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友不坑贫道的国军少将,投降我军后仍不老实,最终自食恶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15:48 2

摘要:今天我要说的国军将领是孙进贤,他的人生轨迹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表现两个样,令人瞠目结舌。

今天我要说的国军将领是孙进贤,他的人生轨迹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表现两个样,令人瞠目结舌。

孙进贤早年是山东省警备旅里的一名军官,后来部队编入第57师,他也就此完成了从杂牌到国军嫡系部队的转变。

正因为如此,孙进贤得以保送到黄埔军校高教班第五期受训,给自己镀了层金。

有一说一,孙进贤抗战时期表现英勇,打起鬼子来毫不手软。

他先是参加了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在部队大量伤亡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凭战功升为第170团的上校团长。

1943年,孙进贤跟着师长余程万担负起了坚守常德的重任。

在这次会战中,第170团打的只剩下20来人,孙进贤也负伤在身,最后跟随余程万成功突围。

由于余程万的突围行动没得到上级批准,战后因此被撤职。

孙进贤并没受到处罚,其后又参加了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获得不少荣誉。

这使得不少人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敢打硬仗的勇猛军官。

假如这时候的孙进贤退出了军界,或是担任文职,那历史留给他的将是一个抗日英雄的美名。

但唐朝白居易有首诗说得好: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所以古人常说盖棺定论,是非常有道理的。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孙进贤不为人知的阴暗面逐渐暴露了出来。

1948年,孙进贤调升为新编第20旅少将旅长,成了李弥的下属。

不久后部队奉命改编为第237师,他也跟着李弥打内战,以少将师长的身份参加了淮海战役。

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日益腐朽的国民党部队很快就成溃败之势。

孙进贤所在的237师全军覆灭,见势不妙的他赶紧化装成老百姓和李弥一样突出了重围。

重组残军的李弥让孙进贤当上了新组建的第170师师长,妄图阻挡我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

到了1950年初,解放军都快把红旗插遍全中国了,老蒋在大陆的家底基本败光。

刚被汤尧提拔为第9军军长的孙进贤位子还没坐热,就接到原先的反攻计划改成撤往缅甸的军事行动。

汤尧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让曹天戈的第8军和孙进贤的第9军分为左右两路,互相掩护渡过元江。

或许是孙进贤被解放军打怕了,当年抗日的勇猛早就丢到了九霄云外。

这时候他有了私心,觉得几万人一起跑目标太大容易被解放军追上。

于是,孙进贤玩了命似的带着部队火速逃窜,率先赶到元江。

等到他率其先头部队3000余人过桥后,居然命令手下把江上这座唯一的铁索桥炸了。

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等于是把上级汤尧以及第8军扔在江对岸送给解放军当“大礼包”了。

更令人愤慨的是,孙进贤为保自己逃出生天,炸桥时甚至把自己部队里奉命守备桥头堡的一个团也给丢下了。

汤尧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孙进贤不体念上峰、不顾全军死活,并当众宣布:过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决孙进贤!

可骂又有什么用,很快汤尧及第8军军长曹天戈、参谋长杨也可等高级将领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被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汤尧(中)、曹天戈(左)和杨也可(右)

孙进贤这种出卖友军的恶心操作,简直是主打一个损人利己,坑道友不坑贫道。

这种事无论发生在哪个年代,都是令人深恶痛绝之事。

或许连老天也看不惯孙进贤的龌龊行径,很快给了他一个报应。

解放军的37师早就带着先头部队抄小路绕到前面切断了国军退路,让孙进贤的逃跑计划彻底落空。

困在镇沅县的孙进贤部队经过数日激战,陷入了被动局面。

他发现继续抵抗已经毫无意义,部队伤亡越来越大。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倘若孙进贤不狠毒炸桥的话,跟着汤尧的大部队一起逃跑,可能会有逃生的机会。

但后悔也没有用了,部下生怕再打下去全军覆没,赶紧劝道:“军长,咱跟共军谈谈吧。”

孙进贤也吓破了胆,派情报科长陈子强下山找解放军谈判。

我军负责谈判的是109团的副团长周峰,见到陈子强后就听到对方提出了第一个条件:“我们得到建水再缴枪。”

周峰才不会给他们挣扎的机会,当场一口拒绝:“不行,必须就地缴枪。缴枪后你们的安全,我们解放军负责。”

陈子强见周峰不上当就提第二个条件:“私人财物不能没收,军官们的待遇得保证。”

周峰立即按照相关政策答应下来:“放心,我党的政策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的私人财产,我们绝不动。”

陈子强总算松了口气,赶紧提了最后一个条件:“周代表,你看能不能给孙军长一个起义名分?”

周峰忍不住笑了,直接向对方表明形势:“新中国成立快半年了,你们还负隅顽抗,现在无条件投降,已经是我们最大的宽大。想算起义?淮海战役那时候还行,现在晚了。”

陈子强见没有戏,只得灰溜溜地回去汇报了。

孙进贤哪敢负隅顽抗,于1950年2月6日带着三千多人向解放军投降了。

陈赓司令员念在同是黄埔校友的份上,给中央发电报时特地把“投降”写成了“投诚”。

元江阻击战中的国军俘虏

投诚的待遇和俘虏是不一样的,孙进贤如有感恩之情老实过余生,大半会有个好结局。

可这家伙不老实,还想着给老蒋效忠。

解放军对投诚的国民党军官采取了宽大政策,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孙进贤也因此获得一定程度的信任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可当他得知包围自己的解放军主力部队只有四百来号人时,竟私下懊悔道:“唉,早知道就带着弟兄们强行突围了!”

三天后,这家伙贼心不死,看解放军管得松,居然想煽动旧部叛乱。

可部下大半不愿意继续打内战,压根没几个人搭理他。

被孙进贤寄以厚望的叛乱不到一天就被平息,他本人被当场逮捕关了起来。

可在关押期间,孙进贤还拒不认罪,谎称自己是被人胁迫。

对于这种顽固分子,我党最终判出他死刑。

1951年,孙进贤在昆明被公审枪决。

令人搞笑的是,远在台湾的国防部只知孙进贤向解放军投诚一事,不知他此后所为。

1950年6月15日,台湾那边还明令公布:“孙进贤叛国投匪,着免去官位,并褫夺前授各种勋章奖章”。

九泉之下的孙进贤若知道为之尽忠的党国给自己的最后“待遇”,估计棺材板也盖不住了吧。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