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案藏在《毛选》的辩证思维里:真正的顺利,从不是“没有阻碍”,而是像水一样“流动”——在变化中化解矛盾,在顺应中找到出路。那些活得通透的人,都懂“流动”的智慧:不固守过去的经验,不恐惧未知的变化,让自己像水一样,随势而变,却始终朝着目标奔涌。
为什么有人总觉得人生处处是坎,越挣扎越困顿?而有人看似没费多少力,却能在风浪中顺势前行?
答案藏在《毛选》的辩证思维里:真正的顺利,从不是“没有阻碍”,而是像水一样“流动”——在变化中化解矛盾,在顺应中找到出路。那些活得通透的人,都懂“流动”的智慧:不固守过去的经验,不恐惧未知的变化,让自己像水一样,随势而变,却始终朝着目标奔涌。
一、“流动”的本质:顺应规律,而非对抗规律
《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的力量从不是硬碰硬,而是“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顺着地势流向低处,却能汇成江海。人生的顺畅,也藏在“顺应规律”这四个字里。
《毛选》中明确提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 可很多人之所以活得拧巴,恰恰是因为在用“静止的思维”应对“动态的世界”——用三年前的沟通方式和现在的同事相处,用过去的行业经验应对当下的市场变化,用固定的教育方法要求不断成长的孩子。就像逆水行舟,越用力越疲惫,最后还会被现实推着走。
长征时,红军能在十倍于己的敌军围剿中突围,靠的不是硬拼,而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流动”战术——不固守某一处阵地,而是根据敌军的动向灵活调整,顺着战场规律寻找突破口。
生活里也是如此:
• 职场中,明明按老方法推进项目屡屡碰壁,却不肯观察团队节奏、市场需求,硬要“一条路走到黑”,只会陷入僵局;
• 生活中,明明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却还在用“命令式”沟通,不肯顺应他独立意识的成长,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远。
“流动”从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主动找到事物的“内在逻辑”:就像种地要遵循“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做事要摸清“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节奏。当你开始观察规律、顺应规律,会发现之前的阻力都在变小,机会反而越来越多。
二、“流动”的前提:打破内心的“僵化执念”
很多人不是不懂规律,而是被自己的“执念”困住了——总想着“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认可我”“事情必须按计划来”,一旦现实偏离预期,就会焦虑、抱怨,甚至停下脚步。
《毛选》里有句话戳中了本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内心的“僵化”,往往源于活在自己的“定义”里:把“稳定”定义为“一辈子不换工作”,把“优秀”定义为“比所有人都强”,把“顺利”定义为“没有一点挫折”。这些执念像枷锁,让你不敢试、不敢变,最后被牢牢卡住。
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的“心流”状态,其实就是“内心流动”的极致——当你全神贯注投入一件事,不再纠结“能不能成”“别人怎么看”,反而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就像《庄子》里用瓦罐汲水的老人:别人学不会,是因为总想着“不能打翻”,动作僵硬;而老人只是“顺着水的性子来”,反而行云流水。
真正的“内心流动”,是放下“必须怎样”的执念,接纳“可能怎样”的变化:
• 职场中,遇到不配合的同事,别先急着生气,试着想“他的需求是什么?有没有共赢的办法?”,反而能找到突破口;
• 生活中,计划好的旅行被取消,别陷入失落,不如顺势在家整理房间、读几本书,反而能收获意外的平静。
就像河流遇到石头,不会硬撞上去,而是绕过去、漫过去,甚至慢慢把石头磨圆——你的柔软,不是妥协,而是不被执念困住的智慧。
三、“流动”的关键:在行动中调整,而非等“完美时机”
很多人总说“等我准备好再开始”“等时机成熟再行动”,可越等越焦虑,越等越停滞。《毛选》里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实背后藏着一个更重要的逻辑:规律不是想出来的,是在行动中摸出来的;方向不是等出来的,是在调整中找出来的。
“流动”从不是“盲目乱动”,而是“边做边调”——就像学游泳,光在岸上看理论永远学不会,必须跳进水里,呛几口水,感受水的浮力,调整手臂和腿部的动作,才能慢慢找到节奏。
老工匠做木工时,常说“木头有木头的脾气”——有的木纹顺直,适合做横梁;有的木纹弯曲,适合做把手。他们从不会拿着固定的图纸硬改木头,而是边打磨边观察,顺着木纹调整手法。这就是“流动”的精髓: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应变。
伟人领导革命时,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完整的方案: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到长征中的路线调整,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持久战”策略,每一步都是“在行动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没有谁能一开始就看清所有路,重要的是先动起来,在行动中感受“风向”,再调整“航向”。
对普通人来说:
• 想提升能力,别等“学完所有课程再实践”,可以边学边做,比如学写作就先写短文,学设计就先做简单的海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
• 想改善关系,别等“对方先改变”,可以先主动找话题,试着理解他的想法,在互动中找到彼此舒服的沟通方式。
就像开车,你不能死死握着方向盘不动,得根据路况微调方向——越调整,越顺畅;越行动,越清晰。
写在最后:人生如河,流动才有生机
谁都有过“卡住”的时候:工作遇到瓶颈,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哪;关系陷入僵局,想改善却无从下手;目标看似遥远,越努力越迷茫。但就像河流不会因为一块石头就停止流动,人生也不会因为一些阻碍就失去方向。
《毛选》里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那些看似困住你的坎坷,其实是在帮你调整方向;那些让你焦虑的变化,其实是在给你新的机会。重要的是别停滞、别僵化,像水一样,柔软而坚定,迂回而通达。
这一生,不必追求“永远顺利”,但可以修炼“流动的能力”——顺应规律,不硬碰;放下执念,不内耗;边做边调,不等待。当你开始“流动”起来,会发现:原来人生没有那么多“必须”,也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所有的坎坷,最终都会成为你奔涌向前的力量。
来源:月落星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