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7日下午,京港澳高速湖南段、沪昆高速浙江段、沈海高速广东段等多条主干道出现不同程度拥堵,部分路段车流缓行超过10公里。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全国高速公路迎来了返程高峰。
10月7日下午,京港澳高速湖南段、沪昆高速浙江段、沈海高速广东段等多条主干道出现不同程度拥堵,部分路段车流缓行超过10公里。
在川流不息的车龙中,一些"大聪明"司机再次上演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违规操作,让本就不畅的返程路更添几分无奈。
在G60沪昆高速嘉兴段,一辆白色SUV在应急车道上疾驰而过,后方还跟着三辆"跟风"的小轿车。
这一幕被过路司机拍下后迅速在社交平台传播,网友戏称这是"应急车道观光团"。
高速交警通过视频锁定车辆后,对四名司机均处以罚款200元、记6分的处罚。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其中一位司机辩解称:"我看前面车走了,以为是正常车道。"
这样的"神逻辑"让执勤交警都忍不住摇头。
无独有偶,在G4京港澳高速长沙段,一辆装载着五人的小轿车后备箱竟然还"塞"着两个行李箱。
巡逻交警发现时,箱体已经顶开了后备箱盖,在高速行驶中摇摇欲坠。
经查,该车核载5人实载7人,超员达40%。司机王某解释:"都是亲戚,想着挤挤就到了。"
最终,王某因驾驶营运客车以外的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200元、记6分的处罚。
导航系统的"智能"与司机的"自信"碰撞出更多闹剧。
在G15沈海高速泉州段,三辆轿车先后错过出口后,竟然集体在快车道上倒车,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纷纷急刹避让,险象环生。
高速交警通过监控锁定车辆后,依法对三名司机处以罚款200元、记12分的顶格处罚。
其中一位司机李某懊悔地说:"导航说要右转,我看前面车倒了以为可以跟着走。"
这种"从众式违章"暴露出部分司机交规意识的淡薄。
服务区也成了"奇葩行为"展示场。在G42沪蓉高速南京段某服务区,停车位一位难求的情况下,一辆黑色轿车直接横停在三个车位中间,导致周边车辆无法正常进出。
当交警要求其挪车时,司机理直气壮地说:"我就停十分钟吃个饭!"最终该车因违规停车被拖移。
类似情况在多地服务区均有发生,有的司机为抢车位甚至大打出手,完全忘记了"文明出行"的基本准则。
更令人担忧的是疲劳驾驶引发的惊险瞬间。在G25长深高速杭州段,一辆行驶中的商务车突然"S"形走位,险些撞上护栏。
交警拦截后发现,司机张某已连续驾驶超过5小时,期间仅靠红牛提神。
张某坦言:"想着赶路就没休息。"交警当即要求其强制休息,并依法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
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发生的追尾事故中,约三成与疲劳驾驶有关。
面对这些"教科书式"的违规案例,交通安全专家指出三个认知误区值得警惕:
一是把"经验主义"当真理,认为"以前这么开没事现在也没事";
二是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看到别人违章就盲目效仿;
三是将"便捷性"置于"安全性"之上,为图省事罔顾交规。
这些错误观念成为潜伏在返程路上的"定时炸弹"。
为应对返程高峰,各地交警部门使出浑身解数。湖南高速交警启用无人机巡航抓拍违章,单日查处占用应急车道行为217起;
浙江推出"扫码举报"平台,市民行车记录仪视频经核实后可作为处罚依据;广东在易堵路段设置移动式应急厕所,减少司机因"内急"违停的情况。
这些创新举措既体现了执法力度,又彰显了服务温度。
在这场年度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是安全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记住:应急车道是生命通道,不是超车捷径;车载人数是安全红线,不是弹性空间;交通标志是法律条文,不是参考建议。
当我们在抱怨堵车时,不妨先自问:我的驾驶行为是否也在制造拥堵?毕竟,道路文明的进步,需要每位司机从"要罚我"到"我该做"的观念转变。
来源:易阅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