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俄军为何打不败4万乌军,红军城外:俄军遭遇三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17:14 2

摘要:红军城大战已经持续1年半时间,这一次夏季攻势,俄军投入第8集团军,第29集团军,第41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等16万正规军反复攻击几个月。

1

俄军遭遇三道"熔炉"围剿

红军城大战已经持续1年半时间,这一次夏季攻势,俄军投入第8集团军,第29集团军,第41集团军和第51集团军等16万正规军反复攻击几个月。

甚至在7月,已经夺取了红军城南部,一半的红军城市区,又被乌军打出去。俄军在8月侧翼突击18公里,形成半包围,结果又被击退,打成绞肉战。

俄军为什么就是无法消灭红军城大约4万,最多6万乌军守军,夺取红军城?实际上,俄军在红军城方向,同时遭遇三道“熔炉”围剿。

乌军第24机步旅无人机系统营尤里上士表示,在2024年,乌军无人机杀伤区集中在500-2000米,到2025年初,已经可以达到5000-6000米。到现在,可以达到20公里范围。

俄军只要进入这一区域,就会遭到三重熔炉打击。在前方作战乌军,每一个营都保持24小时,都有6架侦察和指挥无人机,以及多架攻击无人机在前线杀伤区。

俄军攻击部队进入20公里范围,就会遭到整个前沿,乌军各个营连单位的侦察无人机24小时搜索和监视。这种24小时交叉覆盖的侦察无人机监控系统,让俄军几乎每一次攻击行动,都有可能被提前发现。

每一架乌军侦察无人机都会将发现的信息,通过星链系统传输给前方乌军各个作战单位,后方乌军指挥中心。全面实时共享作战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出可打击目标,俄军小分队可能运动和攻击方向。

这就让,俄军很难真正发挥兵力优势,每一次只能在几条狭窄的攻击通道。投入少量俄军突击小分队进行隐蔽渗透。

在大批侦察无人机24小时监控,发现俄军目标后。就是第二重,协同打击阶段!无人机与炮兵进行的联合作战行动。

实际上,仅仅依靠无人机,无法击败俄军的攻势,必须进行复杂的联合作战行动。无人机负责攻击俄军车辆,俄军车辆无法动弹,再协同炮兵开火,攻击俄军车载步兵分队。

无人机负责搜索和发现,俄军在二线的坦克和炮兵阵地,再精确引导乌军炮兵进行打击。同时,无人机的威胁,可以迫使,俄军攻击分队加快行动速度,最终被迫进入乌军地雷区域,难以行动遭到无人机和炮兵攻击。

无人机持续在战场上空,还会使俄军攻击分队伤员,很难被后送到野战救治站。俄军医护人员和救援小组更是难以进入战场。

2

第三层打击,主要削弱俄军炮火

俄军兵多,炮多,火力猛!怎么削弱俄军强大炮兵火力,那就只有袭击俄军后勤运输线。采用特种部队伏击效率太低,伤亡太大。

那就采用光纤无人机和巡飞弹,远程袭击俄军整个运输线。乌克兰和俄罗斯军队都是苏联军队出身,打的都是苏联战术战法。俄军一个营,一个旅,一个师怎么展开队形,怎么部署炮兵阵地,怎么布置后勤。实际上,俄乌双方都非常清楚对方的底细。

乌军开始以苏联标准野战部署方式,进行反推,就能大概知道俄军部署。再以侦察无人机全天候侦察,最终确定俄军前线炮兵,弹药库,后勤中心和运输线位置进行无人机,以及炮兵袭击行动。

正是有了三重熔炉战术,乌军才能依靠4万军队,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野战阵地。与俄军16万正规军反复厮杀,俄军一直都没有突破红军城乌军正面阵地。

俄军也采用了新战术,一个星期向乌军阵地发射平均1000-1500枚FAB滑翔制导炸弹,专门炸乌军坚固阵地和坑道工事。发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打击纵深乌军关键防空,炮兵和铁路枢纽,桥梁等目标。

最终,出动精锐步兵分队在无人机支持下,通过树林,河流,矿井,天然气管道等等方式。进行夜间渗透攻击,抢占关键要点。一点点逼退乌军守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来源:深度工场

相关推荐