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花时间久了,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植物花卉最难应对的,就是各类病虫害。有些花友不喜欢在家中喷洒有毒药剂,这时便可以选择天然有机的方法清除病虫害,比如常见的医用酒精、杀虫肥皂或苦楝油等。
养花时间久了,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植物花卉最难应对的,就是各类病虫害。有些花友不喜欢在家中喷洒有毒药剂,这时便可以选择天然有机的方法清除病虫害,比如常见的医用酒精、杀虫肥皂或苦楝油等。
如果你不喜欢给植物喷各类有毒药剂,那最好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预防,经常检查植物状态,不要等到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再去喷洒各类有机杀虫剂和杀菌剂,那样防治效果会差很多。
另外,要给植物提供干净健康的花盆和土壤,避免使用携带病菌、虫卵的旧土。
常见的有机杀虫剂有印楝素、园艺矿物油、白僵菌(使用后不可喷洒杀菌剂),也可以用粘虫板(黄色和蓝色粘虫板)。
常见的有机杀菌剂,通常包括硫磺、石灰、草木灰、小苏打、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当然,家庭中最常用的还是肥皂水:将肥皂兑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感染虫害的植物上,一定要让肥皂水直接接触害虫,才能发挥作用。也可以直接用医用酒精涂抹害虫。
无论应对哪种病虫害,都要遵循“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一旦病虫害已经很严重,基本就只能丢弃植株了。感染病虫害特别严重后,植物本身会变得十分衰弱,很难挽救回来。
一、常见的虫害
长势健壮的植物,不那么容易被害虫侵袭,因此经常检查植物是否感染虫害尤为关键。建议常翻开叶片背面查看,因为大多数虫害都喜欢隐藏在叶片背面。
1. 蚜虫
植物的新芽、新叶及叶片背面,很容易隐藏蚜虫。蚜虫通常为绿色,也有黑色等其他颜色,外形肉乎乎的,会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向下卷曲,还会在新叶、新芽和花苞上大量聚集。
一旦发现植物感染蚜虫,可用有压力的喷壶直接将害虫冲走,也可以用肥皂水冲洗、喷洒。若植物长势较娇弱,建议优先用肥皂水喷洒;若不介意使用杀虫剂,直接用常见的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等杀虫剂均匀喷洒一遍,基本能将蚜虫清除干净。
2. 粉蚧
粉蚧是常见且难消灭的害虫,身体会覆盖一层白色绒毛,通常隐藏在叶片背面和茎干处,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还有一种粉蚧会聚集在植物根部,若不将植物从花盆中取出,很难发现它们。这类土壤中的根粉蚧,外形像白色霉菌,会导致植物衰败、枯萎、停止生长。
一旦发现植物感染粉蚧,可先将肉眼可见的虫子全部掐死,或用牙签剔除;也可用棉签蘸取75%的医用酒精,直接涂抹在害虫身上(需确保酒精接触害虫,才能发挥效果)。
若根部感染粉蚧,只能将所有盆土清除,把根部冲洗干净,确认无虫卵、害虫残留后,更换新盆土重新栽种;若感染情况特别严重,建议直接丢弃植株。杀虫剂则可以选择噻嗪酮。
3. 介壳虫
介壳虫和粉蚧属于同一类害虫,同样难以清除干净,其背部有一层蜡质外壳,常附着在植物的叶片和茎干上,外形像一个个坚硬的小凸起,平时基本不移动。有些花友不认识这种害虫,等发现时,植株可能已经快要枯萎了。
介壳虫会分泌黏液(其实是它们的排泄物),这些黏液堆积在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发黑,进而引发烟煤病;严重时,整棵植物都会衰败。
应对这种害虫,可直接手动清除,或用棉签蘸取医用酒精涂抹虫体。
4. 红蜘蛛
红蜘蛛在干燥、不通风的环境中特别容易滋生,体型极小,肉眼几乎难以察觉。当红蜘蛛在叶片上大量繁殖时,会在叶片、枝条上结网,同时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出现大量黄色斑点,叶片背面会显得格外脏,严重时叶片还会脱落、变成棕色。
检测红蜘蛛有个简单方法:在叶片下方放一张白纸,轻轻晃动叶片,若纸上出现慢慢移动的小点点,基本就是红蜘蛛;将这些小点压扁,还会留下绿色痕迹。
想要避免植物感染红蜘蛛,需经常增加环境湿度、改善通风条件。空气干燥时,可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给叶片表面冲洗清洁(注意避免叶片长时间残留水分)。若植物已感染红蜘蛛,也可以用这种“冲洗叶片背面”的方法辅助防治。杀虫剂可以选阿维螺螨酯、哒螨灵、联肼乙螨唑和阿维菌素等。
5. 白粉虱
白粉虱很好辨认,常见的番茄就容易感染这种害虫。它们通常躲在叶片背面,是一群小小的白色昆虫,带有翅膀,感染严重时,一晃动植株就会到处乱飞。
应对白粉虱相对麻烦,因为它们具备飞行能力。可喷洒肥皂水防治,或在植株旁悬挂黄色粘虫板;也可直接喷洒杀虫剂,比如吡虫啉。
二、常见的植物病害
1. 灰霉病
灰霉病是室内植物的常见病害,像非洲堇、秋海棠这类植物,若茎叶过于拥挤、施肥过多,或叶片、花朵上经常积水,都容易感染灰霉病。发病后,叶片和茎干上会出现浅棕色或灰色的斑点、斑块,且会逐渐腐烂。
预防灰霉病,关键是经常通风,避免叶片长时间沾水。若发现植物感染病害,需及时清除所有发病部位,同时降低浇水频率,浇水时尽量避开叶片。杀菌剂可以选啶酰菌胺、枯草芽孢杆菌、嘧霉胺等。
2. 根腐病
上面左边是健康的根,右边为腐烂的根
浇水过多、土壤排水性差,或把小苗种在过大的花盆里(导致盆土干燥速度慢),都可能引发根腐病。根腐病的核心诱因并非浇水本身,而是土壤持续潮湿或积水,导致真菌入侵植物根部;若感染情况严重,整棵植株都会腐烂。
c
根腐病以预防为主,一旦感染,处理难度较大。若植物已感染根腐病,需先将其从花盆中取出,抖掉所有土壤,用消毒后的工具切掉发黑、腐烂的根系(建议往健康根系部分多切一点,避免残留病菌);花盆需重新消毒,再用新土壤栽种。切除烂根后,可将根系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消毒,取出晾干后,再用新盆土重新上盆。
若植物的根系和主干都已腐烂,建议直接丢弃。
3. 白粉病
植物感染白粉病后,叶片表面会覆盖一层白色粉末,用手可以擦掉一部分。绣球花、月季花、长寿花、非洲堇、常青藤、秋海棠等植物,都容易感染白粉病,且在通风条件极差的环境中,病害更易滋生。
发现白粉病后,需及时去除发病的叶片,同时加强环境通风;若病害严重,只能通过喷洒杀菌剂防治。杀菌剂可以选苯甲嘧菌酯、醚菌酯和戊唑醇等。
4. 烟煤病
植物感染烟煤病后,叶片上会出现黑灰色病斑,看起来像一层烟灰。这种病害的诱因是:植物先感染害虫,害虫的排泄物粘在叶片上,阻碍植物光合作用,进而滋生出烟煤状的霉菌。
应对烟煤病,需先及时清除虫害,再将叶片上有烟煤病斑的部分切除干净,避免病害扩散。
来源:司寇苗苗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