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昨晚把这份“2023中秋祝福黑话表”丢进朋友圈,三分钟点赞破百,连平时不回消息的甲方都主动约我节后喝咖啡——原来一句戳心的祝福,就是免费的社交货币。
“中秋快乐”四个字你发腻了,对方也看麻了,不如把月亮玩出新花样。
我昨晚把这份“2023中秋祝福黑话表”丢进朋友圈,三分钟点赞破百,连平时不回消息的甲方都主动约我节后喝咖啡——原来一句戳心的祝福,就是免费的社交货币。
别急着抄,先看门道。
传统那挂“阖家团圆”不是不能用,得给它加钩子。
今年双节撞档,我给供应商发“月映山河,家国同庆”,配图是工位上插的小国旗,对方秒回“同庆同进”,节后就收到新合同。
一句话,把爱国情怀换成订单,不丢人。
玩科技的更野。
公司00后把“AI绘月,智享团圆”做成二维码,扫一下跳转到他亲手用Midjourney跑的月亮动图,再点进去是全员名字拼成的月海。
客户收到后反手转发到大群,直接帮我们省了一波广告费——中秋祝福成了私域流量入口,你说香不香?
别小看“非遗月饼”这四个字。
我姐在苏州做糕点,把祝福打在礼盒腰封上:“非遗月饼,传承团圆”,再附一张她师傅亲手敲木模的短视频,淘宝链接一放,单价128的礼盒三天卖断货。
年轻人买的不是月饼,是能发朋友圈的“文化人设”。
有人担心太空梗太硬,其实刚好相反。
航天员在轨过中秋那晚,我发小在家长群发“太空赏月,神舟传情”,配了张中国空间站凌月的高清图,家里老爷子激动得满屋找老花镜,转头给他孙子打电话:“咱国家真厉害!
”一句话,让三代人找到共同话题,比硬劝回家吃饭管用多了。
最反差的是“低碳中秋”。
我住的小区物业把“低碳中秋,绿电明月”印在灯笼上,灯笼太阳能板供电,白天吸光晚上亮,业主群从吐槽物业费变成晒灯笼大赛,连平时最毒舌的邻居都夸“这波操作环保又体面”。
看,环保也能成为社交润滑剂。
想再省事儿,直接上数据。
今年桂花风味销量暴涨120%,我就写“桂香飘进热搜,月亮也跟着甜”,附一张桂花拿铁和月亮的合影,点赞全是“链接在哪”。
木星合月那天更夸张,朋友圈一句“今晚星河璀璨,我替木星陪你看月亮”,前任都忍不住回了个“哈哈”,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直播云团圆也别端着。
我妈不会用智能手机,我提前教会她对着电视镜头比 heart,中秋当晚我截屏发家族群:“屏幕传情,云端聚首”,亲戚们排队刷表情包,比硬凑一桌饭热闹多了。
后来二姨家孩子留学加拿大,也照葫芦画瓢,家里老人再不说“洋节好”,改成“科技真香”。
总结一句话:祝福不是文案,是情绪外挂。
把月亮当流量池,把家国、科技、环保、非遗全做成钩子,一句“中秋快乐”就能换回应酬、订单、亲情、甚至前任的回头。
今年别再复制粘贴了,挑一条适合你的,把月亮玩成专属社交Buff,节后回来看谁还把你当列表里的僵尸号。
来源:亲切画板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