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临潼到咸阳,平台抽成快40%,我的钱去哪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6 21:55 1

摘要:今天又是连轴转的一天,国庆的尾巴,返程的客流依然汹涌。跑了一天市区里的“蚊子腿”单子,正当我有点疲惫,准备收工的时候,一个“大单”从天而降。

日期:10月6日 天气:雨,但心里有点阴

作者:一个在方向盘上算不清账的老杨

今天又是连轴转的一天,国庆的尾巴,返程的客流依然汹涌。跑了一天市区里的“蚊子腿”单子,正当我有点疲惫,准备收工的时候,一个“大单”从天而降。

【临潼区某酒店】 -> 【咸阳市玉泉路某小区】

看到这个订单,我瞬间精神了。这可是跨市的大长途啊!里程显示60多公里,预计一个半小时。这种单子,跑一趟能顶我跑半天市区,电费也划算。

我毫不犹豫地接了单,一路向西,看着导航上的里程一点点增加,心里也乐开了花。乘客是个挺客气的小伙子,一路上聊得也投机,82分钟后,稳稳当当地把他送到了目的地。

订单结束,我点开收款明细,心里盘算着这一趟的“丰收”。

乘客支付:141.99元。

嗯,不错,不错。我满怀期待地往下划,想看看我的收入。

我的收入:104.59元。

我愣了一下,拿出手机计算器,啪啪一顿按。

141.99 - 104.59 = 37.4元。

37.4 ÷ 141.99 ≈ 26.3%。

等等,不对!我好像忘了什么。哦,对了,还有每单几毛钱的信息费,以及平台所谓的“奖励”和“补贴”,这些玩意儿加加减减,早就把我绕晕了。

我换了个最笨也最准的算法:(总支付 - 我收入)÷ 总支付**。

(141.99 - 104.59)÷ 141.99 ≈ 26.3%。

看着这个数字,我眉头一皱。不对啊,我记得平台白纸黑字写着“抽佣不高于30%”,今天这一单,虽然没到30%,但也快了。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点开那个小小的问号,看起了计价规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平台抽成的基数,根本不是乘客支付的141.99元!

平台会从乘客支付的总价里,先扣除一部分,比如“信息服务费”、“远途返程费补贴”(如果有的话),然后再对剩下的“基础运费”进行抽成。

我试着还原了一下账目,大概是这样:

乘客支付:141.99元

平台先拿走:信息费0.5元 + 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可能叫“技术服务费”之类的)3.5元 = 4元

剩下用于抽成的“计费基数”: 141.99 - 4 = 137.99元

平台对137.99元抽成26.3%:137.99 × 26.3% ≈ 36.28元

最后,再扣除掉最开始拿走的4元: 36.28 + 4 = 40.28元

我的收入: 141.99 - 40.28 ≈ 101.71元(这个数和我实际的104.59元有点出入,可能还有我看不到的几分钱补贴,但大差不差)

这么一算,我彻底懵了。

平台实际拿走了:40.28元

实际抽成比例:40.28 ÷ 141.99 ≈ 28.4%**

虽然还是没到30%,但这数字已经非常接近了!而且,这还是在我能看懂规则的情况下。如果再算上那些动态的“高峰溢价”、“天气补贴”被平台如何二次分配,那水就更深了。

我们司机一直以为的“抽佣不高于30%”,是建立在乘客支付总额上的。但平台用了一套复杂的算法,把总价拆分,对一部分抽成,另一部分直接“拿走”,最后算出来的总比例,就悄无声息地逼近了30%的红线。

感觉就像去超市买东西,标价100块,结账时告诉你,其中10块是包装费,不参与满减,然后对剩下的90块打9折。最后你花了91块,感觉赚了,但其实你只比原价便宜了9块。

跑了82分钟,跨了两个市,最后到手104块。平均下来,一小时也就六十多块,再刨去电费、车辆损耗,真正落到口袋里的,还有多少?

我不是不理解平台要赚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能不能赚得明明白白?能不能别用这种“文字游戏”和复杂的算法,让我们这些每天在路上跑十几个小时的司机,连自己的辛苦钱是怎么被分的都算不清?

把规则简单点,把账目透明点,让我们跑得安心,赚得明白,就这么难吗?

唉,不说了,明天还得早起出车。只是希望,下次再看到“大单”时,心里别再像今天这样,五味杂陈了。

#网约车司机# #平台抽成# #司机日记# #临潼到咸阳# #算不明白的账#

来源:网约车趣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