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铺子魔芋工厂上演员工“减负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7 01:32 1

摘要:“以前在老厂,光速冻环节每天就得搬20吨货,现在按下按钮,产品自己就进冷库了。”10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浏阳市洞阳镇的盐津铺子休闲食品基地,跟随生产经理陈琛,经过多次消毒、全副“武装”后,进入了魔芋生产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以前在老厂,光速冻环节每天就得搬20吨货,现在按下按钮,产品自己就进冷库了。”10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浏阳市洞阳镇的盐津铺子休闲食品基地,跟随生产经理陈琛,经过多次消毒、全副“武装”后,进入了魔芋生产线。

映入眼帘的,已然不是以往印象中传统食品厂潮湿闷热的环境,而是一整排密封的不锈钢罐子,虽处于假期,但这座智能化工厂里机器轰鸣不断,传送带上的魔芋制品正有序流转。

日产60吨背后的“效能革命”

“这是我们的‘罐式工艺’,比传统的槽式工艺可先进太多。”魔芋车间生产总监王志伟指着罐子介绍,以前行业里常用敞开式的槽子进行加工、清洗等工艺,不仅蒸汽四处飘散、能耗高,还容易混入毛发等异物,换成密封罐后,水、物料和调料的配比都由系统精准控制,工人只需在中控屏上监控数据,车间里再也没有满地水渍,环境清爽了不少。

早在2023年,盐津铺子推出了子品牌“大魔王”,聚焦魔芋制品,联名中华老字号六必居,创新“六必居麻酱味”魔芋素毛肚,广受市场好评,并斩获多项行业大奖,市场供不应求。

面对扩大产能的紧急需求,工厂启动了智能化改造,并提前原计划两个月完成了改造,于今年4月点亮投产,王志伟表示,完成智能化改造后,车间只需100余人便可实现日产60吨魔芋制品,年产值达6亿元,而且能耗还减少了20%。

智能化不仅提效,更让工人告别了重体力劳动。在速冻车间,记者看到产品从生产线下来后,直接被自动传送系统送进冷库,无需人工搬运。

“以前在老厂,10公斤一盘的魔芋要靠人搬上搬下,每天人均搬20吨货,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陈琛笑着说,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巡检设备,清点仓库并及时补货,大家再也不用干重活,工作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

破解新中式零食的“非标智造难题”

一包“大魔王”魔芋爽,从原料到成品需要14个生产环节,目前,盐津铺子的魔芋车间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各类智能化设备充斥车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车间的智能化设备均属于“非标”产品。换言之,新中式零食,作为食品行业的一条新赛道,魔芋制品不像乳制品、烘焙食品等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其智能化改造无法“抄作业”。

谈话间,一只“大铁箱”穿过众人头顶,精准停在一台设备上,通过输送管道往里添加生产原料。

“这是我们从医院获得的灵感。”王志伟说,当初进行智能化改造时,为寻求一种干净的运输方式,众人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偶然间去医院体检,看到体检中心在天花板铺设了轨道,让新鲜血样从空中运输,灵光乍现,随即“复刻”,并成功应用。

眼下,盐津铺子的智能化探索还在继续。“从局部自动化到全面自动化,再到产线的数字化。”对于车间的智能化升级,盐津铺子成竹在胸。“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王志伟表示,除了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将来在设备出现异常数据而报警时,设备能根据大数据自动调节,无需人工干预。

只有手握超级工厂的企业,才有实力代表中国零食业,用高品质产品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就在前不久,盐津铺子的“产业链资源高度整合的中式零食智能工厂”入围了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该名单在全国范围内收录了274家工厂,其中长沙入围4家。

从人工搬运到智能操控,从敞开式生产到密封化加工,盐津铺子魔芋工厂摸着石头过河,用智能化生产线,树立行业新标杆。这个国庆,当消费者拆开一包魔芋爽时,或许不会想到,美味背后是一座工厂用科技与效率书写的“智造答卷”。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