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夜全国收视破9亿,谢娜一开口就把提词器念成热搜第一,观众弹幕刷到卡屏。
中秋夜全国收视破9亿,谢娜一开口就把提词器念成热搜第一,观众弹幕刷到卡屏。
镜头切给她,眼睛斜45度,一秒不离开大屏,搭档任鲁豫刚想接话,她提前半秒把词全说完,现场空气瞬间安静。
导播间里有人小声叹气,这段后来被央视网剪成备播带,官方版本只剩背影。
德阳观众倒挺开心。
她用方言喊了句“德阳幺妹回来了”,本地微信群直接炸锅,十分钟转发两万条。
第二天毛血旺外卖涨三成,老板把电视回放挂门口,循环播她那句。
台里内部总结写得也直白:零口误,零惊喜。
十二字评语传到网上,被截成表情包。
有人翻出2022年她考主持人资格证的成绩,笔试擦线过,口试部分三次才合格。
同批考生爆料,当时考官让她即兴接一段新闻口播,她卡壳十五秒,最后把“防汛”说成了“防讯”。
何炅还是发了微信,只有七个字:别怕,继续走。
截图流到微博,CP粉连夜剪回忆视频,播放量冲上千万。
评论区最高赞只有一句话:没有何炅的谢娜,像手机只剩一格电。
可央视舞台本来就不是充电堡。
录播前带观众彩排三次,她每次拿的都是新鲜台本,导演组怕她混词,把提词器字号调到最大,一行只剩八个字。
即便如此,她还是在介绍航天板块时把“返回舱”念成“返航舱”,后期配音补录,嘴型对不上,只好给远景。
收视曲线也诚实。
她出场那五分钟,全国网份额掉1.2%,五十城数据掉得更狠。
央视索福瑞后台显示,流失观众里25到35岁女性占比最高,正是她综艺时期的铁盘。
有人留言:看见她努力端庄的样子,比看失误还难受。
同场另一位女主持王嘉宁,比她还小八岁,手卡只写关键词,全程脱稿,镜头给到侧脸,依旧稳得住。
这一对比,弹幕刷起“代际碾压”。
业内人士算过,央视近五年新签的80后主持人,九成有《新闻联播》直播口播经验,最低语速要求每分钟280字,零容错。
她也不是没准备。
三个月前推掉三个综艺,把《新闻联播》过去一年的播出稿打印成册,每天晨读。
可综艺肌肉记忆太深,读到第五行自动加“哇哦”,被导演当场喊卡。
那天夜里十一点,有人拍到她在德阳体育场合走台步,一边背词一边掐自己手背。
观众其实忘了,她最早在湖南卫视就是直播起家,2007年《快乐男声》突围赛,现场提词器黑屏,她硬撑四分钟,嘴碎到让评委笑场。
那时候大家夸她“救场王”。
十六年过去,舞台越来越大,容错越来越小,她的优点没变,环境变了。
有人建议她回综艺,别在央视耗。
可查到的广告报价显示,她一场商业主持仍报七位数,央视给的是频道统一劳务,不到外面十分之一。
留下,是明眼人都能算清的账:国民度背书。
中秋夜后三天,她新增三个代言,全是家居老牌,看重的就是“全家一起看”的央视滤镜。
接下来还有国庆特别节目录制名单,她的名字还在。
导演组换了一种方式:不给她长段口播,只保留互动采访,问题提前锁死,嘉宾回答也剪好备播,她只需递话。
这种“安全牌”能否救场,要看观众买不买账。
更年轻的观众已经不吃怀旧杀。
B站 up主把她的口播剪成鬼畜,弹幕刷“提词器成精”。
可同一批人,也在弹幕里求毛血旺链接。
流量与嘲弄一起飞,这就是当下的游戏规则:黑红也是红,先被看见,再被记住,才有机会翻身。
她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留下,把央视的“安全”啃到极致,熬成下一个董卿;要么退回舒适区,继续当综艺一姐,赚快钱。
最怕的是卡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观众的新鲜感一过,连吐槽都懒得给。
中秋夜结束,工作人员收拾道具,她在舞台边站了很久,看工作人员把提词器一块块拆掉。
没人知道那一刻她想什么,镜头早就关了。
来源:一丝不苟星球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