小时候他常趴在桌边看母亲开药方,看着病人喝了母亲配的中草药,脸上的斑、疮慢慢消退。“那时候不懂什么叫医术,就觉得我妈手里的草叶子太神奇了,能把别人治不好的毛病给弄好。”(出自2023年网易订阅《年轻时用蜂毒治病,年老怒刚西医》)这些细碎的记忆,成了他认知中医的第一块基石——中医不是遥远的理论,是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活学问”。
真正让他亲身体验到中医神奇的,是早年在东北拍戏的经历。那时候天气极寒,他长时间在户外取景,腿被严重冻伤,寒气钻骨,疼得连走路都费劲。西医开了消炎药和止痛药,吃了几天却不见好转,反而胃里隐隐作痛。当地老乡推荐他试试中医蜂疗,说“蜜蜂的毒能驱寒”。
一开始张艺谋心里犯怵:“拿蜜蜂蛰伤口?这哪是治病,简直是受罪。”可实在疼得没办法,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了。医生先做了皮试,确认不过敏后,就让蜜蜂的毒刺一次次扎在冻伤的患处。“刚开始火辣辣地疼,可过了几分钟,肩颈关节居然不痛了,那种僵硬感也散了。”他后来回忆时仍难掩惊讶,连连说“蜂疗神奇神奇”。(出自2022年《张艺谋:得罪天下西医,我也要为中医与中医蜂疗说出这句大实话》)这次经历让他彻底折服——中医的疗法看似“古怪”,效果却实打实。
后来拍电影连轴转成了常态,张艺谋落下了肩颈劳损的毛病,一受风就疼得抬不起胳膊。他没再依赖止痛药,直接找中医扎针调理。“有时候拍戏间隙就扎上,拔针后接着导戏,肩膀的僵硬感很快就缓解了。”(出自2021年采访记录《张艺谋:中医最高阶段是心和神的合一》)次数多了,他渐渐摸清了门道:“中医不是头疼医头,它讲究‘通’——把堵住的气血通开了,病自然就好了。”
在张艺谋看来,中医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自然底色”。他多次在访谈中强调:“中医很环保,它用的全是地下长的、自然的东西,跟蓝天、空气、水、土壤都有关系。”对比西医,他直言不讳:“西医多是化学提纯出来的,很多化学物质的性质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出自2023年抖音视频《张艺谋谈中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医感兴趣》)
这份对自然的敬畏,恰好契合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核心。“今天全世界都在讨论环保、大自然,可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就把这个道理讲透了。”张艺谋在一次健康论坛上说,“中医就是让人回到自然循环里,人体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气血和谐了,身体就好了。”(出自2023年抖音视频《张艺谋谈中医与健康中国》)他觉得,这正是中医在全球越来越受关注的根源——人们终于发现,老祖宗早就弄通了人与自然、人体自身循环的根本道理。
更让他推崇的,是中医“心与神合一”的高阶智慧。“中医学不是光靠药材,更要你用心调节自己。”他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举例,“就像我拍电影要专注,中医调理身体也需要专注,让心和神拧成一股绳,脑子越用越灵光,身体也会跟着顺起来。”(出自2021年采访记录《张艺谋:中医最高阶段是心和神的合一》)在他眼里,这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疗体系的关键——不只治“身”,更养“心”。
面对“中医不科学”的质疑,张艺谋的回应干脆利落:“管用就是最实在的科学。”他说自己从不排斥西医,“该做手术的时候必须找西医,这是救命”,但在调理身体、防治慢性病上,中医的优势显而易见。“我母亲一辈子看中医,身边很多人靠中药养身体,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出自2022年网易订阅访谈)他最反感“非此即彼”的争论:“中医西医不是敌人,都是让人健康的办法,为啥非要分个高低?”
