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蚊子工厂每周孵化1.9亿只蚊子!只为让它们绝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7 23:20 1

摘要:10月2日,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一个占地1300平方米的工厂正式建成投产。

10月2日,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一个占地1300平方米的工厂正式建成投产。

这个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工厂,竟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厂…

(世界最大蚊子工厂)

而建立它的目的,就是要向杀死人类最多的昆虫——蚊子发起反击。

这一次反击的策略也是前所未有的:

科学家们要通过技术手段“策反蚊子”,将它们改造成为防止病毒传播的“无害个体”!

数万年来,人类对蚊子的战争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杀虫剂,蚊香片,防蚊水等只能保人类一时的安全,每年依旧有40多万人死于蚊子叮咬(世卫组织统计数据)。

十多年前,人类的防蚊技术总算有了质的飞跃:

通过孵化大量基因改造过的雄蚊,放生它们到野外去跟雌蚊交配,生下的幼蚊无法活到成熟就会死亡。

2016年,这项技术被率先运用在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用于灭蚊防止寨卡病毒的传播。

(十年前的蚊子工厂)

那些年,巴西在基因改造蚊的投入上相当大。

彼时的宗旨是尽可能多地减少蚊子,从数量上消灭掉更多的蚊子…

不过事实证明,一味专注于杀死蚊子,并不能有效阻止传染病的爆发。

去年,巴西再次爆发了轰动全球的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病毒通过埃及伊蚊大量传播,共造成648万病例,5972人不治身亡。

这沉痛的经历让巴西开始反思,他们决定升级技术,建世界最大蚊子工厂,同时,改变对付蚊子的策略。

这一次,他们依然决定孵化改造后的蚊子,不为尽可能多地去消灭蚊子,而是让蚊子繁衍不传播病毒的后代。

这座最大的工厂位于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市,依旧使用了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Oxitec)的技术配置,只是和十年前相比,防蚊技术已有了质的飞跃。

十年前是通过基因改造雄蚊,让它和雌蚊的后代无法活到性成熟,从而使蚊子的数量减少。

而这一次改造的蚊子,是直接让蚊子变成能阻断登革热病毒的体质。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工厂将大量埃及伊蚊虫卵注入沃尔巴克氏菌,让孵化出来的蚊子身体都感染上沃尔巴克氏菌,这种细菌能有效阻止登革热病毒在蚊子的体内繁殖。

而这些蚊子被放生到野外之后,和野生蚊子交配生下的后代,同样会携带沃尔巴克氏菌。

这样一来,新繁殖的幼蚊也就不会感染和携带登革热病毒,从而有效阻止了更多埃及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

在这个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厂里,埃及伊蚊被放在数万张盛水的托盘上,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让幼虫大量孵化。

(幼蚊的培育)

孵化出来的幼虫在生长一段时间后,会被转移到密封的笼子里。

在这里,它们继续接受喂养。

不同性别的蚊子,喂养它们的食物也大不相同:

雄蚊最爱的食物是甜味的溶液。

而雌蚊最爱的食物则是动物的血液,这些血液被洒在模拟人体皮肤的袋子上,供雌蚊们享用。

一般喂养四个星期,这些特殊培育的蚊子就达到性成熟,能够产生后代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放生。

随后,工厂的工作人员在坎皮纳斯市多个地点放生蚊子,他们打开罐子,放飞数万只改造后的蚊子,这些蚊子将会成为有效防止登革热病毒传播的有力成员。

如今,这个新工厂每周能生产1.9亿只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预计能为约1亿巴西人提供保护。

在10月2日正式启用后,它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防控设施。

既然无法消灭蚊子,不如将它们改造成为无害的个体。

或许在数万年和蚊子的战争后,这样的策略,能成为人类战胜蚊子的奇谋妙计。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