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课程,却依然没有进步?”“为什么每天都很忙,却看不到成果?”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今天的内容可能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解题思路。
信息爆炸时代,真正稀缺的是筛选与坚持的能力
“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课程,却依然没有进步?”
“为什么每天都很忙,却看不到成果?”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今天的内容可能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解题思路。
最近,300万+粉丝的知识博主姜胡说的“小报童”在圈内引发热议。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小报童?它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传统学习的方法论——用农场思维经营个人知识体系,对我们普通人真的很实用。
先说清楚,小报童不是卖报纸的,而是一个通过微信入口的知识社群。
创始人姜胡说设置了一个筛选机制:“只希望合适的人进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这话听着有点拽,但背后有深意:信息过载的时代,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不学什么。
“你的信息来源,真的非常重要。”姜胡说在直播中直言,“很多人愿意花100元吃顿饭,却不愿花10元买本书。如果你的时间不值钱,那你大概率也赚不到钱。”
这话扎心但真实。
姜胡说用了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比喻:经营知识就像种地。
第一层:IPO基础闭环(输入-处理-输出)
每天花点时间,完成这三个步骤:
1、输入:一定要阅读优质内容。你的信息来源很重要。千万不要让你的大脑吃坏东西。什么是好的信息来源?比如牛人的书籍、文章、订阅的杂志.....
2、处理:消化理解,做笔记。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如果大脑不够用,可以借助ai工具辅助。
3、输出:写出自己的思考。输入后,一定要输出,只有输出的东西,写出来,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否则很容易停留在知道层面,不会去深刻理解。
就像农民每天都要照料庄稼一样,持续比强度更重要。
第二层:做事闭环
知识不用就是废的。学完立刻用起来,哪怕只是教给别人。带着目的去学东西,学完就用。
第三层:投资闭环
让知识和资源产生复利。好的内容可以变成文章、课程、咨询,一份时间卖多次。好的投资信息,可以用在二级市场,你的信息差就可以带来很大的收入。
投资思维,一定要去学,在当下这个好的环境下,学会吃到国家的红利。
“限制来自于自己的恐惧和不安。”
太真实了。很多人每天活得像游戏里的NPC:叫我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叫我做什么,就不做,也没有自己的脑子和思考。比如:
想做事,不知道从何开始;好不容易开始,遇到困难就放弃;每天都在内耗,而不是在成长。
“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以为你自己知道。”这种认知偏差,让我们一直在原地打转。
怎么办?姜胡说给出了一个反常识的建议:跨界。
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看看其他领域,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灵感。
具体怎么做?
定期阅读不同领域的内容多用AI工具,从不同角度问问题参加线下活动,认识不同行业的人1. 精选信息源(每天省下2小时)
取消关注那些只会制造焦虑的公众号,退掉那些从来不看的课程。只保留真正优质的3-5个信息源。特别是短视频,不要去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没有营养。
2. 每日三问(深度思考)
今天学到了什么?这个知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我该如何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3. 建立个人知识库(道法术器)
用最简单的笔记工具(比如飞书文档、印象笔记),按这个结构分类:
4. 每日耕耘(最重要的习惯)
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比如早起30分钟阅读,睡前30分钟复盘。坚持100天,你会发现惊人的变化。记录自己每天的行动和思考,也可以加入姜胡说,一起学习。
“人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是谁?你要去哪?你怎么去?”
这句话值得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明确目标(要去哪里)选择路径(怎么去)开始行动(现在就走)致富的方法很简单:发现什么东西有用,就多用;发现没用,就放弃。
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愿意慢下来种地的人,反而最快到达终点。
最好的开始时间是一年前,其次是现在。
来源:双语育儿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