有一次在节目里,主持人问他“如何看待中医的传承”,张艺谋的语气变得沉重:“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老土,可他们不知道,这是我们民族绵延千年的支撑。”他说起母亲留下的旧药柜,每个抽屉上都写着药材名,“那不是木头柜子,是老祖宗的智慧账本”。(出自2023年《人物》栏目访谈《张艺谋:传统文化里的健康密码》)他觉得,传承中医不是要所有人都当中医,而是要懂得敬畏这份智慧,让它在现代生活里继续发挥作用。
去年,他在一次中医文化推广活动中,再次提起蜂疗和针灸的经历:“这些疗法看着简单,背后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中医的神奇,就在于它把复杂的人体和自然,变成了能动手调理的办法。”(出自2024年抖音视频《张艺谋谈中医的实践智慧》)他希望更多人能放下偏见,“亲自去试试、去感受,别光听别人说中医好不好”。
在张艺谋的认知里,中医早已超越了“医术”的范畴,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拍电影讲究从传统里找根,中医就是最粗的那根根脉。”他说,中医的“天人合一”和他电影里的东方美学,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出自2022年《中华中医药杂志》访谈《张艺谋与中医的文化共鸣》)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他对中医的评价少了功利性的判断,多了文化层面的珍视。
他常说:“对中医要长存敬畏之心。”这份敬畏,来自童年母亲诊室里的药香,来自东北雪地里蜂疗的刺痛,来自无数次针灸后舒展的肩颈。“它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是老祖宗用几千年时间摸索出的生存智慧。”(出自2023年网易订阅访谈)在他看来,这份智慧不该被遗忘,而该被好好传承,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张艺谋对中医的评价,从来不是空洞的赞美,而是源于童年记忆、亲身经历的真切感悟。他眼中的中医,独特在“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神奇在蜂疗、针灸等疗法的实在效果,珍贵在承载着民族的生存智慧。作为文化传承者,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医发声,打破了“中医不科学”的偏见,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这份认可告诉我们:中医的价值,不在于争论中的高低,而在于守护健康的实效;它的生命力,藏在自然的馈赠里,更藏在代代相传的敬畏与实践中。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张艺谋公开访谈、视频等公开资料整理创作,内容仅为文化分享与观点解读,不构成医疗建议。文中涉及的中医疗法(如蜂疗、针灸)因个体差异效果不同,且蜂疗存在过敏风险,请勿自行尝试。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诊疗方式。本文不代表任何医疗机构或学术机构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学习。
合规声明
本文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无贬低西医、夸大中医功效的表述。文中引用内容均来自公开渠道,无涉密信息,符合公开发表要求,不存在虚假宣传及误导性内容。
史料授权
本文引用的抖音视频访谈内容,授权来源为抖音平台公开可见视频;网易订阅访谈内容授权来源为网易新闻公开频道;《中华中医药杂志》访谈内容授权来源为该杂志官方发布内容;央视《人物》栏目访谈授权来源为央视科教频道公开播出内容,均符合使用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艺谋抖音视频访谈《张艺谋导演为中医发声》[Z].抖音平台,2022年4月6日
2. 网易订阅《年轻时用蜂毒治病,年老怒刚西医》[Z].网易新闻,2023年1月8日
3. 《张艺谋:得罪天下西医,我也要为中医与中医蜂疗说出这句大实话》[Z].公开网络文章,2022年6月14日
4. 张艺谋采访记录《张艺谋:中医最高阶段是心和神的合一》[Z].公开访谈资料,2021年8月4日
5. 张艺谋抖音视频《张艺谋谈中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医感兴趣》[Z].抖音平台,2022年7月30日
6. 张艺谋抖音视频《张艺谋谈中医与健康中国》[Z].抖音平台,2023年11月8日
7. 央视《人物》栏目访谈《张艺谋:传统文化里的健康密码》[Z].央视科教频道,2023年
8. 张艺谋抖音视频《张艺谋谈中医的实践智慧》[Z].抖音平台,2024年10月15日
9. 《中华中医药杂志》访谈《张艺谋与中医的文化共鸣》[Z].《中华中医药杂志》编辑部,2022年
10. 《张艺谋:就算得罪天下所有西医,也要说中医的好处》[Z].公开网络文章,2025年6月29日
来源:世事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