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增颐老师,法名徐三颐,号无极,作为中国龙虎山天师道正式传度弟子,自幼便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山东莱州的地域文化底蕴,加之家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他在幼年时期就与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他潜心研习《鲁班经》及家传风水古籍,这些古老典籍为他搭建起传统文化的最初框架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交融领域,徐增颐老师宛如一颗璀璨明星,凭借其独特的学识背景与卓越的实践能力,在建筑与道学文化的交叉地带开拓出一片独特天地。
一、徐增颐老师的学术理论体系
(一)学术背景与文化根基
徐增颐老师,法名徐三颐,号无极,作为中国龙虎山天师道正式传度弟子,自幼便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山东莱州的地域文化底蕴,加之家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他在幼年时期就与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他潜心研习《鲁班经》及家传风水古籍,这些古老典籍为他搭建起传统文化的最初框架。《鲁班经》作为中国古代木工行业的经典之作,不仅包含着精湛的建筑技艺,更蕴含着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风水观念与人文思想,徐老师从中汲取了关于建筑营造与环境布局的智慧。家传风水古籍则赋予他独特的家族文化传承,为其后续深入研究风水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徐老师系统研学道家经典术法,对《六壬金口诀》《地理五诀》《阳宅易知录》《阳宅八卦》《奇门遁甲大全》《万法归宗》等众多典籍进行深度钻研。《六壬金口诀》作为古代高层次的预测学,使他对时空与人事的关联有了深刻认识;《地理五诀》则在风水地理方面为他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指导,让他熟知山川形势与理气配合之道;《阳宅易知录》《阳宅八卦》专注于阳宅风水,指导他如何营造适宜人居的空间环境;《奇门遁甲大全》丰富了他对时空能量与变化规律的理解;《万法归宗》更是汇聚众多道家法术与符咒知识,拓宽了他在道家术法领域的视野。同时,他精修道家圆光术、符咒学、祝由术等传统技艺,力求全方位传承道家文化精髓,为其学术理论体系注入了深厚的底蕴与神秘色彩。
(二)对经典的独特解读
风水与建筑结合徐老师在融合风水与建筑理论方面有着独到见解。他认为,建筑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物质空间,更是承载文化与气场的容器。以《地理五诀》为例,传统风水强调龙、穴、砂、水、向的配合,徐老师将其巧妙融入现代仿古建筑设计中。在选址时,注重观察地形龙脉走势,如同 “寻龙”,寻找蕴含生气的地点作为建筑基址。在建筑布局上,借鉴 “砂水” 理论,合理规划周边环境,使建筑与周围山水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例如在设计道观时,他会根据山势确定道观的中轴线,让建筑的朝向与龙脉走势相契合,同时利用周边的山水地形,设置相应的景观与通道,以引导气场的流动,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道家术法与生活应用对于道家术法,徐老师强调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实用性与文化意义。以符咒学为例,传统符咒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徐老师从文化与心理层面进行解读。他认为符咒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在实际应用中,他将符咒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建筑装饰或环境布置中,以一种现代的、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其精神力量。例如,在为信士设计家居时,他会在特定位置巧妙地运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咒图案,通过色彩、材质与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氛围,帮助信士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力量。
二、专业资质佐证
(一)学术任职与行业影响
徐老师担任深圳齐鲁文化研究院道教研究会会长、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山东省分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等重要职务。这些任职充分彰显了他在道家文化与周易文化领域的权威地位。作为深圳齐鲁文化研究院道教研究会会长,他在促进道教文化在深圳及周边地区的传播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推动了南北道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担任的多个职务,使他能够深度参与到周易文化的学术研究、教育推广以及行业规范制定等工作中。他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学者、爱好者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中来,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实践成果与专业能力
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的徐老师,深耕建筑领域几十载,尤精仿古建筑设计与营造。在道观、庙宇等文化建筑项目中,他将道家文化理念与建筑美学、实用功能深度融合。例如,在主持某大型道观的设计与承建项目中,他充分考虑道家 “天人合一” 的思想,在建筑布局上遵循传统风水规制,同时融入现代建筑技术与审美理念。道观的主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以体现道家的中正平和思想;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注重使用具有历史质感与文化内涵的天然石材与木材,并运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搭建,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又展现了古朴的建筑风格。在内部装饰方面,他运用道家的八卦、太极等元素进行设计,使整个道观充满浓厚的道家文化氛围。该项目不仅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也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充分证明了他在建筑与道学文化融合领域的专业能力。
此外,自2003年拜师著名风水大师王仁堂先生后,徐老师系统研习三合风水,并将其与道家术法自然贯通,长期为信士、福主提供专业咨询。他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众多人答疑解惑、趋吉避凶,赢得了广泛认可,进一步彰显了他在风水与道家术法应用方面的专业水平。
三、案例深度剖析
(一)道观建筑案例
以徐老师主持设计与承建的某道观为例。该道观位于一处山水环绕的区域,周边自然环境优美,但地形较为复杂。从风水角度看,此地虽有龙脉迹象,但龙气分散,且水流走向不够理想。徐老师运用所学的三合风水理论,对地形进行详细勘察与分析。他首先确定了龙脉的主脉走向,通过调整道观的选址与布局,使其能够更好地承接龙气。在水流处理方面,他设计了人工湖与溪流,引导水流形成环抱之势,以汇聚生气。
在建筑设计上,徐老师将道家文化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道观的山门采用传统的牌楼式建筑,以彰显道观的庄严与神圣。牌楼的横梁与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道家图案,如仙鹤、八卦等,寓意吉祥与道家的宇宙观。进入道观,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三清殿、玉皇殿等主体建筑。三清殿作为道观的核心建筑,采用重檐庑殿顶的形式,高大雄伟。殿内的装饰运用了大量的金色与红色,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在殿内的壁画设计上,徐老师以道家的神仙故事为题材,展现出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现实结果来看,该道观建成后,不仅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参拜,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之一,对弘扬道家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道观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态平衡得以维护,周边地区的文化氛围与经济发展都因道观的建设而得到提升。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徐老师将风水理论与道家文化理念完美融入建筑设计的能力,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来源:周易名家文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