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晴天冬不冷,寒露阴天冬冻死”,明日寒露,冬天会很冷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7 22:30 1

摘要:明天早上打开大门,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就站在寒露的门槛上。寒露这个节气,在大自然中就能发现它的踪迹。晨起树叶上的白霜,傍晚扑面而来的晚风,都在提醒我们已经进入寒露节气,天气也转凉。

明天早上打开大门,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就站在寒露的门槛上。寒露这个节气,在大自然中就能发现它的踪迹。晨起树叶上的白霜,傍晚扑面而来的晚风,都在提醒我们已经进入寒露节气,天气也转凉。

当寒露来临前,老人们常说:“寒冷晴天冬不冷,寒露阴天冬冻死”。真没想到寒露的天气,竟关系着冬天的冷与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大多在农历的八月到九月出现。从字面上理解,寒露就是寒凉之露。

冷暖交替的季节,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凝结成露珠。到了深秋气温再降,水汽就会凝结成霜,这是转凉到寒冷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古书《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就有描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句话就定义了露水因为寒冷会凝结成霜。

寒露节气大多在庚戌月,天干中的“庚”在五行中属金,代表着刚硬。而秋季本身也属金,人们习惯称之为金秋。

再与地支的戊土相结合,土又能生金,强强联合,让寒露处在“金气”最旺的时候。

2025年闰六月,寒露在农历的八月十七,正是戊寅日,戊土坐寅木,表面看似稳固,实则暗潮涌动,说明这一天气候变化极端。

我国南北的气候差异较大,南方刚刚结束炎热,北方有的地区已进入冬季。昼夜温差大,能达到10℃以上甚至更多。

民间谚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提醒人们进入寒露节气后要注意保暖。

冬天冷不冷,能从寒露这天的天气看出来,那么今年的冬天很冷吗?寒露当天的气候,真的能预测整个冬天的冷暖趋势吗?

寒露当天晴好,预示着接下来冬天不会太冷,也就是是暖冬。

如果寒露当天是阴天或下雨,那么冬天会异常寒冷,是一个冷冬。

古书《田家五行》中记载:“寒露无雨,百日无霜”,再次确认了寒露当天无雨,那么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天气温暖,不会下霜。

寒露节气正是收获作物的季节,此时农民希望有个好天气,作物才能顺利收割归仓。

冬天也不会太冷,可避免作物发生冻害,这是大家都期盼的年景。但天气变化无常,只能拭目以待,做好应对。

寒露是秋季向冬季转换的节点,老一辈的人没有天气预报参考,只能将当天的天气当成信号,用来安排冬季的农事生产。

秕疸这个词可能大家不太了解,秕是指不太饱满的谷物,而疸是指作物受到病害,影响正常生长。

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农民种的作物受到病害,到了收割时谷物干瘪,产量大打折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寒露这天如果刮大风,长出来的作物籽粒干瘪,收成不如往年,一年的辛苦几乎白费。

北方地区种植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寒露时节正是灌浆的关键期,若是长时间刮风,植株内的水分容易蒸腾,灌浆中断或减缓,造成秕谷减产。

若遇强风,收获期作物发生倒伏,籽粒霉乱生虫,会直接导致减产或绝收。

寒露刮风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对收成造成威胁,只能提前防范减少损失。

寒露刮风,秕疸成空这句谚语,正是农民对自然灾害最痛切的总结。

对于农民而言,春季的天气对农耕有着很大影响。二月正是播种的季节,这个时候雨涟涟,地里缺少光照,种子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虫害。

如果寒露当天下雨,就意味着来年二月将会阴雨绵绵,没有好天气。这个时候农民就要早做打算,提前修整土地,挖沟排水,选择抗涝品种或避开雨天。

结语:“寒露晴天冬不冷,寒露阴天冬冻死”,这是祖先生活千百年得来的智慧结晶,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对大自然深刻观察的结果。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不必将此视为准则,但也可以作为一种与大自然对话的趣味方式。在寒露这天,我们可以看看天空,感受季节给我们带来的不同体验。

它提醒我们,寒冬马上就要来了,至于冬天冷不冷,我们可以提前预测一下。

来源:木苏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