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月亮记得所有回家的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7 20:17 1

摘要:这条路由过去的印记铺就而成——它原本是明港到毛集的小铁路,后来才改成了如今的水泥路。从父亲沿着它送我们去求学,到如今我牵着儿子的手归来,路的面貌在变,但刻在我心里的地图,却从未模糊。尤其是快到老家时,窗外的景致仿佛都活了过来,每一处都能勾连起一段回忆,思绪万千

车轮轻颠着驶过那条熟悉的乡间小道,儿子忽然指着窗外喊:“爸爸,月亮在跟着我们回家呢!”暮色四合的田埂上,一轮将圆未圆的月已挂在天边。

这条路由过去的印记铺就而成——它原本是明港到毛集的小铁路,后来才改成了如今的水泥路。从父亲沿着它送我们去求学,到如今我牵着儿子的手归来,路的面貌在变,但刻在我心里的地图,却从未模糊。尤其是快到老家时,窗外的景致仿佛都活了过来,每一处都能勾连起一段回忆,思绪万千。

“看,这原本是火车走的铁轨。爸爸上初中时,还经常和小伙伴在铁轨上走。”我指着窗外对儿子说。他好奇地张望,想象着爸爸正踩着铁轨蜿蜒走向远方。男人对老家的感情,大抵如此,不仅想着常回来看看,甚至总盘算着要在老家盖一栋房子,这几乎成了一种执念。仿佛只有双脚真切地踩在这片土地上,呼吸着这里熟悉的空气,那颗在都市里奔波劳碌的心,才能彻底地踏实、松弛下来。

老家的灯火在渐浓的夜色中亮起。母亲的身影,不出所料地早已守在门口张望,父亲则还在院子里,收拾着刚收回来、尚未来得及晾晒的花生。今年的光景格外艰难——庄稼生长时遭遇大旱,收割时却又阴雨连绵了近一个月。抢收回来的粮食堆在家里,好多花生、玉米都来不及晒,眼睁睁看着它们发了芽。“中秋节?庄稼收不回来,就是渡劫。”父亲直起腰,脸上写满了疲惫。在他和乡亲们心里,庄稼的收成远比什么丰收节、中秋节来得实在和紧迫。

然而,我深知,他们心底比谁都更期盼这个团圆的节日。因为只有这一天,他们散落在他乡的孩子们,不管在哪里,只要举头可以望见明月,就会想念家乡。那些游子们中的一部分,会跨越千山万水,回到故乡。可真的回到老家,最兴奋的是归途,最忙碌的是父母,我们反倒成了最无聊懒散的一群。幸而,四岁半的儿子总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在院子里追逐一只鸡,或者把玩爷爷的农具,他的笑声清脆明亮,仿佛他去了哪里,哪里就笑声一片。

“为什么奶奶总是放心不下老家的鸡,不愿意到城里多住一段时间呢?”儿子曾仰着小脸,不解地问我。如今,我更加明白了:我们这一代,已然吃不了庄稼地的苦;而我们的父母,终究不愿意走出这片农村。他们不愿意田地荒芜,舍不得离开这祖祖辈辈耕作、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

有时在城里,看到别人的父母能为子女的事业铺路搭桥,我也会有一闪而过的感叹。但这念头刚一冒头,便被另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压了下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何尝不是另一种伟大?他们用汗水和脊梁,硬是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而且都有了稳定的编制,这谈何容易?他们没有高深的学问,却教会了我们最根本的道理:在学校要好好听课,回到家必须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他们用最质朴的言行,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认真,什么是坚强。

亲戚们陆续来了,团圆饭的气氛是热闹的。但饭前饭后的光景,却常常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长辈们还在厨房里忙碌着,晚辈们各玩各的——不是相约去钓鱼打牌,就是玩手机。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坐下来,陪长辈们聊聊家常。于是,老人们满怀期待、忙忙碌碌准备的一大桌菜,仿佛只换来了一场短暂的喧哗。厨房里的碗还没洗完,出门一看,院子里的人已经走了一大半。盼望了那么久的中秋团圆,还没能好好说上几句话,老屋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每每见此情景,我总觉得老人们可怜。

因此,我参加这样的聚会,总是会刻意带着儿子晚些走。我始终认为,晚辈和长辈之间,不能光指望天生的血缘之亲。感情,需要彼此付出,需要实际的联系,需要大量共处的时光来培养。

陪着父母坐在院子里,一边剥着那些发芽的花生,一边听他们唠叨村里的琐事。儿子也搬来他的小板凳,挤在奶奶身边,虽然剥得慢,小手却忙个不停。母亲看着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笑容比中秋的月亮还要明亮、温暖。看着祖孙俩头挨着头的样子,我心里那个念头更坚定了——我想跟儿子说,家里多一个弟弟或妹妹,你就多一个至亲的陪伴;我希望未来的家,人丁兴旺,越来越温馨热闹。我终于懂了老一辈为什么总盼着儿孙满堂。

“爸爸,为什么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呢?”儿子望着天上那轮圆满的月亮,忽然发问。我想起苏东坡的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你看,月亮就像我们的家”我试着用他能懂的语言解释,“平时我们不总能在一起,就像月亮会缺一块。但到了中秋节,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团圆,就像今晚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很认真地说:“那我们下次,还要早点回来看月亮!”

这个中秋,我不仅带他回到了地理意义上的老家,更在他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关于“家”、关于“根”、关于生命传承的种子。

这就是我想让儿子感受的中秋。它不只是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根脉、关于亲情传承的深刻体验。这个农村的中秋,百感交集,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还需要我和他,在往后无数个归家的日子里,一同慢慢感触,细细品味。而头顶的这轮明月,将会永远记得所有游子回家的路。

来源:拾光里的开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