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最新发声:否认计划休息,称10月8日正常出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6 04:48 3

摘要:鸡排哥10月8日不休息,照常出摊,还晒出6批次检测合格报告和健康证回应质疑

鸡排哥10月8日不休息,照常出摊,还晒出6批次检测合格报告和健康证回应质疑

这事本来起得挺简单

9月28日,他被景德镇市文旅局授予“文旅推介官”,摊位靠着幽默几句、现制现卖,刷屏了短视频

国庆前排队超过3小时,周边小店的营收跟着翻倍,鸡排的香味把整条街都带热了

我路过那条“鸡排大道”,风从油锅边带起一阵热浪,人声里全是“再来一份”的催促

9月30日,市政公用集团连夜把“鸡排大道”铺了500米新路,电、灯和排污都升级,摊主抬眼能看见政府在背后上手

但流量来的速度总是比秩序快

10月4日,文旅部门说他8日要休息,他自己也承认“有点累”

转天10月5日,他在社媒直接打脸这条消息,表示8日不休息、老地方老时间正常出摊

视频里,他把用的生肉、油和炸出来的鸡排拿去做了双城检测,南昌和杭州两头都出具合格报告,一口气晒了六批次

他又把餐饮从业健康证亮出来,意思是别多想,我合规

排队的人并不因为争议少一点

10月8日,他如约摆摊,客流量没受前面风波影响,队伍照旧,旁边的奶茶店、小吃摊继续吃到红利

我们爱看热闹,可热闹有代价

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态,有人说他“累到没有情绪价值”,有人调侃他忙出了“痛苦面具”

那天晚上10点,摊子收了,他被围着要合影

“鸡排哥别走,求你了,合个影吗?”

人群把他挤到墙边,连呼吸都吝啬给他一点

他憋着气挤出来,说了句大实话:“何必要那样挤啊,我真搞不懂了,我挤在那个地方,是一点空气都没有了,我人都要窒息掉了”

那一瞬间我相信,流量是热的,身子骨是凉的,得护住

当地不是没行动

景德镇文旅局现在已经把“规划-赋能-监管-服务”搬成常态机制,志愿者在现场拉警戒线、分批引导,免费发扇子和水给排队的游客

他们说会长期联动“鸡排哥”推广城市形象,开不开门店,还要谨慎评估

我挺认同这种节奏,别一股脑儿冲,先把秩序建出来,再谈放大招

其实,被任命“文旅推介官”的网红,并不是头一回

今年5月,他们给另一位“鸡排哥”王泽同样的身份,古窑景区游客量涨了28%,非遗茶具销量翻番,官方一句“流量转化实效优先于身份门槛”,直白也诚实

有人不服,问网红懂不懂文旅

我更关心的是,他能不能把人带来,把体验做好,把城市口碑留住

关于钱的流言也跟着攒

有人说他靠这波买了好几套房,他和家人都否认,说家里就那一套,几十年一起住

这种八卦向来来得快也去得快,重要的是别让它干扰最基本的信任

他晒出来的检测报告,不是做样子

2025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预制菜市场规模破5000亿元,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只有38%,现制现卖才是中小商家的护城河

把食材、油品、成品一批批拿去测,其实就是在给顾客补上那块“看得见的心安”

更难的是边界

流量像潮水,谁都想追,但潮水也会拍墙

网红经济机构的报告提醒我们,70%的草根网红走红6个月内会掉进“流量消耗”的坑

我听到他跟媒体说,假期后也不会休息,“这暂时就是我日常的一个工作状态”

这句话挺硬,但人不是机器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把“休息”写进制度,而不是等他累垮才补救

怎么做更稳?

我借两个参照

淄博当年从大学生自传播出圈,政府迅速拉起产业专班,交通、秩序、诚信一起管,甚至拿“高铁票换门票”,两年后游客量涨了200%,烧烤成了城市名片

这叫方法论

反过来看米兰,夜里太吵,市政府干脆限定午夜后不得卖冰淇淋和披萨外卖,短期客流掉了三成,但逼着商家往室内转,品质反而升级

这叫边界

如果说淄博给的是方法,米兰给的是边界,景德镇要两手都硬

回到摊位边的小场景

一个带孩子来的妈妈,掂着水壶问志愿者,前面还有多久;

旁边一个陶瓷店老板笑眯眯地说,这几天进店的人翻倍,哪怕不买,也会问问窑火

这就是联动,食物把人带来,城市把人留下

所以我想

别让一个摊位扛起整个城市的营销压力,也别把一个人榨成“全天候景点”

可以把排队分时段,合影设个独立点位,工作人员维持队形

把“日常检测—公示—反馈”做成周报,谣言就没那么容易生

更重要的,是给他留出可预期的休息日,哪怕写在公告牌上,大家都会理解

毕竟我们追的不是一个疲惫的笑容,而是一口热乎的鸡排和一座有温度的城

有人问,这波还能火多久

我不敢替流量做预测,但我知道“可持续”四个字不骗人

当规范像空气一样存在、当关怀像路灯一样常亮,火就不会只是一阵风

等到哪天队伍不那么长了

他还能在老地方,按点把油温升起来

把“欢迎打卡”的那句话说得平常又笃定

来源:寻开心的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