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之前的文章中,桃花石杂谈曾经给大家介绍过唐朝在阿富汗境内曾经设立的各个都督府及其历史。但其实唐朝对今天中国境外的中亚地区的经营,其重心更多地还是位于今天中亚几国的境内。当时,唐朝曾在当地设立过多个都督府乃至都护府,并曾与周边其它政权爆发过多场战争。今天桃花石
在之前的文章中,桃花石杂谈曾经给大家介绍过唐朝在阿富汗境内曾经设立的各个都督府及其历史。但其实唐朝对今天中国境外的中亚地区的经营,其重心更多地还是位于今天中亚几国的境内。当时,唐朝曾在当地设立过多个都督府乃至都护府,并曾与周边其它政权爆发过多场战争。今天桃花石杂谈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段历史,看看唐朝在今天的中亚诸国都曾留下过怎样的印记。
公元640年,唐太宗发兵攻灭了虽由汉人建立,却长期归附其它西域政权,与中原政权作对的高昌国。随后几年又先后在龟兹、焉耆、于阗和疏勒(此四地均位置我国新疆境内)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形成了最初的安西四镇,其部分辖地已经越过了今天的中国边界。此后安西都护府也就成为了唐朝进一步经营中亚的桥头堡。
而在公元657年正月,唐朝兵分南北两路,北路由大将苏定方率领,包括唐军和回纥骑兵,南路则由此前已经归顺唐朝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率领,对当时在西域横行一时,给唐朝造成过巨大麻烦的西突厥发动了全面讨伐。
此战唐军以苏定方的北路军主攻,两个阿史那率领的南路军招降为主要策略,一路奏凯,先后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和曳咥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等地大败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的军队,最终一直追击沙钵罗到其牙帐金牙山(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东北)周边,迫使沙钵罗放弃牙帐,逃到了附近粟特人聚居的石国避难。
而不久之后,石国人诱擒沙钵罗,并将其交给负责追击的唐将萧嗣业,西突厥宣告灭亡。随后,唐朝在西突厥故地设立了昆陵和濛池两个都护府。其中,昆陵都护府治所位于庭州,即今天我国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周边,但其所辖区域却包括碎叶川以东区域,其中部分已经位于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而濛池都护府的治所就位于碎叶水旁的碎叶城。现代主流观点认为碎叶城位于今天吉尔吉斯境内的托克马克附近,可以说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和哈萨克斯坦一部在当朝就已经被置于了唐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同时,唐朝还将此前设置的安西都护府改为安西大都护府,这两个新设立的都护府当时都从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但在当时,发源自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也正处于其最为强盛的阶段,在前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也曾多次与唐朝乃至其它周边政权针对西域进行过激烈争夺。比如在公元670年和678年,吐蕃就曾两次攻占了安西都护府所在区域,迫使唐朝两次罢置安西四镇。此前归附唐朝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都支也倒向吐蕃,在安西地区对唐朝利益进行侵扰。
之后,唐朝大将裴行俭以护送波斯王子尼涅师(在波斯被阿拉伯人灭亡后逃到中国)回国为由,集结了差不多一万军队,在公元679年趁阿史那都支不备,一举将其俘虏,并送到了长安。此后,唐朝用碎叶城取代了焉耆,将其升格为安西四镇之一,也使其地位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也有必要插一段关于李白的内容。大家知道,近代有许多人认为: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诗人李白很可能就是出生在碎叶城。而现代观点认为,李白是出生于公元701年。如果他确实出生于碎叶,那就很有可能跟之前唐朝将碎叶升格为安西四镇之一,使碎叶的重要性极大提升,从而促使当地人口大增,特别是来自中原的汉人人口增加有相当程度的联系了。
