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鸡排哥10月8日不休息,照常出摊,还晒出6批次检测合格报告和健康证回应质疑
鸡排哥10月8日不休息,照常出摊,还晒出6批次检测合格报告和健康证回应质疑
这事本来起得挺简单
9月28日,他被景德镇市文旅局授予“文旅推介官”,摊位靠着幽默几句、现制现卖,刷屏了短视频
国庆前排队超过3小时,周边小店的营收跟着翻倍,鸡排的香味把整条街都带热了
我路过那条“鸡排大道”,风从油锅边带起一阵热浪,人声里全是“再来一份”的催促
9月30日,市政公用集团连夜把“鸡排大道”铺了500米新路,电、灯和排污都升级,摊主抬眼能看见政府在背后上手
但流量来的速度总是比秩序快
10月4日,文旅部门说他8日要休息,他自己也承认“有点累”
转天10月5日,他在社媒直接打脸这条消息,表示8日不休息、老地方老时间正常出摊
视频里,他把用的生肉、油和炸出来的鸡排拿去做了双城检测,南昌和杭州两头都出具合格报告,一口气晒了六批次
他又把餐饮从业健康证亮出来,意思是别多想,我合规
排队的人并不因为争议少一点
10月8日,他如约摆摊,客流量没受前面风波影响,队伍照旧,旁边的奶茶店、小吃摊继续吃到红利
我们爱看热闹,可热闹有代价
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态,有人说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有人调侃他忙出了“痛苦面具”
那天晚上10点,摊子收了,他被围着要合影
“鸡排哥别走,求你了,合个影吗?”
人群把他挤到墙边,连呼吸都吝啬给他一点
他憋着气挤出来,说了句大实话:“何必要那样挤啊,我真搞不懂了,我挤在那个地方,是一点空气都没有了,我人都要窒息掉了”
那一瞬间我相信,流量是热的,身子骨是凉的,得护住
当地不是没行动
景德镇文旅局现在已经把“规划-赋能-监管-服务”搬成常态机制,志愿者在现场拉警戒线、分批引导,免费发扇子和水给排队的游客
他们说会长期联动“鸡排哥”推广城市形象,开不开门店,还要谨慎评估
我挺认同这种节奏,别一股脑儿冲,先把秩序建出来,再谈放大招
其实,被任命“文旅推介官”的网红,并不是头一回
今年5月,他们给另一位“鸡排哥”王泽同样的身份,古窑景区游客量涨了28%,非遗茶具销量翻番,官方一句“流量转化实效优先于身份门槛”,直白也诚实
有人不服,问网红懂不懂文旅
我更关心的是,他能不能把人带来,把体验做好,把城市口碑留住
关于钱的流言也跟着攒
有人说他靠这波买了好几套房,他和家人都否认,说家里就那一套,几十年一起住
这种八卦向来来得快也去得快,重要的是别让它干扰最基本的信任
他晒出来的检测报告,不是做样子
2025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预制菜市场规模破5000亿元,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只有38%,现制现卖才是中小商家的护城河
把食材、油品、成品一批批拿去测,其实就是在给顾客补上那块“看得见的心安”
更难的是边界
流量像潮水,谁都想追,但潮水也会拍墙
网红经济机构的报告提醒我们,70%的草根网红走红6个月内会掉进“流量消耗”的坑
我听到他跟媒体说,假期后也不会休息,“这暂时就是我日常的一个工作状态”
这句话挺硬,但人不是机器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把“休息”写进制度,而不是等他累垮才补救
怎么做更稳?
我借两个参照
淄博当年从大学生自传播出圈,政府迅速拉起产业专班,交通、秩序、诚信一起管,甚至拿“高铁票换门票”,两年后游客量涨了200%,烧烤成了城市名片
这叫方法论
反过来看米兰,夜里太吵,市政府干脆限定午夜后不得卖冰淇淋和披萨外卖,短期客流掉了三成,但逼着商家往室内转,品质反而升级
这叫边界
如果说淄博给的是方法,米兰给的是边界,景德镇要两手都硬
回到摊位边的小场景
一个带孩子来的妈妈,掂着水壶问志愿者,前面还有多久;
旁边一个陶瓷店老板笑眯眯地说,这几天进店的人翻倍,哪怕不买,也会问问窑火
这就是联动,食物把人带来,城市把人留下
所以我想
别让一个摊位扛起整个城市的营销压力,也别把一个人榨成“全天候景点”
可以把排队分时段,合影设个独立点位,工作人员维持队形
把“日常检测—公示—反馈”做成周报,谣言就没那么容易生
更重要的,是给他留出可预期的休息日,哪怕写在公告牌上,大家都会理解
毕竟我们追的不是一个疲惫的笑容,而是一口热乎的鸡排和一座有温度的城
有人问,这波还能火多久
我不敢替流量做预测,但我知道“可持续”四个字不骗人
当规范像空气一样存在、当关怀像路灯一样常亮,火就不会只是一阵风
等到哪天队伍不那么长了
他还能在老地方,按点把油温升起来
把“欢迎打卡”的那句话说得平常又笃定
来源:寻开心的喵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