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还是郝龙斌当主席?俗话说“国民党穷则变,但变了未必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0:50 1

摘要: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本月18日投票,但大陆一个国庆长假还没过完,台湾省国民党主席选举就像“过山车”一样,战局急转直下又翻转。本来从1号三份媒体民调来看,郑丽文声势急速上升,郝龙斌稳中有忧,罗智强则陷入「弃罗保郑」的效应之中,党内风向已逐渐明朗。但是4号一场没有郝

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本月18日投票,但大陆一个国庆长假还没过完,台湾省国民党主席选举就像“过山车”一样,战局急转直下又翻转。本来从1号三份媒体民调来看,郑丽文声势急速上升,郝龙斌稳中有忧,罗智强则陷入「弃罗保郑」的效应之中,党内风向已逐渐明朗。但是4号一场没有郝龙斌罗智强的电视辩论,喜欢嘴嗨的郑丽文不该往日嘴炮性格,又大嘴巴想蹭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的热度,亲口说出“当选就去拜访高市”,从而激起深蓝和黄复兴党员对郑丽文立场多变的忧虑,民调和党员支持的形式翻转。外加郝龙斌获得新北市长侯友谊公开力挺,带动郝龙斌因躲避辩论会的囧势又翻转,深蓝原挺郑丽文的党员又回到郝龙斌这边。使得国民党主席选举更加扑朔迷离!

本来国民党主席选举属于封闭式投票,只有有效党员才能参与。现有约三十三万名党员,其中六十五岁以上、免缴党费的长者约二十二万人,这些人多为退伍军人、公教人员及其眷属,构成了广义军系票仓与正统基本党员。其余约十一万人,则一半受地方派系影响,另一半属于自主性党员。

郝龙斌原本被视为最有胜算的候选人。他曾任副主席、历任台北市长,又获得赵少康等蓝营重量级人士公开支持,形象稳健,经验丰富。然而近几周情势丕变,郑丽文凭借强势的口才宣传攻势与ck杨派系的组织渗透力,成功突破军系与地方派系的壁垒,特别是在退役将领群体中获得新一波动员支持,使原本属于郝的「铁票区」出现松动。

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跟ck杨、连战都是铁杆)10月初举办「军系联谊餐会」,场面盛大,主桌星光闪闪,坐满了退役上将,郑丽文为唯一受邀的候选人并登场致词,几乎成为全场焦点,这场活动被视为部分军系人士挺郑的象征。

郑丽文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军系通道,与她强烈的个人风格及旺旺集团系帮其打造的“改革锐气”有关。她阵营善于媒体操作,懂得以「世代交替」与「全面改革」两大话题获得认同,同时以犀利语言批判党内守旧势力和反朱势力相结合,营造可给国民党带来新活力新希望的想像。虽然她的稳健性不足,言论颇有争议,但在封闭式选举中,她的传播力与扩散力很强。

郝龙斌形象端庄,却缺乏改革动能与民意张力。赵少康称郝是「最无私、最能调和鼎鼐的主席人选」,但这样的说法反而凸显出他是「守成型」而非「战斗型」人物。面对党内改革呼声高涨、青壮世代急于寻找新旗手的氛围,郝的沉稳形象难以激起热情。特别是郑丽文以「改革派」姿态横空出世,打著「敢言敢战」的标语,在党内掀起一股变革的心理潮流,这让郝原本的稳定优势反成包袱。更重要的是,军系支持转向与地方派系的摇摆,使郝的票源基础遭受侵蚀。

郑丽文早年出身民进党,主张台独,后来因理念分歧被停权退党,再转投国民党。这段「变节史」成为批评者的主要攻击点,甚至有人质疑她「政治信仰不定」,只善于利用舞台和机会。她过去的访谈曾自述「替骆武昌实现政治理想」,又自称是「民进党叛徒」,此类发言让部分深蓝党员心生疑虑。虽然她善于塑造敢说真话、不怕冲突的形象引入注目,但对渴望团结重返执政的国民党而言,这样的个性或许象征更多内耗的风险。军系固然短期内向她靠拢,但这种支持若仅停留在情绪动员层面,未必能转化为稳定领导力量。许多人会思考,国民党需要的不只是「能吵的战将」,而是「能整合的领袖」怀疑她是否可以成为党内多元力量的粘合剂。

从目前趋势看,郑丽文有段时间已取得与郝龙斌抗衡之势,郝龙斌仍艰难有守成之力,但若不能强力反扑,郑、郝相持不下恐难扭转。这场党魁选举的本质,不只是人选之争,更是国民党要稳定还是要翻转的价值抉择。如果郑丽文最终胜出,国民党势必进入一段充满冲突与重组的过渡期。她的领导风格可能带来短期活力,但也可能撕裂既有架构;反之,若郝龙斌守住基本盘,则代表国民党选择稳健续命,而非剧烈改革,改革与否交由后面的卢秀燕自己去处理!。

近年国民党最大的危机在于组织与理念的老化,长期依赖黄复兴体系与地方派系的动员,导致青年断层与中间选民流失。

郝龙斌路线的优势在于「安定」,但这种安定意味著延续旧体制;郑丽文则代表「突围」,但突围之后未必能稳住内部。她若当选,势必重整党务、挑战权贵,甚至掀起「蓝营世代革命」。这样的变化短期内会让党机器陷入混乱,但也可能为国民党注入久违的「战斗感」。问题是,郑丽文的改革目前看不到清晰蓝图,她更多依靠情绪动员与个人魅力,而非制度设计。若改革成为个人秀,国民党可能从老派保守转为躁进失衡,仍难脱困。

更大的挑战在于,国民党的两岸论述要更加旗帜鲜明。郑丽文虽然主张「两岸同属一中」,但未能提出具体交流愿景;郝龙斌虽熟悉两岸问题,但其温和形象难以对抗绿营的攻势。若无新论述的突破,不论谁当选,国民党都难以在主流民意中重新站稳。

若郝当选,国民党将维持保守路线,巩固深蓝与军公教,稳住政党存续,但失去扩张动能,重回执政必须只能寄望于蓝白合;如果郑当选,国民党可能路子走不稳,但可能走出新路,迈向大幅改革,刷新老迈形象,吸纳年轻世代与中间选民,重建两岸对话,加强社会连结。

国民党选后如果新旧不能融合,则可能陷入混乱与内耗,冲突无法整合,党的分裂将成为现实。郑丽文若能在胜选后迅速整合深蓝和本土蓝,并重新包装党的形象,使之认同两岸同属一中与现代政党面貌,国民党或许仍有再起之机;但若她无法整合,党内内斗将难以平息。

国民党确实到了「穷则变」的临界点,如何变中有序,深受当家者风格影响。郝龙斌代表稳健,但缺乏激情;郑丽文代表激情,但缺乏定性。郝可能让国民党守成,郑则可能让国民党剧烈震荡。对这个百年老党而言,真正挑战是能否在「保守」与「创新」之间找到新平衡,在历史包袱与现代政治之间找到新语言。若郑丽文胜出,国民党将迎来一场「高风险改革」的实验;若郝龙斌守住,国民党则进入「低能量稳定」的延命期。两条路线歧异,都很艰难,选举结果将决定这个百年政党的走向与兴衰。

来源:齐天大圣在香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