而在唐朝设立昆陵和濛池两个都护府之后,还设立了一系列从属于这两个都护府的都督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位于今天的中亚诸国境内。比如前面我们提到,西突厥末代可汗沙钵罗的牙帐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周边。而在唐军攻占此地之后,就曾很快在此地设立了大宛都督府。同时,唐朝还在今天乌兹别克境内的另外两座城市撒马尔罕和沙赫里萨布兹周边设立了康居都督府和佉沙州,而这些行政单位,也都成为了当时唐朝对抗阿拉伯帝国(大食)在中亚扩张的战略前沿。
此外,在此前后,唐朝还曾先后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境内设立过洁山(阿拉木图周边)和咽面州(巴尔喀什湖东南)都督府,在塔吉克斯坦境内设立过天马(杜尚别周边)和至拔州(苏尔哈布河流域)都督府,在土库曼斯坦境内设置过旅獒州(土库曼东南)都督府。当然,这些都督府大多实行“以部族置府州”的特殊治理模式,其都督也大多由当地部族首领世袭担任,但接受唐朝册封,并承担朝贡义务,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也起到了维护丝绸之路北道商路安全的作用。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当时的中亚其实还是长期处于多方争雄的局面之下。所以虽然唐朝鼎盛时期的领土确实曾经扩展到今天中亚诸国境内,但当地也长期处于激烈的争夺之中。所以很自然,唐朝在今天中亚诸国境内的领土也曾出现过许多变故。
在这里我们就以位于今天吉尔吉斯境内的碎叶城为例,通过其在被列为安西四镇之后几十年间的多次易手,来展示一下当时各方对今天中亚诸国部分区域激烈争夺的形势。
在公元685年,西突厥余部他匐曾发动叛乱,从唐军手中夺取碎叶城。不过仅仅一年之后,另外一个已经投了唐的西突厥贵族斛瑟罗就为唐朝重新夺回了碎叶城。但又仅仅过了4年,后突厥首领骨咄禄又对西域展开猛攻,攻陷了碎叶。而又在一年之后,当时向唐称臣的突骑施部又击败后突厥,占领了碎叶。之后不久,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主动将碎叶城交给唐军,碎叶城再次失而复得。
此次收复碎叶之后,唐朝加强了在碎叶的军事存在,派出了大约2.4万军队常驻安西四镇,并开始任命专职的碎叶镇守使韩思忠以及相关民事官员,使包括碎叶在内的安西四镇局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但在公元699年,碎叶城再次被后突厥攻陷,但不久后乌质勒再次率突骑施部将其驱逐。公元700年,唐朝任命西突厥贵族斛瑟罗为平西军大总管,让他镇守碎叶,并向当地派驻了一些汉军驻守。公元709年,唐朝将北庭都护府也升级为大都护府,碎叶城转而隶属北庭大都护府,唐朝北庭都护吕休璟也同时兼任碎叶镇守使。
公元716年,碎叶又回归安西大都护府,重新成为安西四镇之一。但在两年之后,逐渐强盛的突骑施部在其可汗苏禄的率领下对当时仍然处于唐朝控制之下的碎叶城发动进攻。结果突骑施军队击败了唐朝任命的碎叶长官阿史那献,唐朝对碎叶再次失控。
不过当时突骑施仍然对唐称臣,所以一年之后唐朝向碎叶城派出使节,册封苏禄为金方道经略使,但也按其要求将碎叶公开让给了突骑施,等于以一种变通的方式放弃了对碎叶城的控制。
此后这种激烈争夺的格局继续得到了延续。在公元742年,唐朝废止了与今天中亚诸国所在区域关系最为密切的濛池都护府。但此时唐朝仍未放弃对周边区域的争夺,对周边部分区域的控制仍然持续了一段时间。
直到公元751年,大量唐军还曾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塔拉斯周边或今天吉尔吉斯的普科罗夫卡周边(具体地点有争议)与阿拉伯军队爆发了著名的怛罗斯之战。但此战的结果是唐军被阿拉伯军击败,导致唐朝失去了绝大多数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的领土,可以说在此之后,唐朝才基本退出了对今天中亚诸国所在区域的争夺,当地与唐朝相关的历史到此才算告一段落。(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吴老师历史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