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下旬开始,全球芯片巨头们跟约好了似的,集体开启“涨价模式”。先是韩国三星电子,直接给主要客户发了通知,第四季度要把部分DRAM价格往上提15%到30%,NAND闪存也得涨5%到10%,这幅度可不是小打小闹!
家人们谁懂啊!刚过完节,存储芯片圈就炸了锅!大涨超100%的消息刷爆全网,这波涨价潮到底有多猛?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9月下旬开始,全球芯片巨头们跟约好了似的,集体开启“涨价模式”。先是韩国三星电子,直接给主要客户发了通知,第四季度要把部分DRAM价格往上提15%到30%,NAND闪存也得涨5%到10%,这幅度可不是小打小闹!
这边三星刚动手,美国的美光也跟上了。9月的时候,美光直接暂停了部分存储芯片报价,等恢复报价一看,新价格普遍涨了20%左右,这操作也是够果断的。还有存储芯片界的老玩家闪迪,9月也把NAND闪存报价上调了10%,不管是给普通消费者用的,还是给企业用的产品,全都没落下。
为啥这些巨头突然集体涨价?答案其实很明显——生成式AI太火了!现在全球对高带宽内存HBM的需求,简直是呈爆发式增长。就拿OpenAI那个叫“星际之门”的数据中心项目来说,人家每个月预计就要用掉90万片晶圆,这数量可能要占全球DRAM总产量的40%,你说需求能不紧张吗?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存储芯片的产能,都在往计算卡、服务器这些高利润、高附加值的领域倾斜。这样一来,传统的存储类别比如DDR4,反而面临供给紧张的问题。业内人士都说,DDR4的产能越来越少,可下游的个人电脑和一些工业设备,对它的需求还很稳定,短期之内供需就出现了结构性失衡,这也直接导致DDR4价格疯涨。
现货市场的情况更直观。根据集邦咨询的数据,主流DRAM芯片的现货均价,已经连续三周涨幅超过5%。尤其是供应紧张的DDR4,不到一个月时间,价格累计上涨接近30%,半年算下来,涨幅更是超过了200%,这速度谁看了不惊讶?
上游厂商一涨价,中下游市场也跟着受影响。存储模组大厂威刚最近就宣布,暂停DDR4报价,优先给主要客户供应DDR5和NAND闪存,普通消费者想买DDR4,可能都得等一等了。
资本市场对这波行情的反应也特别直接,多家芯片厂商的股价直接刷新历史最高值!最近一个月,美光股价累计涨了约60%,铠侠和闪迪更夸张,股价累计上涨都超过100%,持有这些股票的股民,怕是要笑开花了吧?分析师也说,只要AI计算等需求一直强劲,加上存储产能往高端方向集中,这轮涨价趋势短期内可能还会继续。
在这波涨价潮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这两家韩国企业,格外受关注。因为AI技术发展太快,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AI基建的需求大增,存储芯片供应紧张,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有韩国业内消息说,三星电子第四季度可能还要上调内存和闪存产品价格,部分产品上调幅度能到30%,还有人猜测,SK海力士近期也会加入涨价行列。
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期待值特别高,觉得涨价后它们的业绩肯定能攀升,所以近期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股价一路高歌。截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日)收盘,9月以来,SK海力士股价暴涨约47%,公司市值首次突破28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6万亿元);同期,三星电子股价累计涨幅也达到了28%。
这两家公司股价能涨这么多,外资的追捧功不可没。数据显示,外资对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的持股比例,分别在9月末和10月初涨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看来外资也特别看好这两家公司的前景。
最近,韩国券商也纷纷上调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业绩展望,普遍预测这两家公司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都能突破10万亿韩元,这可能会成为SK海力士有史以来单季最高利润。不过,具体情况还得等节后两家公司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才能知道,到时候芯片价格上涨对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实际影响,肯定会成为行业关注的最大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在全球HBM高带宽芯片等高附加值芯片领域,有着绝对的影响力。目前SK海力士已经建成了全球首个HBM4量产体系,三星电子也在加速扩建工厂,紧锣密鼓地为HBM4量产做准备,都想在HBM这个热门领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而且,这两家公司还积极跟国际知名AI大企业合作。本月初,它们先后和OpenAI就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基建签署了意向书,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行业分析认为,以后这两家公司可能会给OpenAI的“星际之门”项目供应芯片及其他设备,这个项目规模这么大,说不定会成为两家公司股价和业绩进一步上升的新引擎。
从整个行业来看,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报预测,在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会迎来一个“超级周期”。毕竟要驱动人工智能模型运转,既需要CPU、GPU这些负责运算的逻辑芯片,也离不开能高速存储和调用数据的存储芯片,存储芯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
可能有人会问,存储芯片到底分哪几类?简单来说,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它就像大脑的笔记本,容量大,能临时保存和调用数据;在DRAM里,还有一种高性能芯片叫高带宽存储器HBM,它就像大脑的短时记忆,速度特别快,专门用于AI的训练和推理,所以特别受市场追捧。另一类是NAND闪存,它就像大脑的档案库,也就是长期记忆,负责存放海量数据和模型参数。
以前,存储芯片在半导体行业里一直不太受关注,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英伟达、AMD等公司设计的逻辑芯片上。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生成式AI热潮让高容量、高速芯片的需求激增,三星和SK海力士这两大存储芯片龙头企业,接到了大量订单,存储芯片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摩根士丹利还预测,到2026年,NAND闪存将出现高达8%的供应缺口,而且今年第四季度,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价格,环比可能会上涨约9%。基于这些判断,摩根士丹利把韩国半导体行业的评级上调到了“具有吸引力”,还把SK海力士的评级从“保持”上调至了“增持”。
在最受市场追捧的HBM领域,现在每一块HBM芯片都得针对特定的AI GPU定制,客户得提前一年下单,合同通常是一年期。这和传统DRAM芯片完全不一样,传统DRAM芯片随时能采购,甚至当天就能交付,还容易更换供应商。这种新的订货模式,不仅让供应更稳定,也大大增强了存储厂商的议价能力。花旗分析指出,HBM的毛利率大概在50%到60%,而传统的DRAM只有30%左右,差距特别明显。
得益于市场对HBM芯片的需求,近期SK海力士在HBM相关营收上,首次超过了三星,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行业格局。多数分析认为,未来五年HBM还会继续主导存储芯片市场。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醒,存储芯片本质上还是一个强周期行业,价格特别依赖供需变化,未来大家还得警惕潜在的技术替代和需求波动,毕竟市场变化太快,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来源:秋日私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