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秋季开学前夕,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一项温暖而务实的计划——**“银龄讲学计划”**,面向全国招募7000名退休教师,奔赴农村学校支教。湖北、四川、吉林、安徽、浙江、甘肃等地已率先发布招募公告,其中浙江省更以“优先保障山区26县”的精准政策引发关注
2025年秋季开学前夕,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一项温暖而务实的计划——**“银龄讲学计划”**,面向全国招募7000名退休教师,奔赴农村学校支教。湖北、四川、吉林、安徽、浙江、甘肃等地已率先发布招募公告,其中浙江省更以“优先保障山区26县”的精准政策引发关注。这一举措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更让退休教师的智慧与经验在田野间焕发“第二春”。
政策背景:为何专招“退休教师”?
近年来,乡村教育面临师资“留不住、配不齐”的困境。年轻教师流动性大,偏远地区学科结构性短缺(如音体美、科学教师)尤为突出。而退休教师群体恰能弥补这一短板:**经验丰富、稳定性强、无需长期培养**。据教育部数据,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缺口仍超10万人,而银龄讲学计划自2018年试点以来,已累计选派2.4万名退休教师,覆盖中西部23个省份,课堂满意度达92%以上。
此次2025年计划进一步优化待遇:**中央财政按年人均2万元标准补助**,地方配套提供交通、住宿等保障,部分地区还给予职称评聘倾斜。例如,吉林省明确“支教经历可作为高级职称评审加分项”,安徽省则承诺“提供乡镇周转住房”。
地方实践:浙江“精准派单”,甘肃“以老带新”
各地招募政策各具特色:
- **浙江**将700个名额重点投向山区26县,要求退休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身体健康”,并鼓励原单位返聘;
- **甘肃**提出“1+N”模式,即1名银龄教师指导3名乡村青年教师,形成“传帮带”链条;
- **四川**优先招募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并开设“银龄名师工作室”;
- **湖北**则结合“县管校聘”改革,允许支教教师跨县调配,灵活支援薄弱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明确“不占编制、不转关系”的柔性用人机制,既减轻财政压力,又激活了退休人才资源。
社会热议:是“发挥余热”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支持者认为,退休教师能快速缓解乡村教育“燃眉之急”。68岁的杭州退休教师王丽华已报名浙江计划:“我带过30年物理课,现在农村孩子实验设备少,但用矿泉水瓶也能做浮力实验——经验比设备更重要。”
但也有质疑声:**“靠银发族救场,是否掩盖了乡村教师待遇低的根本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专家指出,短期看,银龄计划是有效补充;长期仍需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例如加大津贴、优化晋升通道。教育部回应称,该计划与“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等政策并行,旨在形成“长短结合”的师资供给体系。
未来展望:从“输血”到“造血”
银龄教师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为乡村教育播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吉林通化一所乡镇中学的校长分享:“去年来的退休化学教师不仅上课,还带着年轻教师开发了‘田间实验室’,现在孩子们能用玉米秸秆测酸碱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退休人才再开发已成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建议,未来可探索“银龄教师数据库”,按学科、地域智能匹配需求,同时引入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让这一群体“留得下、教得好”。
结束语
“夕阳红”遇上“朝阳产业”,这场跨越年龄的教育接力,既是对乡村孩子的承诺,也是对退休教师价值的重新定义。当7000名银龄教师踏上讲台,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教育公平”的温暖答案。#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感谢你的阅读!
来源:琦琦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