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斯克一句“下周一见”,把FSD v14从本周的推送单里直接划掉,全球车主刚点开的更新按钮又灰了。
马斯克一句“下周一见”,把FSD v14从本周的推送单里直接划掉,全球车主刚点开的更新按钮又灰了。
他嘴上说“突发bug”,其实把锅甩给端到端AI,等于告诉华尔街:不是我不守时,是神经网络比我更任性。
这套端到端系统把摄像头图像一口气塞进一个模型,方向盘和油门信号直接吐出来,中间不写一行规则代码。
好处是像人,坏处是像刚拿本的新手——遇到没见过的画面就懵。
上周夜里,有员工在旧金山Lombard街试车,车子在弯道口突然给了一脚急刹,后头跟拍的无人机差点追尾。
这一脚刹车的数据被标成“corner case”送回训练池,马斯克一看损失函数曲线抬头,立刻按了暂停键。
他不敢把半成品推给200万辆车,真要是撞了,赔得起钱,赔不起热搜。
延期公告发在X,配图是一张AI生成的“未来城市”,暗示v14能让车自己混进闹市。
配图越梦幻,越说明他心虚——如果模型真靠谱,直接放实测视频就行,何必用AI画的假街景。
内部线报说,v14的目标是把城市接管里程做到100公里一次人工干预,现在是16公里。
数字看起来小,换算成用户感受就是早晚高峰少摸一次方向盘,广告片里能剪出三秒“双手离开”的特写。
为了这100公里,团队把无保护左转场景单独拎出来,刷了400万段视频,占掉加州超算中心整整一周机时。
电费单开到马斯克桌上,他批了,顺手把季度利润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市场秒懂:技术优先,利润让路。
中国车主暂时收不到推送,不是技术锁区,是数据出不了境。
上海超级工厂每天产出两千辆新车,每辆车每天跑20公里,这些视频如果传回美国,能再喂出一个v15。
但法规要求“境内存储、境内训练”,特斯拉只好把GPU留在北京机房,模型却留在加州,两边隔着太平洋对望。
马斯克4月访华,带着“数据合规”方案进部委,方案核心一句话:中国数据只训练中国版FSD,不回流。
监管没点头,也没摇头,只回一句“再评估”,这就是中文里最温柔的拒绝。
于是中国官网继续挂着“稍后推出”,比“coming soon”更玄,连个时间表都不给。
为了不掉粉,特斯拉把高速NOA包装成“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多送两次OTA,让车主误以为自己离FSD只差一次更新。
实际上高速场景只占全美里程7%,城市才是93%的金矿,马斯克死磕v14,就是要把这93%一口气吞下。
吞下之前,他得先让保险公司点头。
美国最大车险公司State Farm已经把特斯拉理赔率上调22%,再涨一次,车主月供就得追上车贷。
马斯克给保险部门发去邮件,附赠v14仿真报告,声称事故率能降40%,保险精算师回了一个字:prove。
证明方式只有一个——把车撒到路上,让真实撞车替他说话。
这就是他急着下周一推送的原因:每拖一天,仿真数据就贬值一天,华尔街的耐心用秒表计算。
他又不敢全量推送,于是想了个“影子模式”折中:车还是人开,AI在后台悄悄打方向盘,数据回传但不执行。
这招v12就用过,结果收集到一半,监管要求告知用户,马斯克只好弹窗“您的车正在学习”,一夜之间退订按钮点爆客服热线。
v14他学乖,把弹窗字体调到最小,放在设置三级菜单,用户不翻到底根本看不见。
律师团队补了一句:这算“明示同意”,万一打官司能保命。
命保住了,口碑却悬在100公里接管一次这条线上。
只要有一位网红直播时方向盘突然抽搐,TikTok就能让特斯拉股价跌掉两个点。
马斯克把发布会从线下改成线上,从直播改成录播,连PPT都换成预渲染,就是怕现场翻车。
他越谨慎,越说明v14不是普通更新,是特斯拉估值的承重墙。
华尔街给他350倍市盈率,赌的就是FSD能变成每月199美元的订阅现金牛。
牛栏已经搭好,牛却还在训练场里转圈,马斯克只能拿着鞭子对AI喊:再跑快一点。
AI听不懂,只看损失函数,函数不降,它就躺平,时间一到,马斯克只能出来道歉。
道歉文案也是模板:感谢用户耐心,安全是第一优先级,下次一定。
用户早就背熟,每次延期就把旧截图翻出来,把“下次一定”标红,点赞冲十万。
马斯克看完,默默点了个赞,他知道黑粉也是流量。
流量换成订单,订单换成数据,数据再喂给AI,这就是他的飞轮,轮子中间夹着延期、事故、监管、股价,嘎吱作响却停不下来。
停不下来也得停一秒,给北京机房一个眼神:中国数据到底能不能动?
动了,全球模型就能多10%场景,v14也许真能100公里接管一次,保费下调,订阅暴涨,股价飞天。
不动,他就得靠加州那点郊区视频硬撑,下一次bug还会在下周一等着他。
周一晚上,车主刷手机,更新按钮亮起或灰掉,决定的不只是代码,还有太平洋两岸谁先眨眼。
一句大白话:马斯克把方向盘交给AI,AI把决定权踢回给中美两地的监管,到底谁在开车?
来源:聪明的花猫y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