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笑,F-35在加勒比海上空被雷达“点名”那一刻,飞行员估计比谁都尴尬:屏幕上一闪,坐标、速度、航向全被对面抄走,连僚机间距都看得清清楚楚。
“隐身”被扒掉底裤,也就一秒钟的事。
——别笑,F-35在加勒比海上空被雷达“点名”那一刻,飞行员估计比谁都尴尬:屏幕上一闪,坐标、速度、航向全被对面抄走,连僚机间距都看得清清楚楚。
更扎心的是,干这活的不是俄军“天空-SVU”,也不是欧洲“长颈鹿”,而是江西产、中文菜单、售后微信群的JY-27。
委内瑞拉人把这事玩成了连续剧。2020年第一次曝光,大家还以为是“政治宣传”,结果去年他们把JY-27跟S-300V捆在一起,450公里外就能给隐形机“拍证件照”。
数据链一改,俄制导弹直接拿中国雷达当眼镜,指谁打谁,误差一条马路。
美军内部简报里那句“unexpected integration”翻译过来就是:卧槽,还能这么搭?
华盛顿当然坐不住。
去年8月,空军一边嘴硬“依旧领先”,一边偷偷给F-35塞新补丁——CIRAS电子战套件,广告词是“再降40%反射面积”。
可惜项目拖期,现在只有犹他州训练队的几架能飞,前线部队还得靠老掉牙的AN/ALQ-239硬撑。
飞行员私下吐槽:等于让iPhone 14去跑iOS 4,电量掉得比心率还快。
更魔幻的是,巴西跟着下场吃瓜。9月国防部官宣:买JY-27E,顺便把国产“天盾”防空系统也接进去。
消息一出,隔壁智利、秘鲁空军参谋部连夜开会——毕竟谁也不想下次演习被自家雷达“误认”成铁鸟。
中国外贸版装备第一次在南美形成“团购”,拼多多都没这么快。
有人纳闷:区区一座米波雷达,怎么就把五代机拉下神坛?
说穿了就三句话——
1. 隐身涂层对分米波、米波天生肾虚,F-35再扁也得留垂尾,一留就是反射“天线”;
2. JY-27把能量管得贼精,脉冲压缩+数字T/R,信噪比拉满,杂波里抠信号,比老美早年P-18强出两个世代;
3. 委内瑞拉、巴西这些“非典型用户”舍得拉出来实战化部署,天天开机,数据喂得饱,算法越练越贼,真赶上隐形机就一眼认。
于是出现尴尬画面:美军想“展示存在”,得先算好委内瑞拉雷达值班表;航母编队进加勒比,得让EA-18G提前去“敲门”压制,生怕一不小心被直播。
威慑变“被威慑”,油费还得自己掏,五角大楼的KPI直接裂开。
当然,F-35不会一夜之间变废铁。
它的战场信息融合依旧变态,CIRAS全部到位后,RCS压到-50 dBsm不是梦。
但问题是:升级赶不上扩散,中国雷达已迭代到E型,价格还打七折;你这边一架35换雷达的钱,对面能买三套JY-27外加十年维保,还送中文培训班。
小国算盘噼啪响:既然能靠“拼多多”式防空让超级大国绕道,谁还勒紧裤带买天价隐身机?
故事写到这,结论并不复杂:技术代差被磨平的速度,比华尔街预计的快得多。
隐形战机依旧锋利,但“看不见”的神话已经破功。
以后在拉美上空飞直线,最好先看看地面有没有那口“米波大锅”——它不一定开火,但一定在数你翅膀上的铆钉。
来源:上进的云朵xEm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